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作為一項源遠流長的休閑活動,釣具的變化見證了人類科技的進步。從最初的竹竿麻線,到如今琳瑯滿目的現代化裝備,大家的釣魚方式正在經歷著顛覆性的變化。比如在2023年10月,在天津北辰區的一條河道邊上,有位使用各類高科技釣具的釣友就引發了不小的轟動,他不僅能精準定位魚群,更能輕松釣獲平日難得一見的大魚。
據在現場圍觀的郭先生說,他本身也是一名釣友,當天他路過河邊時,看到有人釣魚,于是就圍過去看。令他驚訝的是,那位釣友使用的裝備讓他大開眼界,不僅有電動打窩船,還有水下攝像頭,能把魚群在水下的活動看得一清二楚。有了這些高科技裝備,河里的魚藏在哪里都能被釣上來。
電動打窩船能夠精準地將餌料投送到遠離岸邊的深水區,有效吸引魚群聚集,再配合著有漁輪的魚竿,可以突破傳統拋竿的距離限制,大幅提升釣獲大魚的幾率。而那個可視化錨魚設備就更加先進了,它的魚鉤上安裝了高清攝像頭,能夠實時監測水下魚群的活動。一旦發現大魚靠近,釣友只需快速收線就能鉤住魚。
在這套高科技裝備的加持下,河水為魚類提供的保護形同虛設,讓釣友的釣魚效率得到明顯提升。郭先生圍觀的時候,就發現那位釣友頻頻釣到體型碩大的野生鯉魚,其中一條近十斤的巨鯉更是引人注目,讓同為釣友的郭先生不禁發出驚嘆,真沒想到這河里竟藏著這么大的鯉魚!那位釣友釣魚并非只是為了休閑娛樂,他把自己釣上來的大魚擺在地上賣,150元一條,比水產市場的價格還便宜,吸引了很多路人的問價,并成功賣出去了幾條。
這段視頻被發到網上之后,也是迅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在評論區,有網友說真是長見識了,原來還能這樣釣魚。還有網友說按每條150元算,那位釣友釣了那么多條,這一天下來的收入相當可觀啊。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網友也提出了質疑,這種釣魚方式是否合規呢?
其實,可視化錨魚早已被明確定性為不文明垂釣行為,目前全國多地已對此出臺嚴格的禁令,違規者將面臨嚴厲處罰。不過從那位釣友熟練的操作來看,顯然是經常這樣做的老手,不知道他為什么還沒有被查處。
我國之所以明令禁止錨魚及可視化錨魚行為,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這類釣魚方式是有選擇性的,可以專門選擇釣江河中體型較大的魚。這些大魚在種群中承擔著重要的繁殖功能,如果將它們大量釣走,那對于野生魚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將會造成毀滅性打擊。第二個原因是有很多錨魚的人都喜歡把錨上來的大魚賣了,已經把娛樂性垂釣變成了生產性捕撈,這完全違背了當前我國江河生態保護的相關法律。
當科技可以解決釣魚過程中的所有阻礙,當娛樂性釣魚變成生產性捕撈,那大家鉆研釣技、學習各種釣魚攻略還有什么意義呢?天津那位使用高科技裝備的釣友,雖然展現了現代釣具的強大,但卻讓釣魚這項活動變得十分功利,不再是一項休閑活動了。
總之,如果為了利益而使用高科技設備瘋狂釣大魚,那最終只會讓河流失去生機,也讓釣魚這項活動失去意義。我國對可視化錨魚的禁令,正是為了在科學技術與生態可持續之間尋求平衡。釣魚的真正意義,不在于魚獲的多少,而在于享受與自然和諧互動的過程。希望每位釣友都能有敬畏之心,讓科技用在商業上,而不是休閑上,別讓高科技設備把來之不易的禁漁成果給破壞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