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一場外交活動中,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敘利亞政權領導人艾哈邁德·沙拉實現了25年來的首次會晤。就在同一天,特朗普下令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這一系列舉動在國際社會掀起巨大波瀾。與此同時,中方也就此事件作出回應,展現大國態度。
美國對敘利亞的制裁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979年,美國政府將敘利亞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并實施武器禁運和金融限制等制裁措施。此后多年,制裁不斷加碼。2003年美國國會通過相關法案,次年開始實施進一步制裁,包括限制武器出口和經濟往來。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后,奧巴馬政府加大對敘利亞的制裁力度,對敘利亞政權核心人物及其商業網絡實施資產凍結、旅行禁令和貿易限制,凍結敘政府在海外資產、禁止美國在敘投資并限制石油進口。
特朗普(資料圖)
此次特朗普下令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有著復雜的考量。一方面,敘利亞新政權上臺后展現出一定的積極姿態。據報道,敘利亞曾通過沙特和土耳其等中間渠道傳遞與美國合作的意向,甚至提出可在首都大馬士革建造一座特朗普大廈。敘利亞領導人沙拉積極尋求與特朗普會面,期望達成有利于國家未來發展的合作協議,涉及能源開發、對抗伊朗合作以及與以色列的接觸等方面。另一方面,美國對敘利亞問題的利益關切正發生變化。
特朗普這一決定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美國政府內部對此也存在不同看法。有分析認為,美國國會是否會配合特朗普政府取消針對敘利亞實施制裁的《凱撒法案》在法律程序上存在不確定性。而且即便美國政府迅速解除重要經濟制裁,敘利亞經濟短期內仍將面臨一系列復雜的結構性困難和障礙,并不會迅速改變經濟重建面臨的困境。有官員表示,白宮尚未制定和闡明清晰的敘利亞政策,美國政府更傾向于從反恐角度看待與敘利亞的關系。
特朗普(資料圖)
在這一事件中,中方的態度也備受矚目。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媒體提問中方對此事的評論。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方一貫反對非法單邊制裁。中方同情敘利亞人民遭受的困難,支持敘利亞奉行和平包容的內外政策,恢復穩定和發展,這也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
從地區格局來看,特朗普的這一決定也會產生諸多影響。敘利亞變局打破了外部勢力在敘的原有狀態,以色列為防止敘前政權的軍事裝備落入敵對勢力之手,對敘境內目標發動數百次“先發制人”式空襲,還占領戈蘭高地軍事緩沖區及周邊區域,稱尋求將敘南部部分地區“全面非軍事化”,其認為襲擊行動是保護敘利亞少數群體,但敘利亞認為會導致局勢升級。以色列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強硬態度與特朗普的和解傾向產生沖突。
不過,雙方分歧雖存在,但美以特殊關系仍有韌性,戰略分歧與政策矛盾不意味著雙方在軍事合作關系上會出現顯著破裂。土耳其長期以來在敘利亞有扶植代理人、讓難民回國、遏制敘利亞庫爾德人勢力等戰略目標。敘利亞變局令土耳其成為“最大贏家”,其對敘利亞局勢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隨著美敘加強合作,土耳其將在敘庫爾德問題、土以地緣競爭等議題上與美國有更多互動,可能借此要求美方滿足其在敘利亞的安全利益訴求。
此次特朗普下令解除對敘利亞制裁以及與敘利亞領導人的會面,是國際關系中的重大事件。它不僅影響著美敘兩國的關系走向,也對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安全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國際社會都在密切關注這一事件后續發展,期待各方能在尊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的基礎上,推動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
特朗普(資料圖)
而中方的回應也再次彰顯了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秉持的正義立場和對敘利亞人民的深切關懷,為解決國際爭端、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未來,美敘關系如何發展、敘利亞能否借此實現經濟重建和國家穩定,都充滿諸多不確定性,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推動敘利亞走向和平、發展的道路。同時,這也提醒世界各國,在處理國際關系時,應摒棄單邊主義和霸權思維,通過對話、合作來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