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宣講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任英花攝
人民網北京5月21日電 (記者任英花)5月20日,北京市多家機關單位聯合舉辦專場宣講會,邀請來自新疆和田的北京援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百姓宣講團來京宣講,與北京市各機關干部代表共話29載援疆歲月的深情故事。
宣講會上,九位來自和田基層的宣講員以親身經歷,講述了北京援疆為邊疆帶來的蛻變。“庫爾班大叔”的曾外孫女如克亞木·麥提賽地講述了與援疆干部“爸爸”的感人故事;西部計劃志愿者王煜媛以“和田的北京路”為脈絡,展現北京援疆在城市基建、產業發展中的印記;宣講員買地娜木·買托乎提則分享援疆專家與當地干群攜手在沙漠邊緣開墾稻田的攻堅歷程。
援疆征程中,無數個體命運被改寫。于田縣記者熱孜宛古麗·麥麥提江用鏡頭記錄家鄉的新變化,踐行“講好和田故事”的使命;來自和田地區墨玉縣鄉鎮衛生院的阿瓦妮薩·阿卜杜拉靠援疆助學金成長為基層“白衣天使”;洛浦縣布亞鄉亞依力干村村民阿卜來提·烏許爾與北京醫生蘇立軍成為“家人”,盡管蘇立軍多年前已去世,此次北京行阿卜來提仍不忘給北京“親戚”們帶來家鄉新收的核桃。
“宣講會是兩地群眾心靈的共振。”北京市機關干部王燕婷感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相擁”的凝聚力,正是援疆事業的精神底色。作為回饋,和田地區宣布所有A級景區即日起向北京、天津、安徽游客實行常態化免門票政策,以邊疆人民的質樸情誼回應援疆省市的無私支援。
從昆侖腳下到永定河畔,29年跨越8000里山水的“雙向奔赴”,既是“邊疆所需”與“首都所能”的精準對接,更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鮮活注腳。當援疆故事在宣講臺上流淌,當免票政策傳遞感恩之心,一幅“京和一家親”的時代畫卷正徐徐展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