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法國輿論被一樁打破常規的情感風波掀起漣漪,41 歲的中學教師布麗吉特,與年僅 16 歲的學生馬克龍之間的特殊羈絆曝光。
面對如潮水般的反對聲,布麗吉特和馬克龍卻展現出驚人的堅定。這段不被祝福的感情在曝光十一年后,隨著布麗吉特前夫最終同意離婚,兩人終于在 2007 年攜手步入婚姻。
究竟是怎樣的契機,讓相差 25 歲的兩人在課堂相遇后發展出超越師生的情感?在長達十一年的輿論壓力與親友反對中,是什么讓他們始終堅守彼此?
一、亞眠中學,一段“不可能”的情愫悄然滋長
布里吉特是戲劇社的指導老師,馬克龍則是社里最耀眼的那顆星。
其實,這小子并非憑空闖入她的生活,她的大女兒勞倫斯,正是馬克龍的同班同學,在家里沒少念叨這位“什么都懂的學霸”。
劇本研讀,角色對戲,尤其那些需要眼神和情感激烈碰撞的片段,像催化劑一樣,迅速溶解了老師與學生間那層客氣的薄冰。
布里吉特發現,自己看馬克龍的眼神,從最初純粹的欣賞,不知不覺間,添了幾分難以名狀的柔情。
而馬克龍呢?這個曾讓同齡女孩偷偷臉紅的半大男孩,一頭扎進了這位女老師的魅力旋渦,愛得熾熱而直接,開始不管不顧地追求她。
二、小城炸鍋,流言如刀,愛在風口浪尖
紙終究包不住火,一種說法是,某次戲劇演出落幕,兩人在舞臺上一時情難自已,擁吻的瞬間被哪個好事者用鏡頭逮個正著。
照片一流出,這段藏在地下的戀情,瞬間被掀到了光天化日之下。
具體怎么曝的光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流言蜚語像野火燎原,眨眼間燒遍了整個亞眠。
最先被炸懵的,是布里吉特的丈夫安德烈,他之前還傻乎乎地以為馬克龍是來追自家女兒的,畢竟女兒總夸這小子聰明。
誰曾想,人家瞄準的是孩子媽!真相像一記響亮的耳光,安德烈羞憤交加,摔門而去,這個家,散了。
緊接著,反對的聲浪如潮水般涌來,親戚朋友們個個搖頭,覺得這簡直是傷風敗俗。
布里吉特的兄弟姐妹甚至因為這樁“丑聞”影響了自家生意,氣得揚言要跟她斷絕關系。
她的三個孩子,更是因為母親的緋聞在學校里受盡了同齡人的指指點點,日子過得艱難。
馬克龍的父母同樣如遭雷擊,他們試圖勸說布里吉特放手,無果。
眼看勸不動成年人,他們只能對自己的兒子“釜底抽薪”:將年僅十六歲的馬克龍火速轉學至巴黎,送進了法國最頂尖的亨利四世中學。
他們指望,時間和空間能硬生生斬斷這段他們眼中的“孽緣”。
亞眠那所中學,在輿論壓力下,也曾一度暫停了布里吉特的教職,好在她平日里師德口碑俱佳,深得學生和家長信賴,風波稍平后又恢復了工作。
信息來源:《國際在線》
三、一諾十年:巴黎亞眠遙相望,情比金堅未彷徨
誰也沒有想到,地理上的距離,壓根兒沒能阻斷這對癡人。
臨行前,少年馬克龍看著布里吉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扔下誓言:“你甩不掉我的,我會回來,我會娶你。”
這句話,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布里吉特往后漫長而備受煎熬的等待。
接下來的十多年,一個在花都巴黎埋首苦讀、繼而初入職場嶄露頭角。
一個則留在亞眠,繼續著教書育人的日子,默默承受著周遭異樣的目光。他們靠什么維系?頻繁的電話,一封封情意綿綿的書信,以及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短暫相聚。
每一次相見,都像是給快要耗盡的電池狠狠充了次電。
異地戀的苦楚,加上外界從不間斷的壓力和白眼,非但沒有磨掉他們的感情,反而像爐火淬煉鋼鐵,越煉越純,越煉越韌。
四、執子之手:從講臺到政壇,風雨同舟路漫漫
