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BanG Dream!
邦邦要火
2023年的夏天,《BanG Dream! It's MyGO!!!!!》(下簡稱《MyGo》)用一場"謎語人文學"的風暴席卷東亞互聯網。
豐川祥子“你不管什么事,都想著自己啊”,長岐素世挽留下跪的“我什么都愿意做”等各種名場景的不斷演變復刻,在B站與Niconico都掀起了一陣賽博癔癥,且熱度持續兩年仍持久不散,而到了2025年,隨著“BangDream”新動畫《BanG Dream! Ave Mujica》(下簡稱《Mujica》)的開播,這場模因風暴繼續席卷了。
從《MyGO》到《Mujica》,從觀眾將角色崩潰現場剪輯成各種鬼畜抽象視頻,持續衍生大量表情包與抽象梗,再到出圈后,旁觀人將相關過激粉絲和飯圈行為也當做一種模因文化傳播,隨著最近《Mujica》動畫的不按常理出牌,如今武士道推出的“BangDream”相關企劃動畫,已經蛻變為互聯網模因的超級培養皿。
但這一切在推“BangDream”企劃許久的老人眼中,以及對《BanG Dream!少女樂團派對!》這個“BangDream”企劃內的樂隊手游來講,《MyGO》與《Mujica》在整個“BangDream”企劃中都顯得很微妙,大家說著“雞狗都是邦邦(“BangDream”企劃簡稱)的一份子”、“功大于過”,但也都承認《MyGO》與《Mujica》在“BangDream”企劃中更像是獨立的野史與番外。
走過十年的“BangDream”
說實話,2025年對于“BangDream”這個企劃而言應該是個特殊的年份,從2015年到2025年,“BangDream”正好走過了十年,且由《Mujica》動畫為其十周年來了波大的熱度。
最開始的“BangDream”將自己稱之為次世代少女樂隊企劃,以樂隊的形式與二次元少女偶像企劃老前輩“LoveLive!”和“偶像大師”做出區分。
作為二次元少女企劃,“BangDream”同樣涉及了多方產業,從音樂產品、廣播節目、演出,再到書籍、漫畫、動畫、游戲、周邊,在一開始,武士道就為“BangDream”設想了一條全面發展的寬廣道路。
少女樂隊,少見的樂器與歌唱的結合;線下演出,現實與虛擬的破壁;搭配其第一個真人樂隊“Poppin‘Party”自身的實力優秀熱情洋溢,再趕上當時“二次元少女企劃”的熱潮風口,一系列企劃產業內容的支持,讓“BangDream”這個企劃雖然在最初定位有些偏,但在找準方向后,成長十分迅速。
《BangDream》初代樂隊“Poppin‘Party”
從“Poppin‘Party”2016年第一場正式的LIVE演出,到登上日本武道館這個具有代表意義的場地,只相隔了一年,成為當時歷史上最快速度登上武道館的女子樂隊,且期間“BangDream”還推出了第二支,同時也是在“BangDream”里后續熱度極高的真人樂隊“Roselia”。
“Poppin‘Party”武道館演唱會
在年初的“Roselia”上海公演中,其搶票熱度還登頂了貓眼第一。
此后“BangDream”穩定推出各種風格的新樂隊,截至目前,“BangDream”已經正式推出了9個樂隊,其中真人樂隊6個,虛擬樂隊3個。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BangDream”本身二次元少女樂隊企劃的特質,其真人樂隊在面對虛擬與現實的同步時,遇見的困難往往比此前的“二次元偶像企劃”形式更為艱難,除去要求對應聲優的演唱能力與營業能力,還需要加上對樂器的掌握。
雖說武士道在樂隊選人環節和編曲方面都有所側重考慮其角色聲優對樂器的掌握能力,但在“BangDream”的真人樂隊里,有不少中之人仍是可以說從零開始學習的對應樂器。
更進一步的,還有中之人本人并不是以樂手為全部工作內容,也并不完全等同于虛擬角色的天然變數,“BangDream”的各種真人樂隊在這十年間同樣經歷了不少的人員變動,對樂隊人氣也產生著影響。
