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在中美關稅大戰稍作停息之際,特朗普中東行落下帷幕,并以收獲滿滿的姿態回歸。
沙特6000億美元投資協議、卡塔爾2435億美元訂單、阿聯酋2000億美元AI合作等數據令人瞠目。
美國媒體高調宣稱“中東資本正加速流向美國”,甚至有言論認為此舉將重構中國與海灣國家合作格局,成功狙擊了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
那么現實是否真的是這樣?中東各國因為特朗普之行而遠離中國?
萬億大單
近日,特朗普的中東之行無疑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
在中美關稅摩擦愈演愈烈的當下,特朗普轉向中東這塊富饒之地的舉動,勢必會被看作對中國的制衡。
從結果來看,特朗普的意圖也的確如此。
沙特1420億美元軍售刷新紀錄,卡塔爾960億波音訂單救活陷入危機的美國制造商,阿聯酋2000億協議中包含30%的國防技術合作。
接連出訪三國,為美國爭取到了價值萬億的外貿訂單,這足以讓特朗普趾高氣昂的回到白宮。
同時,特朗普此行收獲也紛紛被外界看作對中國的重大回應,甚至部分美國人樂觀認為,此舉過后將極大削弱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
但殊不知,這場聲勢浩大的“經濟盛宴”,實則交織著美國國內政治需求與中東傳統地緣邏輯的復雜博弈。
特朗普萬億訂單的背后,隱藏著特朗普政府轉移國內矛盾、重塑中東經濟版圖的深層考量。
美國與沙特達成的1420億美元軍售協議,表面上刷新了全球單筆軍火交易紀錄,實則延續著“石油換安全”的傳統模式。
沙特此次采購的F-35A隱身戰機、薩德反導系統及太空監視設備,既是對伊朗導彈威脅的技術回應,也是維系美沙特殊關系的投名狀。
耐人尋味的是,協議中明確要求沙特必須使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供的加密通訊系統,這意味著沙特先進武器的數據鏈將完全置于美國監控之下。
這種技術捆綁策略,相較于2017年特朗普首訪沙特時3500億美元軍售承諾的兌現率不足40%,展現出更隱蔽的控制手段。
而卡塔爾與波音公司簽署的所謂“史上最大寬體客機訂單”,在航空分析師拆解后顯露出明顯水分:
160架787夢想客機和777X的標價虛高近30%,實際成交金額經白宮文件證實縮水至960億美元,且包含大量長期交付條款。
這種數字游戲的背后,既是為挽救波音因對華關稅戰導致的產能閑置危機,也是為對沖中國商飛C929客機在中東市場的滲透勢頭。
最后是阿聯酋2000億美元AI合作協議的簽署,這標志著美國正試圖將中東納入其人工智能供應鏈重構計劃。
協議中規劃的5GW級AI數據中心集群,理論上可支持250萬塊英偉達H100芯片的算力需求,這相當于當前全球高端AI芯片年產量的15%。
但細究技術轉讓條款,美方僅承諾開放邊緣計算和云服務接口,核心的芯片設計及算法訓練模塊仍受出口管制。
這種半開放式合作暴露出美國在中東科技布局的戰略矛盾:
既希望借助海灣資本緩解本土AI企業的研發成本壓力,又擔憂技術擴散可能形成的“數字絲路”會增強中國在該領域的話語權。
協議文本中的模糊表述與執行機制的缺失,進一步削弱了這些“萬億訂單”的戰略價值。
沙特6000億美元投資清單中,2830億美元實為既有石油設施的數字化改造項目,這與其《2030愿景》中承諾的新經濟轉型投資形成概念偷換。
卡塔爾2435億美元訂單里,真正具備法律約束力的即時支付項目不足400億,其余多為框架性意向協議。
這種操作手法與特朗普2017年對沙特的“史上最大軍售”如出一轍。
白宮經濟顧問私下透露,當前協議中至少有65%的金額屬于“可調節區間”,其具體落實將視2026年美國中期選舉結果而定。
細細探究特朗普的萬億訂單不難發現,其中摻雜的水分太多太多。
并且這樣的訂單也不足以動搖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
中國基本盤
中東這片交織著能源命脈與地緣博弈的熱土上,中國的影響力早已超越簡單的訂單數字,其根基深植于系統性、結構性的合作網絡。
當美國以萬億訂單掀起輿論狂歡時,中國與海灣國家構建的能源安全共同體正以不可逆的態勢持續深化。
卡塔爾北方氣田擴建項目中,中國海洋石油工程公司不僅承擔著價值85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模塊建造,更通過自主研發的“藍鯨2號”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將單日天然氣處理能力提升至2.4億立方米,這種技術賦能使卡塔爾對華LNG年供應量在2025年突破2800萬噸。
