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kko
排版|小西
4月,一段劉強東與外賣小哥舉杯共飲的短視頻,讓京東七鮮自有品牌的6.18升裝七鮮皮爾森原漿啤酒瞬間登上熱搜。在即將到來的京東618期間,這款京東七鮮自有品牌商品,以61.8元的親民價格上市,再次引發圍觀。這一爆品,彰顯劉強東個人流量效應的同時,也掀開了京東七鮮供應鏈體系,在即時零售賽道進擊的冰山一角。
要知道,在精釀啤酒這個被傳統渠道層層加價的賽道,哪怕是多數專做精釀品牌的廠商,仍困在“小眾圈層自嗨”的怪圈中,而作為京東七鮮自有品牌的這款啤酒,采用全麥芽配方搭配捷克工藝,通過將麥芽濃度精準的控制在12P,既滿足老饕對醇厚口感的追求,又讓新手找到能輕松駕馭的微醺感,這種跨圈層的產品力,即便是放在傳統精釀市場中也不多見。
同時,憑借京東七鮮“源頭直采+獨家定制”的供應鏈組合拳讓這款產品,真正實現了“低價不低質”。得益于源頭直采,產品成本比同類精釀低30%以上,折算下來每升不到10元,性價比吊打市場上常見的同規格精釀,讓用戶可以獲得又好又便宜的購物體驗。
從某種層面來看,這款啤酒的爆火,本質也是京東“成本、效率、體驗”戰略的又一次勝利。當行業還在爭論“品質與價格能否兼得”時,京東七鮮已用實戰證明,回歸零售本質,永遠始于供應鏈深處的靜水深流。
|質價比背后的供應鏈重塑|
回溯過往,不少即時零售玩家將“低價”等同于“補貼”,試圖用真金白銀快速打開市場。然而,當補貼退潮,留下的往往是“價格虛高”的爛攤子和“因利而來,無利則散”的消費者。京東七鮮則清醒地認識到,真正的競爭力并非建立在“燒錢游戲”上,而是要深入供應鏈的核心,進行一場“去水分”的手術。
為此,京東七鮮巧妙的構建了“產地直采+自有品牌”雙引擎,覆蓋全球300余個優質產業帶的直采網絡,猶如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切掉了傳統經銷體系中3-4層中間環節。以山東黃河口大閘蟹和黑龍江五常大米為例,憑借這種“產地直達餐桌”的模式,它們在京東七鮮的售價,普遍比市場低10%-50%,此外,從6.18L七鮮皮爾森啤酒,到七鮮椰子水、玉米汁,七鮮預調雞尾酒,到混合堅果仁等超百款自有品牌商品,成本較同類產品降低了15%-20%。
當然,京東七鮮的供應鏈優勢并非僅僅體現在成本控制上,更在于對品質的極致追求,這進一步構成了其難以復制的“護城河”。
在榴蓮品類上,京東七鮮制定了“滿分榴蓮標準”,要求果實至少有4大房果肉,出肉率達到30%-35%,遠超行業普遍的25%-30%標準。為了實現這一標準,京東七鮮深入泰國尖竹汶府等黃金產區,挑選10-20年樹齡的老樹果,采用“全程冷鏈+產地直達”模式,確保每顆榴蓮在8成熟時采摘。同時,48小時售后保障更是打消了消費者對“報仇榴蓮”的擔憂,讓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
小龍蝦品類,京東七鮮從源頭到餐桌的嚴苛品控體系,其中部分口味的小龍蝦今年更是做了標準升級,精選洞庭湖、洪湖、盱眙等國家一級水源地核心產區的生態養殖蝦,通過“蝦稻共生”“藕蝦共養”模式構建天然凈水系統,并通過國際ASC水產養殖認證,確保小龍蝦潔凈生長。為保證梭子蟹的鮮活,京東七鮮把梭子蟹從捕撈到上架的時間,控制在24小時內,通過低密度暫養和冷鏈運輸,使其存活率保持在95%以上。
今年618,京東七鮮推出多款有機產品,涵蓋蔬果、雜糧、食用油、肉奶制品等各個類目近200款商品,實行從供應商準入、過程監控到處罰與退出都有更嚴苛的管理。
京東七鮮對品質的極致把控,也換來了消費者的用腳投票,今年五一期間,京東七鮮冠軍小龍蝦系列產品銷量同比增長超100%。
當行業還在為短期利潤斤斤計較時,京東七鮮已經在田間地頭和食品加工間完成了一場供應鏈的重塑。正如京東一直堅持的“擠掉供應鏈‘水分’,才能為消費者提供真正有價格競爭力的商品。”
|首創“1+N”模式引領行業,回歸零售本質|
長期以來,“產品、服務同質化”,困擾著身處即時零售賽道中的諸多企業,眼下京東七鮮首創的“1+N” 模式(1中心店+N衛星小店)破解了這一難題。
“1+N”模式的核心在于 “職責不一但貨盤統一”——中心店與衛星小店各司其職,前者提供線下體驗,后者專注線上履約,但共享同一商品池,確保線上線下品質一致。
以北京亦莊中心店為例,周邊3公里范圍內布局多個衛星小店,通過智能調撥系統,當衛星小店某款產品備貨量低于安全線時,可快速從最近中心店完成補貨,確保晚市高峰期訂單履約率的穩定,即便是在去年單量暴增的京東11.11期間,京東七鮮仍是將三公里內平均配送時效穩定的控制在27分鐘以內。截至目前,通過構建“1中心店+N衛星小店”的協同網絡,京東七鮮實現了北京六環內“半小時達”全域覆蓋。
