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阿片類強效鎮痛藥,一般用在癌癥晚期或重癥手術。病人如果疼得實在不行了,別的藥都壓不住了,醫生或許會給你開芬太尼來頂一頂。
芬太尼有多強效呢,嗎啡在它面前就是弟弟。芬太尼靜脈注射的效果能達到嗎啡的50-100倍之多,哪怕你原來疼得滿地打滾,使用后也能立即安靜下來。
但是芬太尼在醫院可以是天使藥,一旦出了醫院,就能變成魔鬼粉。其實阿片類藥物都是如此,它們藥效強,加上能給人帶來舒適感,便有人開始打它的歪主意了。
這幾天我剛刷完一部美劇《成癮劑量》,講的就是這件事。
上世紀90年代,美國大藥廠普渡制藥突然靈光一現:能不能把止痛藥做成日常藥,然后源源不斷的擴大利潤?于是1996年他們開發出一款藥,叫奧施康定(OxyContin),號稱止痛時間長、成癮性低,醫生可以放心開,病人可以放心吃。
普渡通過種種手段,包括誤導、欺騙、賄賂以及通過政府高層人士等等,使得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這種藥,并得到了一個極不易成癮的標簽。于是本來用于治療重度疼痛的止痛藥被用于中度乃至輕度疼痛。然后一大堆醫生開始瘋狂給人開方子,誰說腰疼腿酸,先給來一瓶。
結果不到五年,奧施康定濫用在美國導致“阿片危機”,全美阿片類藥物的處方量漲了三倍,到2010年一年能開出2.59億張處方,幾乎每個美國人每月能分到20片。
要是真如普渡所說,奧施康定極不易成癮,問題本來不大。可惜阿片就是中國人所稱的鴉片,長期服用你說會不會成癮。奧施康定根本不是低成癮,而是非常容易成癮。
《成癮劑量》中,幾位正義的聯邦檢察官,以及DEA(美國緝毒局)一位女局長,充當了吹哨人的角色。他們很早就注意到了奧施康定帶來的阿片藥物濫用問題。但經過長達數年的調查取證,仍無法取得決定性突破,因為要對抗的家族和力量過于強大。
該劇集不長,總共只有八集,但把這些吹哨人處處碰壁的無奈描繪得淋漓盡致。直到2006年,檢察官們終于取得了寒酸的勝利,讓普渡的三位高管接受了三年緩刑和400小時的社區服務,外加六億美元的罰單。
《成癮劑量》劇集最后,DEA女局長梅爾前來恭喜兩位檢察官的勝利。她說:“薩克勒家族總有一天會倒下的。”
滿臉疲憊的檢察官只是回復:“我說不好。”
為什么說這是寒酸的勝利呢?因為普渡制藥的控制者薩克勒家族完好無損,奧施康定繼續大賣特賣。六億美元看似天價,相比年銷售額峰值超30億美元的奧施康定,實在算不上什么重大打擊,薩克勒家族成員仍舊長期位列福布斯富豪榜。
而另一面,此種泛濫直接導致全美“阿片危機”,因阿片濫用,美國在1999-2019年間致死約45萬人。
直到2019年,美國幾乎民怨沸騰,各地民眾上街控訴普渡間接和直接造成的超40萬人死亡和上千萬人成癮。輿論壓力下,幾十個州聯合起訴普渡,2019年普渡制藥申請破產,2021年達成100億美元和解協議,薩克勒家族需支付約45億美元賠償,并放棄公司控制權。
請原諒我用較長的篇幅來介紹劇集,一是因為該劇質量上乘,豆瓣評分9.3。二是取材于真實事件,阿片危機在美國造成極大影響。以上說的還只是奧施康定這種半合成阿片類藥物,它的口服效果約為嗎啡的1.5-2倍。而完全人工合成的芬太尼阿片類藥物可以用來給大象鎮靜,濫用致死風險更高。
可是這和中國有什么關系呢?
