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國防部網站消息,近日,美防長要求制定2025年版國防戰略,強調在印太地區威懾中國。美軍還計劃2026年前在菲律賓蘇比克灣建立大型預置戰備倉庫,用于儲存武器裝備和后勤物資。
對此,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表示,美方為維系自身霸權私利,一再拿中國說事,妄圖把亞太變成“火藥桶”,把個別國家變成“炮灰”,這嚴重損害地區國家人民的安全福祉。我們奉勸有關國家不要引狼入室、甘當棋子,破壞亞太來之不易的和平安定。
需要關注的是,美國《華爾街日報》此前發布獨家報道稱,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陸軍正在組建新的機動部隊,以“應對在印度-太平洋地區與中國可能發生的沖突”。克拉克宣稱,中國的“激進行為”已使該地區環境變得更加危險,現在是“非常時期”。他還舉例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臺島周邊開展的演練“已是司空見慣”,而在5年前還想不到中方會考慮采取這樣的行動。對此,克拉克稱,美國需要靈活的地面部隊、新型導彈系統以及全新的作戰思維。
美航母群(資料圖)
從目前美國陸軍的基本做法以及未來主要行動方式分析,有兩點值得關注:首先,美陸軍加碼打造攻擊性的部署,組建“多域特遣部隊”針對中國,加緊在中國周邊強化對陸攻擊能力。其次,美軍在華周邊打造“三重火力環”,包括:內環(依托“第一島鏈”威懾)、中環(利用高超音速武器封鎖)、外環(部署新一代洲際導彈等武器)。
軍事專家認為,美國調整“島鏈”戰略,大幅強化進攻屬性,裝備發展及作戰能力都圍繞“三重火力環”來設定,顯示其“島鏈”戰略向進攻轉變。
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不容小覷。解放軍火箭軍擁有龐大導彈庫,很多遠程反艦導彈、高超音速導彈都具備公路機動發射能力,也就是說美軍既不知道解放軍導彈會從哪個方向射過來,也根本攔不住;解放軍海軍的規模全球最大,深藍作戰能力也在逐漸增強;解放軍空軍的“牛夫人”殲-10c大敗法國“陣風”,更何況隨著“6代機”的問世,中國已經占據空優地位。
中國臺灣地區政論家蔡正元就進行預測,說如果美軍敢介入臺海,那么西太就是美航母的“墳場”。
美國并非不了解現實中的臺海風險。他們清楚地知道,解放軍以東風-21D、東風-26為核心的反艦打擊體系,構筑起覆蓋第一島鏈內的致命火力網。美國蘭德公司曾推演,若美軍介入臺海,其在西太平洋的空軍戰機將在72小時內損失過半,航母被迫退至第二島鏈以外。這也是為何美國始終堅持“戰略模糊”政策,既不明言協防,也不明確拒戰。他們明白,臺海并非烏克蘭,不僅地理遠隔,更是中國不可觸碰的核心利益。
臺灣地區(資料圖)
幾十年走過來,中國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實現了機械化,海空軍也擁有強大的武器裝備,火箭軍更是美國畏懼的軍種。如果臺當局還不斷挑釁,相信大陸會采取武統的方式,到時候美國是否會幫助島內的“臺獨”,那可就是一個未知數了,當然中國人民解放海軍有能力、有信心殲滅一切來犯之敵,維護祖國統一。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句中美會談成果“有利于和平與統一”,引起臺媒和臺當局高度關注,紛紛憂心特朗普政府對臺政策發生改變。對此,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辦公室緊急回應稱,臺當局并未掌握談判內容涉及臺灣相關議題的情況。
據路透社和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當天,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先是稱贊了美方在調停印巴沖突及美國與也門胡塞武裝停火等方面的外交進展,隨后談到了中美在瑞士舉行的經貿高層會談。
美航母(資料圖)
外界猜測談判有可能涉及臺灣議題,引發島內高度關注。國務院臺辦近日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陳斌華回答記者提問。陳斌華對此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我們希望國際社會更為廣泛地理解和支持中國人民反對“臺獨”分裂活動、爭取完成國家統一的正義事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