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國工程企業正以“數字絲路”重構中東城市版圖。
迪拜世博城智慧交通系統中,華為部署的5G毫米波技術實現每平方公里百萬級設備連接,支撐著日均38萬人次的精準客流調度;
埃及新行政首都的中央商務區里,中建集團采用BIM+3D打印技術,將超高層建筑核心筒施工效率提升40%。
更值得關注的是沙特NEOM新城項目,中國電建聯合沙特ACWA Power建設的紅海光伏儲能系統,將太陽能轉化效率提升至32.6%,為這座未來之城提供100%可再生能源的同時,其儲能技術標準正被阿聯酋、科威特等國列為新建項目的強制規范。
此外,金融領域的互聯互通已形成立體化架構。
人民幣結算占比從2022年的12%躍升至2025年的31%,這不僅僅是數字變化,而是實際交易成本的降低。
比如,在阿布扎比國際金融中心,中國銀行與阿聯酋央行聯合開發的“數字迪拉姆-人民幣”直兌系統,將跨境支付時間從3天壓縮至27秒,交易成本降低68%。
除此之外,雙方在科技、醫療、教育文化等領域的深度合作,正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將兩者推向更深層次的合作關系。
當前中國與中東的合作,早已超脫于一般的貿易合作伙伴,背后締結的深層紐帶,也絕不會因為美國訂單的到來而出現瓦解。
而站在中東國家的角度,其與美國簽署萬億訂單的意圖背后,也僅僅是出于自身的利益平衡,而非站隊美國對抗中國。
中東平衡術
在中東這片土地上,各國領導人的每一次戰略轉身都暗含著精密的權衡。
當特朗普帶著“萬億訂單”的光環離開波斯灣時,看似熱烈的簽約儀式背后,是海灣君主國們在鋼絲上行走的深層次考量。
他們正用一種游走于世界各大經濟體中間的平衡術,在超級大國的夾縫中校準著國家發展的天平。
目前,中東各國石油收入占比已經從十年前的80%下降到2025年的62%,這個看似平緩的曲線背后是驚心動魄的轉型突圍。
沙特王儲小薩勒曼在紅海沿岸打造的NEOM新城,其地下光纖網絡密度達到紐約曼哈頓的3倍,這個耗資5000億美元的“未來之城”項目,中國科技企業負責了37%的智能基建,而美國公司掌控著核心AI算法。
這種“雞蛋分籃”的智慧同樣體現在卡塔爾的液化天然氣戰略中,北方氣田擴建工程同時引進中美日韓四國技術團隊,每家承包商獲得的模塊工程份額都被精確控制在20%-30%區間。
阿聯酋的人工智能部長奧拉瑪在迪拜世博城接受采訪時透露:“我們的技術合作協議都設有對沖條款,當某國技術占比超過40%時,系統會自動觸發技術來源多元化預警。”
這種小心翼翼的平衡在安全領域表現得更為極致。
2025年3月伊朗導彈落入沙特吉達港30海里水域的事件,促使利雅得簽署了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美國軍購協議,但同時悄悄將中國紅旗-9防空系統的實戰數據分享比例提升了18個百分點。
卡塔爾烏代德空軍基地的美軍無人機控制中心,與多哈港的中國北斗衛星地面站直線距離僅14公里,兩大國的軍事科技在地圖上劃出的幾何圖形,恰恰構成了海灣國家最堅實的安全菱形。
阿聯酋戰略研究中心的沙姆西博士用“混合安?!备拍罱忉屵@種現象:“就像同時安裝Windows和Linux雙系統,既要享受美國的加密技術,也要防備突然的系統升級風險。”
而中東各國在金融領域的去美元化試驗,則展現出更隱晦的平衡博弈。
2025年4月,一艘裝載200萬桶沙特原油的超級油輪首次接受人民幣和數字迪拉姆組合支付,雖然僅占當月中沙石油貿易額的3.2%,但這個被刻意控制的試點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的漣漪正在重塑全球能源交易格局。
當美國的觀察家們沉迷于統計中美在中東的協議金額時,往往忽略了海灣國家正在構筑的“第三極”力量。
迪拜國際金融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區域間貿易中,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的貨運量同比增長47%,同期阿聯酋與土耳其的科技合作項目激增82%。
這種橫向聯結正在改變傳統的地緣政治力學模型,正如科威特戰略研究所年度報告所述:
“21世紀的中東不再是超級大國的棋盤,而是正在成為手持羅盤的導航者,用混合聯盟的方式繪制自己的航路圖。”
在這種復雜棋局中,中東各國渴望的贏家一定是自身,而不會甘于淪為美國的制華工具。
從這點意義上考量,特朗普的萬億訂單噱頭并無多少實質性影響力。
參考資料
安崢.特朗普中東行,一次“交易之旅”[N].解放日報,2025
晨陽,劉揚.美沙“史上最大軍售協議”含金量如何[N].環球時報,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