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軍又傳來了新的消息,空警600預警機首次與殲15“飛鯊”艦載機組織大編隊飛行,暗示著空警600預警機已經服役。與此同時,福建艦也有了好消息,距離上次結束,時隔48天后再次出海。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最強航母以及配套的艦載機,預計將會搶在9月3日抗戰勝利80周年前服役。
空警600
空警600預警機首次作為領頭羊組織大編隊飛行
日前,根據互聯網出現的照片顯示,一架空警600預警機與至少5架殲15“飛鯊”艦載機組織大編隊飛行,這意味著空警600預警機可能已經服役,正式進入飛行訓練階段,一旦福建艦服役將立馬上艦形程戰斗能力。
空警600和殲15組成編隊飛行
空警600預警機也是中國海軍目前最為迫切需要的艦載機,它的出現結束了中國海軍沒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遼寧艦和山東艦只能依靠直升機進行預警探測的歷史,其意義深遠。要知道在全球所有的國家和地區當中,擁有航母的國家包括有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和印度等國,然而能夠研制固定翼艦載機預警機的國家只有中國和美國,可見研制難度有多高。法國雖然裝備有“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但艦載預警機卻從美國進口,其余國家則直接沒有預警機可用,或者說航母不具備搭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能力。
美國E2D預警機
與空軍使用的大型預警機相比,艦載預警機別看體積更小,但它的研制難度也更高。首先是它的使用環境不同,固定翼艦載預警機需要在航空母艦上使用,航母的飛行甲板長度僅有300多米,供起降的距離只有100多米,與地面機場動不動幾千米的長度相比,操作空間極其狹小。為滿足固定翼預警機的起降,預警機的設計就必須足夠小,足夠緊湊,要求與戰斗機的尺寸相當,最大起飛重量也僅有30噸左右。
但綜合作戰能力又不能降低,要能夠在海上持續跟蹤和探測幾百公里以外的目標,還要能夠充當指揮機指揮戰斗機進行作戰,以及強大電子干擾和壓制能力。為此就必須在緊湊的空間內,將各種雷達系統、通信天線、指揮系統和指揮中心等搬到小型運輸機平臺之上。這就要各種系統實現高度集成化、信息化和自動化設計,研制難度不亞于戰略預警機。
安-71預警機
例如蘇聯研制的安-71預警機,原計劃部署于“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使用,但由于雷達安裝于垂尾頂部,導致飛機高度過高,無法適應航母機庫,以及雷達研發滯后等問題,僅生產3架原型機便于1990年草草退役。更先進的雅克-44預警機,則由于配套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在蘇聯解體后被拆解,沒有適配對象可用,加上俄羅斯缺乏足夠的資金而停止研制。所以,即使蘇聯時代,也沒有真正完成艦載預警機的研制,要么就是小型化程度不行,導致尺寸過大,無法裝備使用,要么是生不逢時。
雅克-44預警機
為此,我國成功研制空警600預警機,對于中國來說意義深遠,未來將裝備在福建艦上使用,依托電磁彈射器彈射升空作戰。對于航母戰斗群來說,預警機尤為重要,也被稱之為“海上戰力倍增器”,一艘航母在部署3到5架預警機的情況下,就能夠實現不間斷360°的空中部署和探測,憑借四五百公里的探測距離,七八個小時的滯空時間,可以將航母群的雷達覆蓋距離延伸到1000公里以外,將航母的“視野”擴展了4-5倍。
同時憑借高空飛行的優勢,解決因地球曲率給艦載雷達帶來的探測盲區,以實現對低空突襲的反艦導彈、戰斗機等進行監測跟蹤,并引導戰斗機和防空導彈進行攔截,從而保障己方的安全。例如在海灣戰爭中,美軍E-2C預警機艦載機累計完成4000余次攔截任務,攔截成功率高達98%。在模擬對抗中,配備E-2D預警機的航母戰斗群,與沒有預警機的相比,攔截反艦導彈的成功率提升了60%,同時對于美國的航母戰斗群來說,一旦失去預警機,航母將失去80%的作戰能力,可見其艦載預警機有多重要。
這也就是為何我國要研制空警600預警機的原因,特別是福建艦服役以后,要想將戰力最大化,那么預警機必不可少。該預警機于21世紀初,中國海軍啟動航母工程時,就已經同步規劃了,可以說起步時間相當早。2012年其前身JZY-01固定翼預警試驗機,使用運-7改造的驗證機,就已經在陸地試飛。2019年6月1日,其模型被發現于武漢市的水泥航母,與殲-15同框,2020年8月29日,空警-600正式首飛,再到如今公開亮相,與殲15組織大編隊飛行,中國在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發展上經歷了相當漫長的過程。
