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言辭交鋒往往是地緣政治博弈的前奏。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東地區的訪問及相關言論,引發了伊朗方面的強烈回擊,一場隔空的輿論戰就此拉開帷幕,而這背后折射出的是美伊關系的復雜糾葛以及美國中東政策的潛在走向。
01,伊朗領袖火力全開,特朗普言論遭無情嘲諷
在5月17日伊朗的國家慶典活動中,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面對教師團體,對特朗普的言論給出了毫不留情的評價。他直言特朗普的相關言論“根本不值得回應”,然而,為了揭露其真實面目,伊朗還是選擇予以回擊。
哈梅內伊犀利地指出:“這些言論水平之低下,既是對發言者的羞辱,也是對美國人民的羞辱。”此話一出,臺下瞬間響起一片“美國去死!”的口號聲,足見伊朗民眾對美國此番言論的憤慨。
哈梅內伊進一步剖析,美國的模式已然失敗,卻仍妄圖讓波斯灣國家依賴華盛頓的支持。特朗普作為以色列的堅定盟友,在訪問沙特、卡塔爾、阿聯酋等中東國家時大談和平,在伊朗領導人眼中,這所謂的“和平”不過是虛偽的幌子。
哈梅內伊斬釘截鐵地表示,特朗普聲稱希望該地區實現和平純粹是撒謊,鑒于區內各國的堅定決心,美國“必須而且將會離開”該地區。
不僅如此,哈梅內伊還將矛頭指向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諸多行徑。他怒斥美國利用其權力“向猶太復國主義(以色列)政權提供10噸重的炸彈,讓他們投擲到加沙兒童的頭上”。
在德黑蘭一個宗教中心舉行的活動上,哈梅內伊強調:“毫無疑問,該地區腐敗、戰爭和沖突的根源是猶太復國主義政權——一個危險、致命的毒瘤,必須被根除,終將被消滅。”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也加入了駁斥特朗普的陣營。他指出特朗普一邊談論和平,一邊發出威脅,這種表里不一的行徑令人質疑。
佩澤希齊揚在德黑蘭的一場海軍活動上質問:“我們應該相信哪一套論調?一方面,他談論和平,另一方面,他卻用最先進的大規模殺傷工具進行威脅。”同時,他表明德黑蘭將繼續進行伊美核談判,但絕不怕美國的威脅,明確表示“我們不尋求戰爭”。
此外,伊朗官員紛紛發聲,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齊稱美國總統的言論“具有欺騙性”,指責正是美國通過制裁和軍事威脅阻礙伊朗,同時支持以色列并襲擊敘利亞。
議長穆罕默德?巴蓋爾?加利巴夫在伊斯蘭合作組織會議上表示,特朗普的言論表明他“生活在妄想之中”。
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侯賽因?薩拉米則直接回應特朗普,即便伊朗擁有美麗的標志性建筑,“我們也以性格、身份、文化和伊斯蘭教的提升為榮”。
02,特朗普言論劍指伊朗,意圖何在?
特朗普在此次中東之行中的言論,顯然是有備而來,且將伊朗視為重點針對對象。他向阿拉伯領導人表示,自1979年伊朗革命建立神權政體后,伊朗“地標建筑正坍塌成廢墟”,指責因腐敗與管理不善,伊朗領導人“將綠野農田變成了干旱荒漠”,還提及伊朗民眾每日需忍受數小時停電。
這些言論無疑是在試圖從內部瓦解伊朗的穩定,通過描繪伊朗政權的“無能”,在國際輿論場上抹黑伊朗形象,同時也試圖在伊朗民眾心中制造不滿情緒。
特朗普宣布解除多年來對敘利亞的制裁,并會晤并贊揚敘利亞臨時總統艾哈邁德?沙拉,還將德黑蘭對巴沙爾?阿薩德總統政權的支持稱為“苦難和死亡”以及地區不穩定的根源。
這一系列動作,一方面是為了在中東地區重新塑造美國的影響力,通過對敘利亞的政策調整,拉攏部分中東國家;另一方面,也是在向伊朗施壓,切斷伊朗在地區的重要盟友關系,孤立伊朗。
03,美國中東政策生變,對伊朗打擊措施或升級
從特朗普此次中東之行以及近期的一系列舉措來看,美國的中東政策正處于調整之中。
在過去,美國在中東長期扮演著“世界警察”的角色,深度介入地區事務。但隨著美國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在中東地區長期軍事行動帶來的巨大消耗,美國開始重新審視其在中東的利益和角色。
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國優先”原則,在中東政策上更加注重經濟利益和短期成果。此次出訪沙特、卡塔爾、阿聯酋收獲大量軍購和投資大單,便是這一政策導向的體現。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對伊朗的政策也會相應調整。一方面,美國可能會繼續在經濟制裁上做文章。盡管美伊雙方已就伊朗核計劃展開談判,但特朗普政府仍在5月14日宣布對6名個人和12個實體實施制裁,理由是“他們參與幫助伊朗在國內采購彈道導彈計劃所需的關鍵材料”。
未來,不排除美國進一步擴大制裁范圍,對伊朗的能源、金融等關鍵領域施加更大壓力,試圖從經濟上拖垮伊朗。
另一方面,在軍事威脅上,美國可能會采取更具威懾性的行動。雖然目前美國沒有直接對伊朗發動軍事攻擊的跡象,但通過加強在中東地區的軍事部署,如增加航母戰斗群的巡邏頻次、向盟友提供更多先進武器等方式,對伊朗形成軍事威懾。
同時,美國可能會支持伊朗周邊的反伊朗勢力,如以色列、部分海灣國家等,對伊朗形成包圍圈,在地區事務中擠壓伊朗的戰略空間。
此外,在外交層面,美國可能會繼續在國際輿論場上孤立伊朗。通過渲染伊朗的所謂“威脅”,爭取更多國家在伊朗核問題、地區影響力等方面與美國保持一致立場,限制伊朗在國際社會的活動空間。
04,妙手物語: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總統佩澤希齊揚等一眾伊朗高層對特朗普言論的強烈駁斥,展現出伊朗面對美國壓力時堅定的立場和毫不畏懼的態度,有道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而特朗普的中東之行及相關言論,不僅引發了地區局勢的新波動,也為美國中東政策的走向埋下了伏筆。
美國未來對伊朗的打擊措施大概率會在經濟、軍事、外交等多方面升級,美伊關系將持續處于緊張狀態。但中東地區局勢復雜多變,各國利益相互交織,美國的中東政策能否如其所愿地推行,伊朗又將如何應對美國的步步緊逼,都有待時間的檢驗。
國際社會也需密切關注這一地區的動態,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引發更大規模的沖突和危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