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在看一些別人拍的照片時,是不是總有一種感覺,覺得別人拍的總要比自己拍的好,特別是一些初學攝影的人,很多人會以為是拍攝器材的原因,其實影響照片效果的,器材只是一部分原因, 很多時候可能是那些攝影師嘴上不說,手上卻默默用的拍攝技巧。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說說有哪些拍攝秘密是我們所需要知道的。
很多人以為好看的照片全憑感覺,但真正懂攝影的,對拍攝畫面的布局都會有所思考,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構圖”。比較常用的是利用前景來營造空間層次感,在拍攝時隨手找點花花草草、欄桿、門框,在鏡頭前稍微一擋,就會讓單調的畫面有了層次。讓前景虛化,主體清晰,一張主題突出的照片就出來了。還有偏心取景,也就是最常用的“三分法構圖”,很多初學者在拍攝時喜歡把主體擺在畫面正中央,而懂攝影的更愛用“三分法”,把主體安排在畫面的三分之一處,這樣能讓畫面看起來更協調而不呆板。所以拍攝要有構圖思維,拍攝之前就要在腦海里搭好一整套“構圖骨架”。這樣拍出來的畫面才美。
光是攝影的靈魂,我想這句話,大家應該都知道,但是不懂攝影的人,對光在攝影里的重要性并不是很重視,總是想隨時都可以拿相機去拍攝,并想拍出好照片,其實這種盲目拍攝是不行的。會攝影的,一直都是等待光,控制光。比較典型的是清晨六點到八點,傍晚四點到六點,這兩個時間段的光線柔和,并有各自的特點,清晨的朝陽,傍晚的夕陽。都是很出片的。當然,很多人可能沒有專門的燈光設備,那就要學會利用身邊的一些器材來完成控光,比如在陽光直射的場景里拍攝時,要學會尋找有陰影的地方,比如樹蔭,建筑等,如在陰影里顯得主體過暗,可以利用白墻、白色的泡沫板來進行補光。
在拍攝人像照片時,一張好的照片不僅靠攝影技巧,還要懂的溝通。這一點對初學者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在才開始學習拍攝人像時,總是不太會與模特進行溝通交流。其實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只有讓被攝主體放松下來,表情自然。然后拍攝者在不斷進行引導:“下巴微收一點”、“眼神稍微偏左”、“肩膀輕輕放松”……模特做起來才會表情呆板,尷尬發木。很多時候畫面的氛圍感就是在不知不覺中聊出來的。比如拍情侶?就讓他們回憶初次約會;拍小孩?干脆和他們一起瘋。你以為這些都是抓拍到的精彩瞬間?其實,是懂攝影的人一手導演出來的。所以真正好的攝影,不只是拍照,而是一場潛移默化的情緒管理。
不懂攝影的人常常認為買了相機與鏡頭就能大殺四方了,其實并非如此。很多時候出效果反而不是相機,而是拍攝中使用的各種配件。比較典型的就是三腳架,三腳架除了在拍攝中用來防抖,還能在拍人像時,穩定相機對畫面進行精細微調角度、穩定焦點;拍夜景時為了把曝光時間拉長,拍出細膩光軌、星空,更是離不開三腳架。還有偏振鏡它是天空變藍的魔法棒:很多時候看到天空又藍又透的畫面?大概率是拍攝者加了一塊CPL偏振鏡,用來減少反光,并提高色彩飽和度,讓畫面變得通透而色彩濃郁。還有ND鏡也是拍攝中常用的配件。使用它能在大白天拍出綢緞般的流水,
因此懂攝影的人,從來都不是只靠一臺相機走遍天下的,而是靠一堆小裝備提升每一張照片的質感。
懂攝影的人不會告訴你的秘密,藏在每一次他們調光、構圖、引導、后期、應變的細節里。這些秘密,表面看不見,實際上卻層層疊加,拍出了一張張觀看者以為是“隨手一拍”的絕美大片。不過學會這些秘訣,并不意味著你馬上就能立刻拍成大師。但從此以后,當你拿起相機拍攝時,就會有目的有想法的去拍攝了,那你離拍出好照片的階段也不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