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張宏偉,1982年出生,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樂凱醫療乳劑車間工段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高級專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中央企業“航天技術能手”。2025年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張宏偉在檢測乳劑測試參數
從普通技工到行業翹楚,張宏偉用二十余年的職業生涯不斷書寫著新時代勞模的奮進傳奇:26歲破格晉升技師,31歲問鼎高級技師,34歲成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多年來,他帶領團隊開拓創新、精益求精,不斷追求卓越,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工業探傷膠片、醫用干式膠片、檔案級縮微膠片等研發生產領域的難題,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以“中國精度”不斷刷新技術巔峰。
在精細化工領域,乳劑制備技術被譽為“微觀世界的雕刻藝術”,其技術精度直接關系國家尖端裝備的性能突破。據悉,乳劑技術的關鍵核心是微觀顆粒,非常精細,只有零點幾微米,肉眼看不見?!半y點在于需要把它的大小形狀結構精雕細琢成規整的顆粒,這就非??简炄说哪托暮图毿牧恕!薄暗亲龊昧?,我們就掌握了這個產品的主導權,就能在感光膠片行業站穩腳跟,不會比進口產品差,甚至我們會更好。”張宏偉介紹說。作為乳劑制備領域的領軍者,張宏偉二十年如一日,帶領團隊不斷深耕乳劑制備技術研發。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張宏偉及其團隊的努力下,他們以“毫厘之爭”的工匠精神,成功突破乳劑顆粒直徑、形態及分布等技術壁壘,實現顆粒精度控制達到0.05微米的國內最高水平,打造出雙液雙注變速反應鹵化銀感光顆粒乳劑、水油雙相內外雙控分散包覆微膠囊乳劑以及固液雙相精細微粒制備及勻化乳劑等多種高端乳劑產品,為我國航天、中核等尖端領域刷新著“中國精度”。
在乳劑生產的乳化過程中,電極設備是關鍵核心,張宏偉所在公司長期依賴外國進口。然而,由于比較冷門且生產成本高,到2020年時,他們已經很難買到進口的電極設備了,公司庫存也面臨著告急的窘況。
“這么關鍵的設備,我們受限制太大了,所以我就覺得,咱們能不能自己做?”張宏偉心想,但他隨即又想到,進口電極精密脆弱,技術難度極高,自主研發難如登天,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進口電極是玻璃材質的,玻璃壁非常薄,乳化過程中常常需要把它伸到液面里面去,特別容易損壞。我們沒有庫存,一旦設備損壞,生產將陷入癱瘓,這是非常嚴重的后果?!睆埡陚ソ榻B說。面對困境,張宏偉沒有退縮,盡管知道研發的道路上荊棘叢生、困難重重,但他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決定開始自主研發電極設備。
為此,張宏偉一頭扎進圖書館,日以繼夜地學習研究、比對思考,鉆研海量資料,走訪多家技術單位虛心求教,希望能將知識與經驗融會貫通。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張宏偉研制的初代國產電極設備終于誕生。盡管初代設備存在數值波動大、精度不足等諸多問題,暫時還無法應用于生產,但卻點燃了張宏偉心中的希望之火。
此后兩年,張宏偉對研發出的設備持續優化改進,不斷攻克著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最終,性能優良的國產電極設備終于成功研制出來,并應用于生產之中,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更令人振奮的是,進口電極單個零配件約1萬元,而他研發的國產電極成本不足100元,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為樂凱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為行業樹立了自主創新的典范。
扎根感光及熱敏材料生產一線23年來,張宏偉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創新的精神,將技術領域的“不可能”變成“可能”,打破了國外壟斷,實現了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近年來,他主導研發的項目累計創造經濟效益數億元,年均降本超百萬元,讓科研成果成功轉化為強勁生產力,書寫了新時代勞動者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的奮斗篇章。
“沒有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要敢想,咱們就去做。只有去做了,就有可能成功!”說這話時,張宏偉的聲音鏗鏘有力,目光堅定而自信。
(文/圖 河北工人報記者呂新生 通訊員王佳琦)
來源:中工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