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賀照陽
5月20日下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疾控局主要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健全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保障人民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情況。
目前山東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中的多渠道監測主要覆蓋了哪些重點領域?對于可能存在的“社會面盲區”,是否已實現監測全覆蓋?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
會上,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燕介紹,建設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的重要目標是要實現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和重點傳染病的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
為此,我省全面布局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監測渠道覆蓋了從傳染源、傳播途徑到易感人群的傳染病流行的全鏈條。一是圍繞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早發現早報告,出臺了疑似傳染病嚴重臨床癥候群和不明原因群體性疾病監測方案,系統性開展傳染病癥候群的識別報告、標本采集與實驗室檢測、可疑病例初步流調等技術培訓,建立疾控機構與醫療機構協同聯動和疾控機構早期介入機制。二是圍繞新發突發傳染病的實驗室檢測“一錘定音”,建設覆蓋全省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網絡。省疾控中心在省有關部門支持下,整合致病菌識別網、呼吸道多病原監測、腹瀉病多病原監測、食源性疾病監測等網絡,升級改造菌毒種保藏庫,初步搭建了新突發傳染病實驗室檢測技術平臺。三是圍繞社會感知體系的建設,建設了輿情監測系統,對監測發現的信息聯動開展線下調查核實。此外,省疾控中心還對公眾健康咨詢熱線的咨詢問題進行實時監測分析,在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的同時,第一時間從中捕捉異常信號。
現階段的監測工作重點聚焦于消除“社會面盲區”,下一步還要圍繞拓展監測內容和提升技術方法等方面開展更深層次的探索與創新。一是聚焦未知和潛在的“傳染源”,擴大實驗室監測網絡,規范生物標本采集與實驗活動管理,將人間傳染的傳染病病原微生物監測的觸角進一步前移至候鳥、野生動物、養殖業等可能感染人類的各個環節,構建適應山東省情的病原微生物譜,為新突發傳染病和不明原因傳染病的監測預警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二是聚焦傳染病流行趨勢的科學研判和精準預測,將疫情報告等主渠道監測數據與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環境監測、氣候變化健康適應監測等多渠道監測數據進行匯聚分析和相互驗證比對,進一步提升傳染病風險評估的科學性。三是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開展重點傳染病從初篩到結局的全過程監測。開展重點人群和高危個體的健康風險評估,有針對性地采取科學的預防措施;多維度地開展防控效果評價,為優化傳染病防控措施提供數據支持。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