而在京東七鮮上海薈聚店的實踐中,則體現了“1+N”模式下,中心店和衛星小店協同靈活性的一面。由中心店承擔產品展示、熱食現制等體驗功能,讓消費者在線下門店中,可以體驗到匯聚全球生蠔的蠔島、米酒吧臺、沙拉吧等特色服務,同時,在衛星小店的加持下,消費者也可以通過“衛星小店”,足不出戶享受全球美食,中心店和衛星小店共享商品池的設計,既提升了配送效率,又降低了單倉庫存壓力。
“1+N”模式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執行效率層面,更在于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預判。依托京東平臺的消費者洞察以及所處區域的消費偏好,京東七鮮門店在選品策略上做出靈活調整,比如在天津增加海鮮品類,在北方強化面食供應,再比如根據年輕消費者對“健康化+差異化”的雙重需求,接連推出低糖版青團、沈大成芝士芋泥青團、京東七鮮貓山王榴蓮千層蛋糕等現象級爆品。
這種“供應鏈硬實力+數字化軟實力”的深度融合,讓京東七鮮在滿足消費者“又好又快又便宜”需求的同時,實現成本可控的韌性經營。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七鮮的“1+N”模式已經從驗證期邁入提速規模化擴張階段,據近期京東發布的財報顯示,京東七鮮今年加速推進“1+N”模式在華北區域落地,年底前完成京津地區全覆蓋,這也意味著將有更多的京東七鮮用戶將獲得“又好又快又便宜”的購物體驗。
同時,京東七鮮的實踐表明,唯有以用戶需求為核心,以效率提升為抓手,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在這樣的背景下,“1+N”模式不僅是一場效率革命,更是一次對即時零售本質的回歸。
|從“交易關系”到多方共贏的“價值共生體”|
劉強東的“三毛五理論”在京東七鮮生態中具象化為“利益共享”的合作哲學。其價格優勢并非源于對合作方的利潤壓榨,而是通過供應鏈效率提升,實現多方價值增量,進而持續鞏固質價比優勢。
以云南屏邊縣的高山無核荔枝為例,雖然擁有著果肉甜糯、汁水豐沛等優勢,但受限于屏邊縣的地理位置,這些高品質的無核荔枝過去很難被送到城市人們的餐桌之上。京東七鮮通過基地直采打包,和全程冷鏈運輸,讓這些大山深處的好物不再被埋沒。
與之類似的還有京東七鮮在鮮花品類上的拓展,通過“繁花計劃”,走入山東菏澤,并落地全國首個“京東七鮮芍藥直采合作加工中心”,以“產地直采+加工分揀+冷鏈運輸+即時履約”的完整供應鏈體系,讓全國消費者都可以輕松購買到來自“中國芍藥之鄉”的芍藥花。
通過規模化訂單,為上游供應商提供穩定采購預期的同時,京東七鮮還通過自身供應鏈的高效和穩定性,縮短品牌觸達消費者的鏈路,提升品牌收益,比如,京東七鮮通過“酒廠直供”模式,與茅臺、五糧液、舍得、洋河、瀘州老窖、習酒等多家一線白酒品牌達成合作,不但解決了消費者對酒品真偽難以辨別的后顧之憂,還讓酒廠通過規模化訂單實現收入的穩中有增。
此外,針對中小商家,京東七鮮還會開放流量資源與物流基礎設施,降低即時零售準入門檻,并提供全渠道場景營銷支持,包括線上流量支持、線下門店展示支持等。線上,京東七鮮會依托京東生態流量優勢,為入駐企業提供站內站外精準曝光,提升品牌聲量;線下,結合京東七鮮線下門店資源,打造品質國貨體驗專區,增強消費者互動與信任。
從幫產業帶商家打通銷路,到為供應商提供規模化訂單,再到給中小商家提供全渠道賦能,可以說,在京東七鮮與多方的合作,多方的關系已從簡單的“交易關系”升級為“價值共生體”,而當這種“價值共生體”的深度綁定關系建立后,無論是基于用戶洞察,與合作方開發“品質國貨”,亦或是反向定制小包裝規格、新年禮盒等差異化產品,都將讓品牌與消費者的連接更加緊密,從而構建起“種草-消費-留存-復購”的完整鏈路,最終實現,從消費者到品牌再到平臺的多方共贏。
|結語|
從“產地直采”的源頭把控,到“1+N”的效率重構,再到“價值共生體”的生態構建,京東七鮮的三重護城河,本質是對“用戶價值”的敬畏——在消費理性化的今天,摒棄短視的價格戰,轉向供應鏈效率與用戶體驗的長期主義,或許才是即時零售穿越周期的真正密碼。
當潮水退去,留在沙灘上的不應是補貼的殘骸,而應是深耕供應鏈的“長跑者”,這不僅是京東七鮮這一家企業的突圍策略,更是整個即時零售行業向“價值本質”的集體回歸。
圖片源于官方,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