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資訊是真正有用的?FinGraph是中文財經世界唯一一家每日圖形化早晚專欄,為專注于全球市場的專業人士提供簡短、準確、全面的每日概覽。每天只需幾分鐘即可領先市場。文章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
長期說明:本篇內容為早報,如需查看晚報、周末特輯及相關研究報告,請至知識星球內閱讀。
網盤新增1251篇報告(外資報告帶ChatGPT 4o中文總結)
中國房地產的真實需求→→(53圖)|會員周末特輯(5月17日)
彭博調查:美對華高關稅將持續至年底(30圖)|會員晚報(5月16日)
美歐投資者對中國指數投資大幅減少(30圖)|會員晚報(5月15日)
全球資產史無前例的輝煌時期即將謝幕(30圖)|會員晚報(5月14日)
【續費禮發放】星球4月積分榜
Headline
中國財政收支缺口擴大,預算支出增速超收入增速
境外機構大幅增持中國國債和同業存單,規模創新高
中國青年失業率持續回落,但畢業季后可能上升
雀巢發行人民幣點心債,認購火爆票息大幅收窄
嗶哩嗶哩季度業績亮眼,轉虧為盈超市場預期
美國評級下調后香港強積金可能被迫拋售美國國債
標普500企業業績指引對股價影響更甚于實際表現
人工智能概念股整體表現不及大盤,投資熱情減退
市場對美國信用風險隱含定價遠低于評級機構
特斯拉期權顯示投資者情緒轉樂觀,看跌比率降至新低
KKR:美元被高估,美債不再是理想的對沖工具
歐元區勞動成本增速降至兩年多新低,工資增幅放緩
歐洲市場債券發行規模創紀錄,年內突破萬億歐元大關
期權市場顯示投資者對歐元看漲情緒飆升
瑞士央行警告可能出現負通脹,準備再次降息甚至負利率
日本國債收益率飆升至多年高位,投資者擔憂財政風險
澳大利亞養老金規模龐大,繳款比例即將再度提高
海灣國家主權基金資產規模明顯超過本國GDP總量
中國
1.財政部數據顯示,1-4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06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36萬億元;一般公共收支差額為-1.3萬億元,去年同期為-0.86萬億元。由此計算,4月當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2.04萬億元,同比增加1.8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為2.08萬億元,同比增加5.8%;當月一般公共收支差額為-0.03萬億元,去年同期為0.04萬億元。1—4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26萬億元,預算支出2.61萬億元;政府性基金收支差額為-1.36萬億元,去年同期為-0.87萬億元。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4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增幅最大的類型為耕地占用稅、印花稅、資源稅收入,分別同比增加15.7%、14.7%、13.4%;降幅最大的類型為契稅、車輛購置稅、土地增值稅,分別同比下降15.0%、13.6%、8.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增幅最大的類型為交通運輸、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分別同比增加10.6%、10.2%、9.6%;當月農林水事務支出有所下降,降幅為6.1%。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1-4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為0.93萬億元,同比下降11.4%。由此計算,4月當月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為2491億元,同比增加4.27%。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2.據中債登數據顯示,4月境外機構增持中國國債493億元,為2023年12月以來最大的增持幅度,累計持有規模達2.1萬億元。另據上清所數據,境外機構4月增持同業存單180億元,持有規模升至1.3萬億元,繼續刷新歷史最高水平。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3.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全國城鎮16—24歲不含在校生勞動力失業率降至15.8%,自2月的16.9%高位持續回落。但是,該指標具有明顯季節性,由于2025屆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達1222萬(同比增加43萬人),隨著畢業生于秋季逐步進入勞動力市場,青年失業率后續可能再次上升。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4.雀巢旗下雀巢金融國際首次發行20億元人民幣10年期點心債,票息定為2.8%,較初始指引收窄約40個基點,因認購規模逾57億元而得以下調定價。債券將由母公司擔保,并設有禁止資產抵押的消極擔保條款,在盧森堡上市。根據彭博匯編的數據,今年以來信用類點心債發行規模超1100億元人民幣,相較2024年同期下降25%,部分原因是去年發行量創下紀錄。今年發行的點心債平均票面利率降至2.77%,為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時均值為2.72%)。
