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5月2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在發布會上,南方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任務,對于提升安全韌性、改善人居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請問在這方面已開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考慮?
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秦海翔回應表示,城市基礎設施是保障城市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十四五”以來,住房城鄉建設部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實施了一系列補短板、強弱項、增效能的政策舉措,系統化實施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
秦海翔介紹,在提升安全韌性方面,住房城鄉建設部大力實施老化管道的更新改造,建設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目前,已累計建設改造各類市政管網50萬公里,消除城市易澇積水點4800個,同時,超過一半的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配套加裝物聯智能感知設備,保障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
在改善人居環境方面,住房城鄉建設部加快建設城市綜合道路交通體系,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和污水管網補短板,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提質增效。“十四五”以來,我國建成城市道路56.4萬公里,軌道交通里程1.1萬公里,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的黑臭水體基本消除,促進城市生態環境改善和綠色低碳發展,海綿城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秦海翔指出,下一步,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部署要求,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任務落實落細。
具體來看,一是繼續抓好“里子”工程,持續推進城市燃氣、供水、污水、排水、供熱等地下管網的升級改造,因地制宜建設地下綜合管廊。
二是持續提升城市的安全韌性,實施城市排水防澇提升工程,推進城鎮燃氣的安全整治,加快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對城市市政設施進行實時監測、動態預警、有效處置,切實消除安全隱患。
三是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運用信息化、數字化手段,提升基礎設施智慧化水平,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運維的長效管理制度,探索城市建設運營投融資新模式,不斷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服務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