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印度和日本近日分別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由于美國的鋼鋁關稅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印度和日本保留中止減讓的權利。世貿組織提供給媒體的文件顯示,印度和日本均表示,美國自2018年3月以來對進口鋼鋁加征關稅,美國沒有向世貿組織通報上述措施,不符合《1994年關貿總協定》和《保障措施協定》。印度和日本根據《保障措施協定》保留中止減讓的權利,中止減讓的方式將通過對美國部分產品加征關稅的形式來體現。
5月1日,日本關稅談判代表赤澤亮正與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了第二輪日美關稅談判。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政府為第二輪談判苦心“謀牌”,做好了在汽車認證、農產品市場準入、能源與造船合作等方面迎合美國要求的準備,以期換取雙方形成“一攬子”解決方案,徹底解決關稅問題。然而事實證明,日美雙方的談判前提出現了嚴重錯位。
石破茂(資料圖)
在特朗普關稅于本季度全面發威前,日本經濟就在首相石破茂任內首次出現萎縮,這加劇了外界對該國經濟韌性的擔憂。經濟疲軟也進一步支持了對日本央行應暫停加息,監測關稅潛在影響的看法。本月初,日本央行把今年增長預測下調了一半。
經濟萎縮也可能令圍繞減稅或現金發放必要性的政治辯論升溫,尤其是在夏季參議院選舉之前。當地民調顯示石破茂的支持率面臨壓力,本月創下他出任首相以來的低點。
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將尋求取消美國對日本汽車、鋼鐵和鋁制品征收的25%關稅。報道稱,日本準備堅持爭取達成更好的貿易協議,而不是冒著國內政治壓力反彈的風險。
日本首相石破茂面臨來自當地商界領袖和自由民主黨成員的壓力,要求其拒絕任何威脅日本汽車業或農民的協議。
一位直接了解談判情況的東京官員向媒體表示:“盡管日本非常渴望成為第一個與美國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的國家,但現在這種緊迫感已經發生了變化,重點是確保日本得到一份好協議。”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5日表示,作為潛在貿易協議的一部分,印度提出對美國產品“免征關稅”,但印度外長蘇杰生當天晚些時候對特朗普的說法“潑冷水”,稱相關談判仍未完成,做出任何有關判斷都為時尚早。
“印度是世界上關稅最高的國家之一。要向印度銷售產品非常困難。”特朗普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與商界領袖舉行圓桌會議時表示,“他們向我們提出了一項協議,基本上就是愿意對我們免征關稅。”
報道稱,美國自3月12日起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征收25%關稅。印度向WTO提交的文件顯示,美國的關稅政策已影響價值約76億美元的印度對美出口商品。作為應對方案,印度計劃通過暫停部分對美關稅優惠待遇,調高特定美國商品的進口稅率。印度特別指出,美國在實施保障措施過程中存在程序性缺失,未按規則向WTO保障措施委員會進行必要通報。作為受影響的主要貿易伙伴和重要出口國,印度正式要求與美國開展雙邊磋商。
莫迪(資料圖)
據媒體5月13日披露,印度此前致信世貿組織,指責美國征收25%鋼鋁關稅是貿易保障措施,對印度價值76億美元的出口造成了影響,預計將產生19.1億美元的關稅。作為回應,印度擬提高部分美國商品的關稅。
彭博社指出,上述消息意味著印度在貿易問題上的立場發生轉變,可能采取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的首個報復措施。這一跡象表明,在中國反抗美國并取得成果后,印度正在談判中采取更強硬的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