2025年5月8日,莫尼諾中央空軍博物館第8號機庫的展覽“獨特的飛行器”重新開放。讓我們看看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在莫尼諾舊機場遺留下來的四座德式機庫中,第8號機庫雖然外觀陳舊,但其實保存狀況是最好的。
大約15年前,它的屋頂材料從木制和油氈結構更換成了金屬壓型板。
到了2025年,終于輪到更換機庫的玻璃窗了。多年來這些窗戶已經破敗不堪,狀況令人堪憂。
由于玻璃碎裂留下的空隙,寒鴉(注:一種鳥類)開始潛入機庫,并啄食部分飛機的織物蒙皮,用以筑巢。更別提它們留下的液態“轟炸”。幾年前,“伏爾加”高空氣球吊艙的狀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此外,在2024–2025年進行維修期間,機庫的墻壁重新粉刷過,不過并沒有粉刷到頂。可惜的是,機庫的木質護板依舊沒有更換,干裂變形的舊木板之間仍然有明顯的縫隙。而地面也沒有進行翻修,依然是那種灰臟色、局部破損的蘇聯時期瀝青鋪設。所以可以說,從整體上看,機庫的外觀幾乎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不過,在更換玻璃的同時,展品的位置也進行了調整。一些展品被移出了機庫,同時也增加了一些新展品。我們來詳細看看這些變化。
以下是8號機庫主要展品在調整前后的布置示意圖。可以看到,整體變化不是特別大。
通過一張動畫圖可以更直觀地看到這些變化。
這次布置調整中最顯著的變化就在入口處。現在入口處擺放著“伏爾加”氣球吊艙。
現在可以再次走近它,并從內部一探究竟,旁邊還設置了一架小梯子方便參觀。
吊艙后面陳列著兩個獨一無二的展品——“渦輪飛行器”試驗臺和航天器 BOR-5。不過,“渦輪飛行器”依然被放在了靠后的位置,盡管它是一臺傳奇性的、具有歷史意義的裝置。
接下來是一位新來者首次進入機庫。這是用于模擬“螺旋”航天系統的大氣飛行器(EPOS)——米格-105.11型。坦率地說,它最適合的展出位置正是這個機庫,不過這還是它第一次被安置在這里。
這就是“草鞋”(米格-105.11的昵稱)被運進機庫的情景——它被裝載在一輛導彈運輸車上進行轉運。
不過,現在在機庫入口處可以感到有些“擁擠”。因為獨特展品太多,目不暇接,但每一個都很難單獨仔細觀看或拍照,因為它們彼此遮擋。
上方依舊懸掛著A-1-83滑翔機。原來在它左側還掛著輕型飛機“Aist-2”,但由于之前被寒鴉啄壞,它已被送往博物館的修復車間。
繼續從EPOS向右走,飛機的排列順序基本沒變,只是整體向右移動了幾米。
首先是米格-15比斯(MiG-15bis ISH)實驗攻擊機。
在他后面的是拉-15戰斗機。
旁邊放置著蓋子打開的AMZ-53設備。
一側是便攜式機場輪廓燈。
接下來是由志愿者修復的雅克-17戰斗機。
在其機翼旁邊是移動展臺С-608-69。
上方,像往常一樣,懸掛著LАК-9滑翔機。
在這一排的盡頭,是可憐的米格-9。2017年,它被一家外部公司的“偽修復者”剝光了外殼,之后就被扔在那里不管了。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來不及在機庫開放前重新為飛機噴漆,于是把米格-9推進了角落里,不讓人看到。
米格-9被一輛“莫斯科人-400”機場電源車(APA)擋在前面,掩蓋了好奇或挑剔的目光。
而此前,這個機庫角落里曾放著Ш-2飛船的模型,但現在不知被移到哪里去了。
獨特的實驗型直升機B-7仍然保留在原位,不過現在它旁邊多了個“蘇聯-2”高空氣球的吊艙。
順便說一句,這個吊艙在1990年代就曾擺放在這個位置。
“北方-2”型氣墊雪橇仍然擺放在原地。
不過以前它們上方懸掛著極為罕見的小型飛機“風暴鳥”(Буревестник),但現在已經不見了。看來也是被送去修復了。
在雪橇右側,像往常一樣,放著АНТ-25飛機模型。
再往前,又有了新的變化。
АНТ-2模型被移到了右邊,原本這個位置是Sopwith Triplane(英國三翼戰斗機)的展位。
這是因為去年“索普威思”三翼機被成功擠進了第1展廳“航空的起源”,在那里它更為合適。只是對這架英國小飛機來說,那里空間確實比較緊張。
而在АНТ-25原來的位置,從后方被推出來的是由設計師雷休克(В. Рысюк)制造的、搭載“烏拉爾”發動機的自制旋翼機。
不過,消失的可不止“索普威思”。2021年在此擺放的ТБ-3(圖波列夫TB-3)殘骸也被移走了。
靠后墻躺著的破損滑翔機МАИ-63也被撤掉了。
但上方,像以往一樣,依然懸掛著A-13M動力滑翔機。
當然,“伊利亞·穆羅梅茨”復制機依然原地不動,它幾乎無法搬動。
它上方依然是М.В.·蘇哈諾夫的獨特滑翔機,其特征為圓盤式機翼,在空中“滑翔”。
不過,“穆羅梅茨”后方的蘇哈諾夫第三架圓盤滑翔機“X-Tail”已經不見了。盡管所有蘇哈諾夫的圓盤滑翔機理應作為一個整體展出。
設計師維尤戈夫(В.К. Вьюгов)設計的小型飛機A-6“護衛艦”(Фрегат)也不見了。
Voisin LAS依然留在原地,這是一戰時期的雙層機“樓房”(意指其多翼結構)。
最后,有必要指出“房間里的大象”——在機庫正中央擺放著第一架試驗型圖-144的縮比模型。
曾幾何時,這個模型被電話聽筒包圍,聽筒中播放著有關該機的介紹。此外,這個模型能夠在底座上模擬抬頭和俯沖,還能收放起落架和下壓機頭——畢竟它是為展覽演示所制作的。但這一切都成了過去。
1967年,蒙特利爾。
2022年,為紀念圖波列夫設計局(ОКБ им. А.Н. Туполева)成立100周年,原計劃在8號機庫一側修建一座特別展廳,中心將安置該圖-144模型。為此,博物館工作人員挖好了基坑,并將志愿者小屋拆除賣作廢鐵。然而后來因預算被削減,這一切都未能實現。
圖-144模型的基礎溝槽和安裝坑,2022年
如果談到“理想”的8號機庫布展方案——雖然沒人問我意見——我可以提出如下設想。這樣布置的話,雖然機庫空余空間大幅減少,但除了現有展品外,還能放下唯一一架現存的雅克-23,并將其置于雅克-17旁邊。雅克-36與“渦輪飛機”組合展示,體現蘇聯垂直/短距起降飛機(СВВП)的起源。而機庫遠角將布置成“太空角落”,在那里除了ЭПОС和БОР,還將展出許多宇航員(從加加林和捷列什科娃開始)都曾駕駛過的教練機米格-15УТИ。
或者還有一個更激進的方案:除了上述展品外,還能把獨特的E-152M和拉-250也一并容納進機庫。是的,布置確實非常緊密,甚至擁擠,但至少這些獨一無二的飛機不再在室外腐爛——這難道不是合理方案嗎?不過,這終究只是夢想,遺憾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