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歐盟再次制裁俄羅斯,普京激動“爆粗口”
5月14日,據媒體最新消息報道,歐盟已經正式通過了針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措施,主要是聚焦打擊俄羅斯規避出口管制的“影子油輪艦隊”,并警告莫斯科如果拒絕美方主導的停火倡議,將面臨更大規模的懲罰性制裁。
在特朗普政府跟俄羅斯眉來眼去,并且俄羅斯愿意無條件同烏克蘭坐上談判桌的背景下,歐盟突然選擇制裁俄羅斯,看起來似乎有些莫名其妙,畢竟如果制裁俄羅斯有用,那么俄羅斯恐怕早就屈服了。
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影子油輪艦隊”更多的恐怕是歐盟自己在轉買俄羅斯的廉價原油,因此,制裁俄羅斯,實際上就相當于制裁他們自己。
比如5月1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一段講話中,當談及對俄制裁話題時,甚至沒忍住“爆粗口”,表示: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人,他們自認為絕不會做損害自身利益的事情,但他們還是做了,太蠢了,請原諒他這么說。”
很顯然,普京的言論,就是指歐盟。
那么歐洲國家為什么不惜損害自己的利益,也要在這個時候選擇制裁俄羅斯呢?
核心原因只有一個。
那就是想要抓住這個最后的機會,在解決烏克蘭問題上為自己爭取話語權。
事實上,在特朗普拋下歐盟跟俄羅斯單獨談判之后,歐盟就一直在尋找各種方式增加自身的存在感,想要美俄在解決烏克蘭問題時,能夠照顧他們的關切。
但這個愿望始終沒有實現。
而現如今,隨著俄烏雙方即將坐上談判桌,雖然談攏的可能性非常低,但對于歐盟而言,萬一俄烏之間談成了呢?
或者說,萬一烏克蘭方面在美俄的雙重逼迫下妥協了呢?
因此,在俄烏即將坐上談判桌之前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其實就有一種烏克蘭還沒有要求他們這么做,但他們卻決定強行替烏克蘭出頭的意思。
直白點說,歐盟的意思就是讓烏克蘭盡 管向俄羅斯提要求,有他們在背后力挺烏克蘭,并且還拿出了實際行動。
很顯然,歐盟的這種行為,從某種程度來說,其實就是在故意破壞談判的氛圍,雖然俄烏之間在15日的談判,基本不太可能談成什么東西。
但經過歐盟這么一折騰,俄烏之間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只會更小。最終還是需要在戰場上繼續分高低。
而歐盟故意警告莫斯科:如果拒絕美方主導的停火倡議,將面臨更大規模的懲罰性制裁。
這顯然就是擔心他們攪局的行為,會惹惱特朗普。
因此,故意把美國拉出來說事,強調他們制裁俄羅斯的行為,是為了配合美國、幫助美國。
但客觀來講,歐盟的這種貌似聰明的“小把戲”,除了會損害他們自身的利益之外,恐怕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可以說是畫蛇添足。
因為最近俄烏雙方雖然都在大肆宣揚同意在土耳其進行談判,但雙方顯然都是在“演戲”。
澤連斯基強烈要求跟普京見面,其實就是抱著大鬧一場,吸引外界眼球的想法,因為他篤定普京不會親自去伊斯坦布爾。
而俄羅斯方面雖然也在大張旗鼓地準備與烏克蘭談判,但普京肯定不會配合澤連斯基瞎鬧的。
既然大家都是裝裝樣子,因此,這一次的土耳其會談,極有可能會變成應付特朗普的一場作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