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新冠病毒又殺了個“回馬槍”?
疫情“結束”也就兩年,誰能料到它竟會再度卷土重來!
5月15日,歌手陳奕迅稱自己感染新冠,原定在高雄巨蛋舉辦的三場演唱會只能無奈推遲。
與此同時,香港、澳門等地不斷傳來疫情致人死亡的病例。特別是香港,僅一個星期內就有31人因疫情離世。
難道我們又要重新回到那段被疫情籠罩的日子了嗎?
?——【·新冠卷土重來?·】——?
就在前段時間,新冠這一詞匯再次回到了公眾的視野,讓人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本以為只是極個別的人感染了新冠,可深入了解后才發現,原來一些地方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數最近一段時間內,都呈現上升趨勢。
而隨著陳奕迅因為感染新冠病毒,而不得不推遲演唱會的消息傳出來后,更是一度將新冠這個詞推到了熱搜上。
讓人不得不再次擔心,是不是又會回到前幾年被疫情籠罩的日子。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監測數據顯示,4月至5月初,全國門急診流感樣病例中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率從7.5%攀升至16.2%,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的陽性率也從3.3%上升至6.3%。
從地域分布來看,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普遍高于北方,廣州、深圳等城市發熱門診就診人數明顯增加。
但醫療機構方面,目前尚未出現大規模醫療資源擠兌。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專家表示,發熱門診病例數未顯著增加,但新冠陽性占比有所上升。
此次感染癥狀與之前也有著明顯的變化。
之前“陽了”是什么感覺,發高燒,一連燒個一星期,吃了藥也不管用;嗓子疼,就好像有刀片劃一樣;渾身疼,就像是被人打了一頓一樣;還有的人聞不見味道,吃東西也吃不出來味道。
但這次感染病毒后,癥狀并不是那么明顯。但還是要警惕,一旦發現這幾個癥狀,可能你已經中招了。
?——【·新冠新癥狀·】——?
多數患者會出現發熱現象,體溫通常在37.3℃至38.5℃之間波動,部分人可能僅表現為低熱或短暫發熱,也有少數患者體溫正常。
咳嗽是另一高頻癥狀,初期多為刺激性干咳,隨著病情發展可能咳出少量白色黏痰,夜間或活動后咳嗽可能加劇,影響睡眠質量。
全身癥狀中,乏力感尤為突出,患者常感覺肢體沉重、精神萎靡,即使充分休息也難以緩解。肌肉酸痛常伴隨乏力出現,以腰背部、四肢大肌群為主,活動時疼痛可能加重。
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癥狀,疼痛性質多為鈍痛或壓迫感,可能伴隨頭暈不適。
呼吸道局部癥狀方面,鼻塞流涕現象普遍,鼻涕初期為清水樣,后期可能因合并細菌感染轉為膿性。
咽痛癥狀輕重不一,輕者僅感咽部干癢,重者可能出現吞咽疼痛加劇,甚至影響進食。嗅覺或味覺減退也是特征性表現,部分患者會在發病初期突然喪失對氣味或味道的感知能力,或出現味覺倒錯現象。
消化系統癥狀常見表現包括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腹瀉等。腹瀉多為水樣便,每日次數不等,可能伴隨腹部隱痛。
少數患者會出現結膜炎癥狀,表現為眼紅、眼癢、分泌物增多,但此類癥狀相對少見。
值得注意的是,無癥狀感染者在當前疫情中仍占一定比例,尤其是已完成全程疫苗接種的人群。對于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需警惕病情惡化風險,如出現持續高熱不退、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下降等表現,應立即就醫。
整體而言,新冠病毒感染癥狀仍呈現多樣化特征,但輕癥患者居多,及時對癥治療多可緩解。
那么對于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來說,我們應該如何做好防護呢?
?——【·做好防護·】——?
首先就是日常預防中,要保持室內衛生,定期清潔消毒,并開窗通風;避免到人多密集場所,減少接觸機會;同時保持社交距離,至少1米。
一旦出現可疑癥狀,應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及時居家治療并戴口罩;家庭成員需保持距離,佩戴口罩,并注意手衛生。
對于確診患者,建議單獨居住,家庭開窗通風;共同物品需消毒,患者衣物單獨清洗。
此外,重點場所如養老、托幼、學校等機構需加強日常防護指導和健康監測;交通運輸場站要做好清潔消毒,旅客佩戴口罩;文化和旅游場所要控制客流,避免大規模聚集;住宿、餐飲單位則要加強食品衛生管理。
在宣傳教育方面,應倡導公眾科學佩戴口罩,加強個人防護,并引導出行人員了解目的地疫情,做好防護準備。最后,需壓實各方責任,加強信息報告和共享,并開展全面自查,確保防治措施落實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