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過巴基斯坦,印度軍方瘋狂找補,一口咬定中國介入印巴沖突,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援助。
三哥原話是這么說的:“在本次的印巴沖突期間,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防空和衛星情報支持,不僅協助巴方重新部署雷達系統,還緊急調動衛星,以至于我們(印度)在空中采取的任何行動都如同裸奔,被他們看得一清二楚”。
呵呵,這就不講理了吧,明明是印度大勝巴基斯坦,還慶祝了十天,怎么又說因為的中國介入,吃了大虧呢?你家光輝戰機、陣風、預警機和衛星都是世界一流軍火設備,中國能幫巴什么忙?
雖說,中國是巴基斯坦最主要的防務伙伴,向巴基斯坦出口殲-10CE、紅旗-9BE等武器,早已是公開的商業行為,這沒錯,而這些武器裝備在本次印巴沖突中,確實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也沒錯。
但法國向你們提供了“陣風”,以色列向你們提供了“哈洛普”,俄羅斯向你們提供了蘇-30,米格-29以及S-400防空系統,按你三哥的邏輯,這場仗大伙都介入了?那“失敗”的巴基斯坦,是不是更應該一一向他們譴責?
再者,即便中國為巴基斯坦提供了雷達和衛星支持,這也并不奇怪,難道你阿三就沒用美國衛星?早在2020年,印度就和美國簽署了《基礎防御協議》,其中就包括美國向印度提供衛星和雷達數據支持。這豈不是意味著,美國的衛星,更加理所當然的介入了沖突!
換句話說,印度對中國所謂的指責,是完全沒有事實依據的假設。中國從不干涉別國內政,也不挑起沖突,在本次沖突中,做出決策并展開反擊的,是巴基斯坦軍方自己。我們做的,只是提供了售后服務和運營服務,三哥如果想擁有同類服務,不妨下單競購。
但話又說回來,莫迪政府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一口咬定中國介入印巴沖突,究竟打的什么算盤?而這荒誕背后的冰冷現實,印度為何“輸不起”?
其一,轉移國內矛盾。印度因空戰失敗導致股市蒸發860億美元,制造業占GDP比重跌至14.3%,“印度制造”戰略已淪為笑柄,莫迪急需將民眾怒火引向“外部威脅”,指責中國“干預”,既能掩蓋國產武器拉胯,又能煽動民粹造勢。
其二,用“中國威脅”綁架南亞。印度長期將南亞視為“后院”,但中巴經濟走廊和孟加拉國軍購中國護衛艦,已形成“東西夾擊”之勢。莫迪試圖通過炒作中國介入,脅迫尼泊爾、不丹等鄰國拒絕與中國合作,甚至推動“印度東北七邦區域一體化”計劃對沖。
其三,向美國納“投名狀”。通過渲染“中國威脅”,換取美國放寬技術轉讓,如F-35出口和《基礎防御協議》升級,鞏固“四方安全對話”棋子地位。
印度的夢想是成為“印度洋霸主”,不要試圖去叫醒一個裝睡的三哥,而“中國威脅論”本質是政治搖頭丸,明知真相傷人,但嗑多了,就是能嗨。
不過這樣也挺好,畢竟,能打敗魔法的只有魔法,能終結碰瓷的,可能是更大的碰瓷。只要阿三動嘴講話,抗議什么的,都是給咱們國防工業在做廣告。
最后,用一位軍迷朋友的調侃收尾:“建議印度采購中國‘鍋’,畢竟有些鍋,自己造的比買的更沉,不好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