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張子慧
180°超廣角、24小時云端存儲、3米遠距離模式……在智能家居浪潮洶涌來襲的當下,集成監控功能的智能門鎖,成為了不少家庭的新寵,而上述技術參數,更是被商家當作宣傳的“金招牌”,大肆推廣。
可當門鎖攝像頭的視角悄然越過自家門檻,伸向公共區域,卻在不經意間模糊了家庭安防與鄰里隱私的邊界,一系列亟待正視的社會與法律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
智能門鎖監控功能成賣點
172°高清廣角、智能AI人形偵測錄像、24小時守護安全……在濟南某家具商城的智能家居專區,智能門鎖的監控功能被包裝成“安全感剛需”。
某品牌銷售人員現場演示時,攝像頭輕松捕捉到兩米外貨架上的商品條形碼,并強調:“廣角越大,安全系數越高?!碑斢浾邌柤啊笆欠窨赡芘牡洁従蛹议T”時,對方則稱:“裝智能門鎖不就是為了防盜嗎?門外鏡頭不拍廣點怎么保障安全?”
線上電商平臺的宣傳更為直白。搜索“智能門鎖”,產品頁面滿是“180°超廣角,門外動態一眼看清”、“2米紅外夜視,黑暗環境也能看清門外動態”等極具吸引力的標語。但記者發現,絕大多數產品都未標注監控范圍警示,對可能產生的隱私問題只字不提。某品牌電商客服直言:“我們只保證硬件參數,法律問題得用戶自己解決。”
本為安防,卻滑向“窺鄰”困局
濟南市歷下區某小區業主王嶺(化名)的遭遇頗具代表性。對門鄰居安裝的智能門鎖帶監控功能后,她家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門鎖高清攝像頭不僅記錄著家人每天的出入情況,連孩子上學、老人買菜等生活細節都被完整捕捉,“感覺被鄰居盯上了”。
“以前夏天習慣敞著門通風,現在連收快遞都得側著身子快速閃避?!蓖鯉X表示,這種被監視的壓迫感讓一家人備感壓力。面對投訴,小區物業以“沒有相關規定”為由拒絕介入調解,安裝方則以“產品符合行業標準”“攝像頭角度固定”為由拒絕調整或移除設備。這種“合規即免責”的態度,讓王嶺陷入維權困境。記者隨機走訪多個小區發現,物業均表示“缺乏處理此類糾紛的依據”,僅建議涉事業主自行協商。
天橋區某小區業主張先生也因智能門鎖陷入尷尬。一次深夜加班回家,他在門口翻找鑰匙稍作停留,幾分鐘后竟在業主群收到鄰居詢問,對方稱智能門鎖推送“門外有人徘徊”提醒,誤以為有異常。
“其實安裝初衷也是為了安防,并非有意關注鄰居隱私?!敝悄荛T鎖使用者徐先生坦言,設備的智能提醒功能十分靈敏,每當有人在門口停留,手機就會接連收到“人行檢測”“移動偵測”的推送,并附帶實時視頻片段?!皠傞_始覺得安心,像有人幫忙看家門,但頻繁收到鄰居進出的提醒和畫面,反而有些尷尬?!彼硎?,這讓自己不自覺地留意起鄰居的行動規律。
技術合規不等于使用合法
北京金誠同達(濟南)律師事務所律師榮瀟表示,智能門鎖引發的隱私爭議,核心在于公民隱私權保護。民法典規定,隱私包括私人生活安寧和私密空間、活動、信息,若監控涉及鄰居家門口人員進出、屋內場景等,可能構成侵權。北京豐臺法院曾判決一起案例:某業主安裝120°廣角攝像頭監控公共走道及鄰居門前,法院認定其侵犯鄰居生活安寧權,責令拆除設備。
榮瀟表示,侵權認定需滿足三要件:安裝者明知或應當預見侵權風險卻未避免;監控范圍超出合理邊界;造成鄰居精神困擾或生活不便。產品“符合行業標準”僅代表質量合格,不能替代法律對使用行為的合法性審查。
山東大學法學院(威海)教授劉經靖直言,智能門鎖強大的監控功能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正在演變為“公共監控設備”,但多數用戶和廠商尚未意識到這一問題。智能門鎖的監控功能本質是不動產權利人行使安防權的延伸,可在實際使用中卻極易與鄰居隱私權產生沖突。
4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劃定“紅線”:個人安裝攝像頭需遵循“不危害公共安全、不侵犯他人權益”原則,不得拍攝鄰居人臉、門口往來或室內活動;禁止自動追蹤、錄音,視頻存儲不超過180天;違法安裝將面臨沒收設備、罰款甚至刑事責任。
劉經靖認為,生產者應落實“隱私友好”設計,從源頭避免侵權風險。出廠時就應通過技術手段限制好拍攝角度,別讓鏡頭隨意“亂轉”;錄音功能默認關閉,杜絕那些“防不勝防”的默認設置;積極開發并應用動態模糊技術,別讓鄰居的背影都能被高清放大。同時,產品說明也要明確告訴用戶“攝像頭能拍到哪兒,可能有哪些風險”,避免過度營銷廣角監控功能,誤導消費者。
劉經靖表示,安裝帶有監控功能的智能門鎖不能“自家事自家定”,使用者應主動履行公共責任,如安裝前與鄰居溝通拍攝范圍,并向物業報備方案;技術層面,可通過擋板限制鏡頭視角,關閉人體感應、遠程查看等非必要功能;數據管理上,嚴格執行180天存儲期限,嚴禁對外傳播監控內容等。
“監管層面亟需通過精準量化標準劃定智能門鎖‘監控紅線’?!眲⒔浘副硎?,當前智能門鎖技術迭代迅速,但法律對隱私權、相鄰權的界定仍存模糊。應加快專項立法,明確攝像頭角度、影像分辨率等物理邊界,同時建立聯動機制,對違規產品下架、越界行為追責,讓行業規范與技術發展同步。
此外,行業協會也可發揮積極作用,聯合頭部企業制定相關自律公約,推動“隱私友好型”產品認證體系,鼓勵廠商在技術研發中平衡安防與隱私需求,通過分區域監控和AI算法優化,在提升安防能力的同時減少隱私侵犯風險,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