芬太尼因變體繁多、合成簡單,全球打擊更聚焦于源頭化學前體管控。因此非法制造芬太尼所需的絕大部分化學原料來自黑市,美國許多機構此前多次指控中國未能有效遏制芬太尼及其前體化學品流入美國。比如DEA就稱中國是“所有走私到美國的芬太尼相關物質的主要來源。”
美國國會研究處雖然承認,中國自2019年以來實施了更嚴格的管控,已阻斷直接來自中國的芬太尼供應鏈。但他們也認為,這只是供應鏈轉移到其他地方而已。芬太尼相關原料并不是通過國際配送直接供應,而是從各處將化學成分運送到墨西哥,再于墨西哥合成芬太尼后跨國走私進入美國。
去年,時任美國司法部長賈蘭德還說:全球芬太尼供應鏈往往始于中國的化學公司,最終導致美國人喪命。
因此特朗普今年以此為由,對兩次中國加征關稅,合計20%,稱“芬太尼關稅”。他的意思是對中國發出明確警示:若不在當前這場重大公共衛生危機上與美國合作,中國將為此付出代價。
但在這件事上,很難說中國做錯了什么。說白了,芬太尼只占中國出口的極其微小部分,哪怕是一毛錢芬太尼產品都不出口,對中國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并且在禁毒問題上,中國之嚴厲程度在世界也是排得上號的。
可是矛盾在于這個芬太尼相關物質,易得且便宜,這些化學品中一些化學成分在本國屬于合法,可以用于正當生產。但到了毒販手里,就成了合成芬太尼的前導化學品。
那么中國就聽之任之嗎?我查了下資料,并不是。2019年4月1日,中國已將一切芬太尼藥物列為管制品;5月1日,將所有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學品列入受管制名單,這在當時就被視為美中貿易談判中的積極行為。
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斷有新的限制措施出臺,但監管者往往發現,制造商研發合成前導物質新變體的速度,比當局發現并列入管制清單的速度更快。
那我們把芬太尼前導化學品徹底禁了行不行?
當然不行。
首先芬太尼是藥品,是一種強效鎮痛藥,主要用于手術麻醉鎮痛,是被廣泛使用的藥物。在醫院的醫生指導下你合法使用,一點毛病沒有。把前導化學品禁了,有需要的病人怎么辦?
其次,芬太尼前導化學品分很多種,它們都是化工原料,在醫學,工業,農業中廣泛使用,不可能像毒品那樣打擊。好比鹽酸也可以制毒制暴,但你只能監管不可能禁。
這就是尷尬之所在。中國生產的是原材料,這些原材料往往是常見的化工原料。可市場擺在那里,既然如此,就會有跨國走私者鋌而走險走私出口。也不能排除,有企業或個人,因為利潤的驅使,明知用途不當也將其出口。
比如拜登政府就曾制裁過幾十個中國實體和個人,指稱他們涉嫌往美、墨運送約900公斤“被查獲的芬太尼和冰毒的前導化學物質。”
可是同樣的東西,為什么在不同的國家用途會如此懸殊呢。我認為還有文化差異的原因。舉個抗生素的例子,這幾年中國大城市開始對抗生素進行管控,小城市和農村還是比較泛濫,獸藥和飼料中就更不用說了。而美國對抗生素的監管較早、相當嚴格,并且在農業和畜牧業中應用也有很強限制。
但回到止痛藥上,就反了過來。中國人對疼痛的耐受程度高,還有“是藥三分毒”的傳統思想,你叫他濫用,他也很難濫用。美國人則趨向于有痛就止,又有自由思想的加持,當然就更容易泛濫。
劇集中就有件事,普渡制藥一直希望打開德國市場,但無論如何努力都被拒絕。然后普渡一名高管說,德國人不信阿片類藥物,他們覺得受苦也是治療的一部分,這也是來自文化傳統。
這就是芬太尼關稅大致的來龍去脈,最后說兩句個人看法,特朗普要加關稅,他或許有他的考量,加不加也是美國的自由。但芬太尼問題更多來自于美國自身文化而不是中國影響,用芬太尼問題作為關稅的理由,我認為是比較拙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