來源:Bloomberg
5.嗶哩嗶哩公布第一季度業績顯示,營收同比增長23.6%至70.03億元人民幣,高于分析師預期的69.2億元;經調整凈利潤達3.62億元,扭轉上年同期4.56億元的虧損,高于分析師預期的2.3億元。廣告與移動游戲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0%和76%,推動毛利潤增長58%至25.39億元,毛利率由28.3%升至36.3%。日均活躍用戶達1.07億,月活3.68億創歷史新高。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6.穆迪下調美國國債評級后,香港強積金(MPF)所投資的美國國債可能面臨強制拋售。香港1.3萬億港元(約合1660億美元)的強積金體系規定,只有當美國獲得某個獲批機構的AAA或同等評級時,基金才能將超過10%的資產投資于美國國債。在穆迪上周下調評級后,目前只有日本R&I評級公司仍給予美國AAA評級。香港投資基金公會(HKIFA)已向強積金計劃管理局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提出了這一擔憂,并建議當局允許基金即使在美國國債評級低于AAA一個等級的情況下仍可保留投資。截至2024年底,強基金可能持有美國國債的債券基金和混合資產基金規模達4840億港元。
來源:Bloomberg
7.香港經季調失業率在截至2025年4月的三個月內升至3.4%,為逾兩年來新高。失業人數增加約6,600至124,900人,為2022年11月以來最多;就業人數減少15,600至368萬人。建筑、住宿、餐飲及金融業失業率上升,信息通訊、保險及文娛行業則有所下降。20至29歲青年失業率升至6.5%,高于前期的6.1%。勞動參與率微降至56.8%。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美國
1.美股周二下跌,標普500指數結束六連漲,因大型科技股走弱拖累大盤。標普500收跌0.4%,道指下跌0.3%,納指下跌0.4%。蘋果、英偉達下跌約0.9%,Google I/O大會期間,Alphabet跌幅超1%;“七巨頭”中僅特斯拉上漲0.5%,因馬斯克表示將減少政治支出,并計劃未來五年繼續擔任CEO。家得寶因業績不及預期股價跌0.6%,該公司稱將維持價格穩定,與上周沃爾瑪預警價格上漲形成對比。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Alberto Musalem警告關稅可能會對美國經濟造成壓力,并削弱勞動力市場,也加劇了市場的不安情緒。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2.在當前不確定性加劇的環境下,市場對企業財報的反應更依賴業績指引,尤其是季度指引。美國銀行數據顯示,即便標普500指數營收和每股收益(EPS)雙雙超預期,若前瞻指引疲弱,股價表現仍可能跑輸大盤。相反,若企業提供強勁的季度EPS指引,即使實際業績不及預期,股價往往仍有顯著正向反應。
來源:美國銀行
3.盡管市場對人工智能長期潛力抱有預期,但今年以來,人工智能相關概念股整體表現遜于標普500等權指數。三大AI主題中,AI收入受益股整體跑平大盤;AI基礎設施股落后約2個百分點;預計將因AI提升長期生產力的公司則落后達3個百分點。
來源:高盛
4.盡管市場對穆迪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反應溫和,但信用衍生品市場早已反映出更深層的擔憂。根據標普全球Capital IQ模型,當前信用違約掉期(CDS)市場對美國的定價相當于BBB+評級,比標普、穆迪和惠譽給出的實際評級低了整整6級,僅略高于垃圾級,更不用說AAA了。
來源:Reuters
5.盡管美股頻繁出現散戶逢低買入行情,但期權市場顯示交易員對大型科技股未來走勢仍存分歧。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數據顯示,追蹤納斯達克100指數的景順QQQ信托系列1 ETF(Invesco QQQ Trust Series 1)的看漲與看跌期權買盤均處于高位,反映市場對上漲與下跌情境都有強烈對沖意愿。目前三個月期看漲期權的買盤位于過去一年67%分位,而看跌期權買盤處于87%分位。
來源:Bloomberg
6.特斯拉看跌期權與看漲期權的比率降至去年11月以來最低,顯示投資者情緒轉向樂觀,更傾向于押注股價上漲。今年以來,受馬斯克參與特朗普政府及政策不確定性影響,特斯拉股價累計下跌15%。不過馬斯克周二表示將減少政治支出并專注管理公司,預計未來五年繼續擔任CEO,部分提振了市場信心。
來源:華爾街日報
7.KKR表示,由于美國財政赤字擴大且通脹居高不下,政府債券不再是有效的風險資產對沖工具,全球投資者應該尋求資產多元化配置。該機構認為,美元目前被高估約15%,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第三高的水平。雖然股票市場多元化配置具有挑戰性,但在債券市場,由于美國國債與世界其他地區固定收益資產的相關性降低,投資者有更多選擇。
