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延安楊家嶺的窯洞里,一場改變中國命運的大會正在召開。
七大選出的44位中央委員里,有個37歲的山西后生格外扎眼,他就是薄一波。
誰也沒想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差點因為陳賡的一句反對話當不上中央委員,最后還是毛主席親自拍板,硬是把"候補"倆字給劃掉了。
從囚徒到紅人
薄一波的前半生,簡直比電視劇還跌宕。1908年生于山西定襄的窮苦人家,爹省吃儉用供他念書。
中學時給報紙寫文章掙稿費,結果被造謠是共產黨。表兄嚇得跑來勸他爹:"快讓薄一波回家種地吧!"他爹倒硬氣:"咱窮人不找共產黨還能找誰?"
1925年,17歲的薄一波加入共青團,年底就入了黨。
誰料1931年因叛徒出賣被捕,在北平草嵐子監獄一蹲就是五年。別人坐牢是等死,他倒好,帶著獄友搞起地下黨支部,把監獄變成了"紅色黨校"。
敵人搞"反省政策",他就帶著大家讀馬列,愣是把監獄變成了抗大分校。
主席點名要人
1936年劉少奇到華北,一眼就相中了這個硬骨頭。當時閻錫山正在反對共產黨,劉少奇想出個妙招:讓被捕同志"假自首"出獄。
薄一波帶著53個戰友,在敵人眼皮底下集體"投降",一出獄就改組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把閻錫山的抗日招牌變成了共產黨的宣傳隊。
最絕的是青年抗敵決死隊,這支由薄一手帶出來的隊伍,后來成了八路軍的王牌軍。
閻錫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39年終于忍不住掀桌子,結果被薄一波帶著決死隊打得滿地找牙,最后只能眼睜睜看著隊伍被八路軍收編。
棗園夜話八小時
1943年薄一波到延安匯報工作,毛主席在棗園接見他。倆人從下午三點嘮到晚上十一點,主席抽著煙斗笑:"你們在白區工作,就像你的姓,真是'如履薄冰'啊!"
薄一波后來在回憶錄里寫:"跟主席聊完天,感覺眼界都寬了,這才知道啥叫大家風范。"
七大風云
1945年七大選中央委員,薄一波的名字剛上候補名單,陳賡就坐不住了。
這位直性子將軍找到劉少奇:"薄一波在白區干過啥?咋就能當候補中委?"
劉少奇把這事兒匯報給毛主席,主席把煙斗一敲:"啥候補?直接轉正!37歲的中央委員,咱黨就需要這樣的新鮮血液!"
從財政部長到"四大名旦"
新中國成立后,薄一波當上首任財政部長。1953年搞稅制改革,他定下"公私一律平等納稅",結果被高崗、饒漱石抓住把柄,在全國財經會議上挨批。
關鍵時刻,毛主席把陳云、鄧小平叫回來撐腰,說:"一波同志是好同志,路遙知馬力嘛!"
后來薄一波和陳云、鄧小平、李先念一起,被主席稱為"中國經濟四大名旦"。
1961年他主持起草《工業七十條》,提出"政治掛帥要落實到生產力",結果被極左路線整了十二年。直到1979年平反,71歲的老薄又馬不停蹄搞改革,成了經濟特區的頭號支持者。
最后的中央委員
2007年,99歲的薄一波走完傳奇一生。中央在305醫院設靈堂,李訥、周秉德、劉源這些開國元勛子女全來了。
陳賡的兒子陳知建也來吊唁,用行動粉碎了"陳薄不和"的謠言。
如今回頭看,當年那場關于中央委員的爭論,不過是歷史長河里的一朵小浪花。
但薄一波用一生證明:毛主席沒看錯人。從革命時期與敵人斗爭到改革開放,這位"如履薄冰"的革命者,始終走在時代最前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