且在《MyGO》和《Mujica》動畫出現前,“BangDream”企劃內的樂隊故事雖然也有著一些戲劇性的劇情內容和樂隊間的人際沖突故事,但武士道整體做的并不是那么突出,其整體故事節奏還是更偏向于早年間“少女與熱愛”、“團魂”內容的敘述,更多的沉重劇情和沖突內容也主要放在了游戲故事內。
雖然在過去的“BangDream”衍生內容中,也有不少的抽象梗甚至鍵政內容,但在沒擴圈時,邦邦人的生活還是相對平和,且整體企劃的方向還是偏向于“正統”二次元少女企劃的,直到《Mygo》和《Mujica》的出現。
“異軍突起”
需要明確的是,作為一個已經走過十年的樂隊企劃,“BangDream”的人氣下滑是不可避免的。
在《MyGo》出現前,“BangDream”的熱度相比一開始的如日中天已經大不如前了,在2022年時,“BangDream”的各種活動訊息少之又少,不少邦邦人也將“邦邦要火”作為了一句自嘲式的調侃掛在嘴邊。
而《MyGo》的大火,及其后續的大量熱度,確實是給整個企劃“續了口大的”。
對于老邦邦人來說,《MyGO》和《Mujica》,他們有不少人都是當番外來看的,同時對于擴圈后樂子人帶來的輿論環境嘈雜反而不甚在意,唯一可能擔心的,其實是“鍵政”帶來的影響,極端內容的擴散,和中之人的立場問題。
而事實上,雖然《MyGo》和《Mujica》動畫討論熱度奇高,梗傳播極廣,但其大部分觀眾和泛用戶,對于其本身所屬的企劃“BangDream”,是并不怎么關注的,簡言之,《MyGo》和《Mujica》催生的粉絲里面,大部分都是兩團角色的鐵血 “單推”。
同時在“BangDream”目前的手游故事里,“MyGo”與“Mujica”的樂隊故事也與此前的老團樂隊角色互動并不多,故事風格也大有不同,因此在老邦邦人眼里,《MyGo》和《Mujica》更像是獨立的番外故事,在新粉絲人群內,了解“BangDream”此前的樂隊內容目前也并不能幫助他們閱讀到更多《MyGo》和《Mujica》的故事,兩團的新粉絲與老邦邦人產生了微妙的隔離。
也許以后武士道會增加兩團與其他樂團成員的互動內容,來完整和統一“BangDream”的世界觀,但就目前而言,《MyGo》和《Mujica》的飛升,對于企劃內的其他樂團來說,真的只是在“同屬武士道”的標簽前提下,喝了口殘湯。
救“BangDream”?
在同企劃內,與《MyGO》持續兩年的熱度不斷,和《Mujica》最近的熱度霸榜形成對比的,還有“BangDream”手游的靜悄悄。
《MyGo》動畫大爆的2023年,《BanG Dream!少女樂團派對!》手游日服流水卻反而下滑了,與此同時,這兩年“雞狗”梗圖滿天飛,抽象模因遍地的國內,《BanG Dream!少女樂團派對!》手游國服也并沒有多大起色。
這一方面是由于《MyGO》和《Mujica》在國內的破圈密碼是"抽象話語"、"謎語人"等碎片化模因,泛用戶通過各種抽象梗圖入坑,消費的是情緒切片而非完整敘事,更別提整體與“BangDream”的企劃故事風格大相徑庭。
而手游仍要求玩家投入時間去打歌和沉浸式體驗劇情,這種深度沉浸模式在當前的時代環境和依靠情緒切片的泛用戶中傳播猶如逆水行舟。
另一方面則是在《MyGo》和《Mujica》上,武士道想要走的道路或者說側重點,越來越強調線下了,更偏向現實的故事風格和隱喻,更注重線下的推進和衍生,武士道對新觀眾的引導,也并沒有放在游戲的導流上。
同時《BanG Dream!少女樂團派對!》手游,本身自2017年開服以來,也已經走過了8年之久,是一款“老游戲”了,其游戲的相關演出和Live2D技術,放在當前經歷了技術迭代和二游內卷時代的新世代用戶面前,難免會顯得有些“不夠看”。
我不知道武士道會不會在后續讓《Mujica》和《MyGo》真正意義上與“BangDream”融合,還是讓其真的成為“BangDream”企劃里獨立于其他樂隊風格的“番外故事”,更不知道武士道會不會為其開發出新的內容游戲或者線上內容。
我只知道,雖然《MyGo》和《Mujica》在近兩年的互聯網環境中成為了頂流,但在這一片的“雞飛狗跳”中,“BangDream”除去“雞狗”的企劃本身,仍還在不甘地吶喊著“邦邦要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