來源:Bloomberg
8.美國人用于食品的年支出占總消費比例遠低于其他國家,其背后原因之一是高度依賴超加工食品和廉價原料,如種子油、色素、高果糖玉米糖漿和農藥等。盡管這些成分有助于壓低成本,使美國家庭在高收入水平下食物支出占比極小,但也被認為與肥胖和慢性病高發有關,目前約六成美國人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病。
來源:Bloomberg
加拿大
加拿大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速降至1.7%,為七個月最低,略高于市場預期的1.6%。通脹回落主要受能源價格下跌影響(同比下降1.7%),其中汽油價格暴跌18.1%,天然氣下降14.1%;交通成本因此轉為下跌(-1.9%),居住類通脹也放緩至3.4%。不過,旅行、食品、家居與教育娛樂類成本上漲;加拿大央行青睞的指標——核心剪尾均值CPI同比增速意外升至3.1%,為兩年來新高,加大了央行維持緊縮政策的壓力。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歐洲
1.歐元區2025年第一季度小時勞動成本同比上漲3.2%,為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來最小增幅,低于上季的3.7%。其中工資部分同比增長3.3%,亦為逾兩年最低,前值為4.1%;非工資成本則加速至3%,高于前期的2.6%。分行業看,工業領域勞動成本漲幅由4.3%回落至2.4%,服務業升至4.4%,建筑業升至4.9%。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2.2025年迄今,歐洲市場銀行業安排的債券銷售額已突破1萬億歐元,創歷史最快紀錄。本周諾和諾德和西門子等公司完成多期公司債券發行,進一步推高了發行規模,且本月發行節奏目前沒有放緩跡象。
來源:Bloomberg
3.歐元兌美元一年期風險逆轉指標(衡量看漲與看跌期權隱含波動率之差)近期大幅攀升,目前已升至除疫情時期外的20年來最高水平,表明投資者對歐元走強的信心空前增強,過去幾年主導市場的歐元看跌情緒正發生根本性逆轉。
來源:Bloomberg
4.瑞士國家銀行表示,由于瑞郎升值壓低進口價格,加之外部需求疲弱,2025年某些月份瑞士通脹率可能跌至負值。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速已降至0%。該央行指出,若有必要,將再次降息,甚至不排除回歸負利率,并準備干預外匯市場以穩定瑞郎。市場普遍預期,瑞士國家銀行可能在6月19日的會議上將利率降至零,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個重返零利率的央行。
來源:Bloomberg
亞太
1.日本國債市場本周出現劇烈動蕩,因投資者擔憂日本央行削減購債力度以及財政惡化帶來的風險。周二20年期國債收益率躍升約15個基點,升至2000年以來新高;30年和40年期收益率也分別創下自發行以來的最高水平。此次拋售由兩大因素推動:一是日本央行逐步退出市場、縮減國債購買規模,但傳統買家如壽險公司并未填補空缺;二是近期債券拍賣認購疲弱,需求創十多年來最低,加劇供需失衡。同時,日本首相石破茂公開將國家財政狀況與債務危機時期的希臘相提并論,引發市場對日本政府高達GDP兩倍的債務規模更深層次的擔憂。盡管全球利率普遍上行,日本的收益率曲線依然是發達國家中最陡峭的,反映出投資者對其長期債務負擔的定價壓力。
來源:Bloomberg
2.澳大利亞養老金行業資產規模已達4.2萬億澳元,其中八家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澳元的“超級基金”共管理約1.5萬億澳元資產。澳大利亞養老金增長受資金流入與投資回報雙輪驅動,預計7月起強制繳款比例將由11.5%上調至12%。不過,盡管流入強勁,隨著退休人數上升,未來支出也將加快。
來源:Bloomberg
新興/前沿市場
1.海灣國家主權財富基金(SWF)資產規模龐大,阿聯酋、沙特、科威特和卡塔爾的主權基金資產均明顯超過本國GDP總量。
來源:安聯研究
2.美國共和黨提出一項對非公民和外國公民對外匯款征收5%稅的提案,此舉將對中美洲國家構成嚴重經濟打擊。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和危地馬拉等國每年收到的匯款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高達20%左右。目前通過西聯匯款、速匯金等平臺的交易已包含5%-10%的手續費,新增稅負將大幅壓縮實際匯入金額。美洲對話組織預計,該政策將導致匯款總額和交易量下降約10%。此外,大量匯款用于支撐底層家庭日常消費,這些家庭通常缺乏其他收入來源。墨西哥政府強烈反對該提案,外交部長稱將采取法律和政治手段阻止,其駐美大使則敦促國會否決法案,批評其對已繳稅的移民構成雙重征稅。
來源:Bloomberg
大宗商品和能源
由于中小礦企對金價波動更敏感,具備更高的放大效應,黃金礦企ETF對現貨金價的β值普遍高于實物黃金ETF,
來源:美國銀行
說明:本專欄所選取的任何信息均僅反映所列示來源機構或分析師的觀點,不構成對任何人和機構的投資建議,不能成為或被視為交易任何證券產品的邀請及承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