時間一點點挪到了2006年。那個在痛苦中掙扎了多年的安德烈,布里吉特的前夫,終于選擇了徹底放手,同意在離婚協議上簽了字。
2007年10月2日,秋意漸濃的日子里,五十四歲的布里吉特,披上婚紗,嫁給了三十歲的埃馬紐埃爾·馬克龍。
婚禮辦得不大,卻意義非凡,這是馬克龍力排眾議堅持要辦的,他要用一場名正言順的儀式,給所有質疑一個響亮的回應,也給布里吉特一個穩固的身份。
婚后,布里吉特也搬到了巴黎,在另一所學校繼續當她的老師。
而馬克龍的仕途,則像是坐上了火箭,從精英學府畢業后順利進入財政部,沒過幾年就被時任總統相中,召入愛麗舍宮,很快又成了法國最年輕的部長之一,前途一片光明。
馬克龍一頭扎進政治的深水區,布里吉特的角色也隨之悄然轉變。
她索性辭去了教職,成了丈夫團隊里一位沒有正式頭銜、卻誰也無法替代的“秘密武器”。
馬克龍堅持要她時刻在身邊,他曾動情地說,布里吉特是他和團隊共同的“氧氣”,沒她在,這口氣仿佛就喘不順暢。
然而,這段年齡跨度如此之大的婚姻,在刀光劍影的政治角斗場上,自然成了對手們攻擊的絕佳靶子。
競選期間,關于馬克龍是同性戀者、這段婚姻不過是為仕途鋪路的“幌子”和“煙幕彈”的謠言,傳得有鼻子有眼。
為了擊碎這些惡毒的揣測,一向低調的布里吉特打破了沉默。
她接受了知名雜志的專訪,還公開了許多家庭生活照片,試圖用真實的溫情與日常,去化解那些撲面而來的惡意。
信息來源:《環球網》
五、愛麗舍宮歲月稠,非議散盡見風流
在馬克龍向總統寶座發起最后沖刺的日子里,已年過花甲的布里吉特展現出了與其年齡不符的驚人活力與鋼鐵般的意志。
她全程陪同丈夫南征北戰,深度參與到競選的每一個環節,從逐字逐句修改演講稿,到扮演“反對黨”模擬尖銳的提問,她既是馬克龍最親密的戰友,也是他最堅實的精神支柱。
終于,2017年,還不到四十歲的馬克龍創造了歷史,當選為法國最年輕的總統。
在盛大的就職典禮上,他當著全世界的面,深情告白:“沒有她,就沒有現在的我。”
這無疑是對布里吉特多年默默付出與犧牲的最高褒獎,也是對所有非議最漂亮的回擊。
他們的結合,在網絡上自然是炸開了鍋,有人奉為沖破世俗枷鎖的真愛傳奇,贊嘆布里吉特是“女中豪杰”,敢愛敢為。
自然也少不了尖酸刻薄的聲音,毫不留情地拿年齡說事兒,嘲諷挖苦。
但無論外界風雨如何,這對夫婦始終選擇并肩而立,姿態坦蕩,任你評說。
入主愛麗舍宮后,盡管國事繁忙,日理萬機,馬克龍夫婦依然努力維系著家庭的溫馨與親密。
馬克龍與布里吉特的孩子們,也就是他的繼子繼女們,相處得如同朋友一般融洽。
競選最緊張的時候,他們甚至穿著印有繼父競選標識的T恤衫,在各種場合為他搖旗吶喊。
布里吉特為了更好地履行“第一夫人”的職責,也開始更加注重形象管理。
她的時尚品味和優雅風采,甚至能與比她年輕了近二十歲的前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特朗普相提并論,還曾得到過對方的公開贊美。
當然,總有那么些不和諧的聲音,比如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就曾對她的年齡進行過粗魯的言語攻擊,馬克龍對此毫不客氣地給予了強硬回擊,鐵了心要維護自己的妻子。
信息來源:《重慶時報網》《中國青年網》
2022年,馬克龍再次贏得大選,成功連任,又一次站在了法國政治的頂峰。
回望這段曾被視為“出軌丑聞”和“禁忌之戀”的感情,在歷經了近三十載風風雨雨的洗禮之后,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和接受,甚至被看作是一段互相扶持、彼此成就的非同尋常的愛情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