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河南頻道
“黃河歸故”談判舊址修繕后煥然一新。張軍攝
人民網開封5月21日 (記者王佩)“這是我們第一次到軍營參觀國家級文物,通過近距離參觀和聆聽檢察官的講解,讓我們知道了保護紅色文物的重要意義。”近日,鄭州軍事檢察院聯合開封市禹王臺區檢察院和陸軍某旅,組織當地中小學生來到陸軍某旅營區,共同參觀國共黃河歸故談判舊址這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國共黃河歸故談判舊址于1924年建成,因建筑由紅磚砌墻、風格獨特,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紅洋樓”。2013年5月3日,該舊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鄭州軍事檢察院檢察長魏京哲在給小學生講解“黃河歸故”談判舊址。人民網記者 王佩攝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保護紅色革命文物,是軍地檢察機關的共同職責,也是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應有之義。 河南軍地檢察機關在深入開展紅色資源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中發現,由于文物位于軍隊營區,缺乏專業的維護,存在多處損壞和不安全因素。
針對問題隱患,河南省軍地檢察機關、省市縣三級文物部門和陸軍某旅10余次到現地查看以及會談磋商文物保護工作,中部戰區軍事檢察院和軍隊全國人大代表也多次到場監督指導,經充分論證形成維修保護方案后,軍地相關單位各司其責,已于今年年初完成文物維修工作并通過驗收。
鄭州軍事檢察院在文物修繕工作完成后,及時組織當地中小學生參觀該舊址,開封市禹王臺區檢察院檢察官們還專門向學生們講解了舊址的紅色歷史和檢察機關依法保護文物的重要職責,引導他們從小在心中樹立紅色理想、傳承紅色精神。
“黃河歸故”談判舊址修繕前樣貌。陳慶斌攝
近年來,鄭州軍事檢察院持續開展紅色資源保護專項監督工作,督促保護100余處紅色文物和多處軍隊營區不可移動文物,讓保護紅色文物、弘揚紅色精神在中原大地蔚然成風。
下一步,河南省軍地檢察機關將聚焦紅色資源保護,持續深化軍地檢察協作,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推動軍隊營區文物保護,依法守護紅色精神家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