JZY-01固定翼預警試驗機
福建艦一旦服役,它將與殲15T、殲15D、殲35和艦載固定翼無人機等搭配使用,組成中國海軍最強的艦載機編隊,將福建艦的戰力發揮到極致,使其具備與美國航母群對抗的能力,空警600預警機也將成為中國海軍由“近海防御”轉向“遠洋攻防”的關鍵裝備。與此同時,空警600預警機也將搭載最先進的數字陣列雷達系統,擁有強大的海上探測、跟蹤和抗干擾能力。
空警600
福建艦也即將迎來第8次海試
日前,根據上海海事局發布的通告顯示,5月21日長江口將有大型船舶航行,需要對相關海域進行交通管制。按照以往的慣例,大概率會是福建艦出海開展第八次海試。此次海試,距離第7次海試回來中間隔了48天,這也是福建艦歷次海試時間間隔最長的一次,這意味著福建艦的海試已經進入了到了關鍵時刻,需要進行對各種系統進行長期的調試和驗證,甚至可能在港口進行了大量的彈射試驗,檢驗彈射器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為艦載機上艦彈射做最后的準備。
最新通告
盡管上個月有外媒猜測福建艦可能在3月底完成了艦載機的首次彈射,但時至今日依舊沒有證據能夠直接證明福建艦已完成了艦載機的彈射 。意味著福建艦很可能還沒有完成的艦載機的彈射測試,不過距離艦載機的彈射也不會太遠,進入到第八次海試,也說明福建艦的已進入尾聲,距離服役不遠了。如果按照遼寧艦和山東艦分別9次和10次的海試次數來看,福建艦預計將再開展2到3次就能服役,且該航母的前期海試周期遠短于前兩艘航母,說明其設計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而且今年的9月3日又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加上后續還有3個多月的時間,福建艦趕在節日前服役預計不成問題。只要福建艦確認完成艦載機的彈射和降落測試,服役就不會太遠了,所以此次海試能否會進行相關測試,非常值得關注。
與此同時,福建艦也很可能會在美國海軍的“福特”級航母二號艦“肯尼迪”號之前服役,肯尼迪號早在2019年就已經服役,但由于電磁彈射器、雷達系統等問題一直困擾該艦,導致服役時間一再推遲,按照美國最新的說法,該航母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服役,即使在福建艦前服役,它下水后的舾裝和測試周期也遠超福建艦,何況該艦能否在今年完成服役還是未知數。這也說明我國在新一代航空母艦的研制上是相當成功的,各項技術相當成熟,沒有遇到技術瓶頸。
作為中國海軍首艘彈射型航母,福建艦對于中國海軍來說意義深遠,它的建造是中國海軍由近海防御走向遠海的重要標志,也是中國在航空母艦發展上縮短與美國差距的重要標志。與前兩艘航母相比,它的尺寸和噸位都更大,滿載排水量超過8萬噸,超過了美國海軍過去建造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且采用了與美國“福特”級航母同樣的電磁彈射,技術上還更先進,直接跨過蒸汽彈射,真正實現了彎道超車。
另外,還為其配套殲15T戰斗機、殲15D電子戰機、殲35隱身戰機、空警600預警機和無人機等,艦載機水平也全面向美國看齊。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福建艦除了沒有采用核動力,艦長比福特級短了10來米,彈射器少了一條以外,整體水平并不弱于福特級,作戰能力可能會超過“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除了航母本身以外,配套的護航艦艇也是相當豪華,有055型萬噸級驅逐艦、052D型驅逐艦、054A/B型護衛艦、901型綜合補給艦,以及水下的潛艇與其搭配,對比美國海軍絲毫不弱,甚至還有較大的優勢。為此,福建艦的成功建造,對于中國海軍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所以,從空警600與殲15組成大編隊飛行,再到福建艦即將開展第八次海試,種種跡象都表明,福建艦很可能會在9月3日前服役。同時,空警600與殲15還有望亮相9月3日可能組織的閱兵活動上,紀念這個重要日子的同時,也向外展示中國近些年取得的成果。
注:以上數據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2025年5月20日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