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談判之后,中國外長先后跟波蘭和德國外長通電話,他們具體都談了些什么呢?對于德國外長最新的涉華表態,為什么說要繼續觀察呢?
不久之前,俄烏雙方在土耳其進行了談判,最終雙方沒能達成共識。不過,近日,中國外長王毅在同波蘭外長進行通話的時候,對于俄烏談判,給予了積極的評價。王毅表示,“盡管彼此立場分歧,但實現了邁向和平的第一步”。其實,王毅這是在變相通知歐洲,俄烏已經首次邁向和平了。
自從俄烏沖突爆發之后,俄烏雙方除了在開始的時候進行過談判,雙方都沒有過正面接觸。從2022年到2025年,俄烏打了三年多,這三年不僅給俄烏雙方造成了巨大損失,也讓歐洲大部分國家陷入了能源和戰略危機。因為軍援烏克蘭,大部分歐洲國家的武器庫都已經見底。所以,不管是俄烏,還是其他國家,都希望雙方能回到談判桌前,通過非軍事方式來結束沖突。
于是,在2025年,特朗普首先站了出來。特朗普做出承諾,在他上臺之后,會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特朗普真正斡旋俄烏沖突,他才發現,事實跟自己想得完全不一樣。不管他對澤連斯基施壓,還是對普京進行威脅,雙方不僅提出非常強硬的停戰條件,甚至連面對面坐在一起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這一次俄烏談判,相比于之前的“穿梭談判”,已經是非常大的進步了。雖然雙方依然存在較大分歧,但談了總比不談好,談了,意味著雙方還有繼續溝通的空間。中方在這個時候對此做出積極的評價,無疑就是在給俄烏制造下一次談判的積極氛圍。
而且,王毅在通話時也明確表示,“中方始終致力于勸和促談,從未放棄和平努力”。這其實就是在對前不久美西方媒體想要拉中國斡旋談判進行的回應,與美歐不同的是,中方有自己勸和促談的方式,比如跟南方國家成立“和平之友”小組。
在同波蘭外長通完電話后不到24小時,王毅又同德國外長進行通話。在這次通話中,臺灣問題無疑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王毅表示,臺灣問題是中方核心利益,相信德方會像中方支持德國統一一樣,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什么意思呢?首先,王毅表明了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就是它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其次,王毅也是在尋求德國對臺海問題的態度,而且,王毅也用中方曾經支持德國統一的事情來提醒德國要“禮尚往來”。
要知道,德國作為G7集團成員國,最近幾年在美國的慫恿下,多次在臺海問題上對中國大放厥詞。G7召開一次會議,就會在臺海問題上對華提一次要求,也就是所謂的“不允許單方面改變現狀”。除此之外,德國還派出軍艦過航臺海。可以說,德國在臺海問題上的做法,對中德關系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王毅在這個時候主動提及臺海問題,并主動向德國提要求,其實就是在敲打德國,臺海問題沒有回旋的余地。
對于王毅的表態,上任不久的德國外長也做出了新的涉華表態,他表示,“德方過去和將來都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愿作中方可信賴、可預測的伙伴?!笨梢哉f,德國在臺海問題上的表態,符合中方的預期。不過,承諾之后,中方還得看德國能不能將其落實到具體行動中,能不能做到言行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德外長通話之前,德國新任總理默茨公開表示,沒有計劃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導彈。這說明了雖然歐洲都表態支持烏克蘭,其實從根本上還是不希望沖突擴大。作為歐盟的領頭羊,德國率先終止對烏軍援的話,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跟上德國的腳步,來通過這樣的方式逼著烏克蘭通過和談方式結束俄烏沖突。
可以說,中方同歐洲兩國的通話,不僅展示了對俄烏沖突的態度,也彰顯了對臺海問題的立場。在當前形勢下,不出意外的話,俄烏第二輪談判很可能不久之后就會到來。至于臺海問題,中方還需要繼續觀察,畢竟在臺海問題上,西方國家類似的承諾已經太多太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