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昆明5月20日電(記者李映青 宋平)5月20日,中非智庫論壇第十四屆會議在云南昆明順利舉行。本次會議以“中非治國理政經驗交流與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由中非合作論壇中方后續行動委員會秘書處主辦,中國非洲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理事會秘書處承辦,云南財經大學協辦。來自50多個非洲國家和駐華使團的60余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重點關注中國階段性發展制度的設計與特征總結,展現了非洲國家對中國式現代化成就的高度關注與認可。
2025年5月20日,中非智庫論壇第十四屆會議在云南昆明順利舉行。
外交部非洲司公使趙勇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雙方自始至終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和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中國有著“兩個一百年”偉大目標與中國夢,非洲也有著“2063愿景”與非洲夢。中國始終和非洲兄弟堅定站在一起,幫助非洲提高自主發展能力,支持非洲加快現代化進程。他指出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5周年,25年來,中非合作論壇引領中非友好合作實現跨越式發展,把中非雙方的長遠愿景與美好夢想緊密聯系在一起,推動中非合作不斷提質升級,成為國際對非合作的一面旗幟。
與會學者在中非智庫論壇第十四屆會議期間深入交流,分享發展理念與合作經驗。
中國非洲研究院院長葉海林表示,當前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部分西方國家仍以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頑固對抗加強人類團結合作的世界呼聲,揮舞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大棒,加劇全球和平、發展、安全與治理四大赤字。面對這一現實,全球南方應盡快打破西方現代化范式的束縛,勇擔時代責任,凝聚進步力量,以高質量合作推動全球發展與人類進步。他強調,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不僅增強了非洲國家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的信心,也為非洲發展提供了可供參考的中國智慧、經驗與方案。中非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同向發力,必將共同譜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非洲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時代新圖景畫卷。
納米比亞駐華大使凱亞莫在致辭中指出,現代化是一段復雜的歷程,每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經濟背景決定了其獨特路徑。但各國共同追求人民福祉、消除貧困與建設有韌性社會的目標是一致的。中國在過去40年中的巨大轉型,為非洲國家提供了寶貴經驗。中國的發展不僅體現在經濟增長上,更體現在社會公平、制度改革與良政善治等方面。他強調,真正的現代化,應以人民為中心,體現在人民的幸福感、尊嚴與參與感之上。中國的偉大成就,正是因為其始終將人民需求置于首位,數億人因此擺脫貧困,教育普及與醫療條件得到顯著改善。
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楊紹成指出,云南與非洲國家在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產業互補等方面合作空間廣闊。自1983年起,云南開始承派中國政府向烏干達派遣的援非醫療隊,累計救治當地患者超過10萬人次。云南大學多年生稻團隊也在烏干達等非洲國家開展大規模試種,助力非洲糧食安全。西南林業大學和馬里教育機構共建孔子學院和孔子學堂,開設馬里首個中文本科專業,深入開展文化交流。他表示,云南希望各國代表積極建言獻策,共同拓展云南與非洲友好合作橋梁,持續擴大“非洲朋友圈”。
索馬里駐華大使和丹作為一位早年留學中國、長期觀察中國發展的外交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并不單是基礎設施建設和GDP增長,更強調物質進步與文化自信、社會公平與環境責任的協同發展。她表示,中索兩國的伙伴關系歷史悠久,深深扎根于索馬里人民心中。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中,始終有一個永恒的畫面:中國工程師與工人,默默勤奮地建設道路、橋梁和醫院,連接索馬里南北的唯一一條高速公路正是中國援建的。迄今為止,已有超過80項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在中國支持下落地生根。由袁隆平教授指導的雜交水稻項目,更是幫助了索馬里實現了水稻自給,大大推動了糧食安全。
云南財經大學黨委書記陳紅表示,作為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財經類高校,云南財經大學在中非合作中具有獨特優勢與責任。學校始終將服務國家戰略與推動中非友好交流作為重要使命,著力打造面向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交流合作平臺。未來,學校將持續發揮學科專業優勢,為非洲青年提供更多學習機會,進一步加強與非洲高校的合作交流。
在主旨發言環節,原非盟委員會主席辦公室主任穆罕默德·勒巴特,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理事會執行秘書長陳新,坦桑尼亞非洲國際政策中心主任奧馬爾·姆堅加,中國非洲研究院《中國非洲學刊》副主編吳傳華,南非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芬迪勒·姆夸納茲,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全球南方研究中心非洲發展研究處副處長張友誼,加蓬奧馬爾·邦戈大學副校長讓-弗朗索瓦·奧瓦耶,云南財經大學印度洋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朱翠萍,非盟對話研究合作中心執行主任阿卜迪塔·貝耶內等嘉賓先后發表主旨演講。主旨發言由中國非洲研究院副院長田豐主持。
本次論壇設置四個分論壇,與會者圍繞“中非治國理政經驗交流互鑒,實現公正合理的現代化”、“中非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引領開放共贏的現代化”、“中非深化文明互鑒,倡導人民至上和多元包容的現代化”、“中非可持續發展經驗交流,推動實現和平安全與生態友好的現代化”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與會中非嘉賓一致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就及其理論路徑為非洲國家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提供了寶貴借鑒,也增強了非洲國家對實現共同現代化的信心。作為全球南方國家現代化探索的重要力量,中國與非洲在理念、政策與實踐層面高度契合。特別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全球南方的發展訴求與現代化愿景,為非洲國家堅定探索自主發展路徑注入了新動力。
正如與會代表所言:“以史為鑒才能知興替。”中非共同的歷史經歷與發展目標決定了中非始終是命運共同體。中非各國自獨立以來,在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下廣泛探索適合自身國情的制度安排與發展路徑,贏得了彼此的尊重與理解,構成全球南方共同現代化道路的重要經驗。在推進“六個現代化”合作的過程中,中非面臨差異性與外部干擾的挑戰,尤其需要加強經驗互鑒、深化發展共識,加強開放式自主發展與合作。
本屆會議還特別安排為期三天的云南實地調研,邀請非洲駐華使節及中外專家學者深入考察中國在鄉村振興、產業創新和基層治理等方面的現代化實踐。
來源:中國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