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巴沖突又成了國際軍事圈的熱點話題。
莫迪搞的慶祝“Sindoor”行動勝利的全國性行動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目前的最新消息,是印度將幾枚PL-15E型空對空導彈的殘骸拖了出來進行全國性的巡回展覽。
好多網友可能還有點懵,阿三這是什么操作?
咱們先把時間線拉回到 5 月那場空戰。
巴基斯坦空軍用中國制 PL-15E 空空導彈打出了 0:6 的戰績,印度空軍的 “陣風” 戰機都被擊落了好幾架。
按說吃了這么大的敗仗,印度該低調點吧?
結果他們干了件讓人啼笑皆非的事 —— 在邊境撿到 PL-15E 導彈殘骸后,立刻開始 “喪事喜辦”,甚至把這堆殘片吹成 “史詩級勝利”。
印度撿到的到底是啥?
印度媒體 News18 最先爆料,說印軍 “完整繳獲” 了 PL-15E 導彈,還煞有介事地列出數據:300 公里射程、有源相控陣雷達導引頭、雙脈沖發動機。
但看過他們公布的照片就會發現,所謂 “完整導彈” 其實只是尾段殘骸,長度只有原版的一半,關鍵的導引頭和戰斗部早沒了。
軍事專家一眼就看穿:這要么是擊中目標后爆炸剩下的,要么是脫靶后自毀裝置啟動,只剩燃料艙和噴管這些 “技術含量最低的部分”。
這里有個軍事常識得跟大家念叨念叨:現代空空導彈為了防泄密,都設計了自毀程序。
比如美軍當年的 “響尾蛇” 導彈,因為沒這功能,脫靶后被蘇聯拿到完整彈體,直接仿制出 AA-2 導彈。
咱們的 PL-15E 就聰明多了,就算沒命中目標,導引頭和戰斗部也會自動炸毀,落到印度手里的只剩 “廢料級” 尾段,連逆向工程的價值都沒有。
明眼人都知道這堆殘骸沒啥用,可印度為啥還拼命炒作?說白了,就是想掩蓋戰場上的慘敗。
你想啊,花大價錢買的 “陣風” 被打得落花流水,國內民眾肯定不滿,總得找個由頭轉移注意力。
于是印媒就玩起 “精神勝利法”,把撿破爛說成 “繳獲先進武器”,還宣稱法國、日本甚至 “五眼聯盟” 都上門求合作,好像一下子成了軍事技術強國。
但這牛皮吹得太離譜,連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的喬杜里中將都忍不住嘲笑:“印度就像活在寶萊塢電影里。”
為啥這么說?咱看看法國和日本的反應就明白了。
法國自己有 “流星” 導彈,技術路線和 PL-15E 完全不同,性能也是頂尖的;日本用的是美制 AIM-120 導彈,就算想研究對抗中國武器的辦法,也犯不著盯著一堆殘片。
印媒說的 “上門合作”,至今沒任何官方報道,純屬自嗨。
印度這次 “喪事喜辦”,本質上是軍事自卑的表現。
一個國家的國防實力,不是靠吹幾個牛、撿幾塊殘骸就能撐起來的。
反觀巴基斯坦,用中國武器打出漂亮仗,既捍衛了主權,又為中國軍備做了最好的宣傳。
這也提醒咱們:在國際軍事舞臺上,實戰永遠是最好的 “話語權”。未來隨著中國軍工技術不斷突破,咱們的裝備只會在更多實戰場景中證明自己,而那些靠炒作博眼球的國家,終究會被現實打回原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