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近期普京政府的壓力確實不小,根據報道,普京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9日就俄烏停火進行了兩個小時的通話,但并沒有取得什么重大突破。隨后特朗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俄羅斯希望在這場災難性的血腥沖突結束后,與美國開展大規模貿易。
最后特朗普還揚言,如果此次他還看不到達成和平協議的希望,特朗普會選擇退出。
但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如果這次普京再不下臺階,特朗普必然會對俄羅斯進行全面制裁。
而就在這種背景下,普京想要確保軍事層面的推進,就必須指望國內的各行各業能夠在堅挺一陣子,畢竟現在的俄羅斯無論如何都不能出現大問題。
而恰巧,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就變成的格外重要!
也偏偏就是這個時候,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也親口證實,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貿易往來并非沒有任何問題。
根據統計,整個2024年,雖然中俄之間的貿易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但是增長的速度卻已經有所放緩,俄羅斯正從中國的第四大貿易國跌至第五。
根據海關數據,2024年中國對俄羅斯出口了1155億美元,俄羅斯對中國出口了1293億美元,形成了138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這意味著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商品比俄羅斯對中國出口的商品少,導致了貿易逆差。
與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商品多樣化不同,俄羅斯對于中國的出口主要就是集中在能源領域,能源類占據了出口的70%以上。
其中天然氣、石油以及煤炭是俄羅斯的主要商品。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之前說中俄之間貿易產生的問題,說的就是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煤炭貿易。
5月19日,諾瓦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目前中俄之間正在就中國對俄羅斯的煤炭進口關稅進行談判。
那么為什么會在這個時期中俄之間要進行這樣一個談判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不掙錢。
據多家媒體報道,2024年全年,俄羅斯煤炭出口凈虧損已突破1000億盧布。進入2025年,情況并未好轉,即便通過成本最低的遠東航線將煤炭運往中國,在4月份仍難以擺脫虧損的命運。
而早整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就是因為西方的制裁,切斷了俄羅斯煤炭對歐洲市場的出口,這也不得不導致俄羅斯煤炭要尋找新的市場。
要知道中國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之一,國內市場對于優質價廉的煤炭一直都有著很大的需求。
也正如此,考慮到和俄羅斯的關系,在2022年中國曾對俄羅斯煤炭實施零關稅政策,也正是這一項政策,讓俄羅斯煤炭出口行業贏得了一線生機。
只不過這一政策只堅持了兩年,到了2024年1月份,中國又重新恢復了往日的關稅政策,將煤炭進口關稅重新恢復至20%,當時的俄羅斯也表示過理解,畢竟咱們這并非針對俄方,而是對美國、南非、蒙古國等都征收20%。
煤炭雖好,但是如果一直依賴于進口那勢必會對咱們國內的煤炭行業產生影響。
咱們雖然是煤炭消費大國,但也同樣是煤炭生產大國。國內煤炭市場的穩定對于經濟的平穩運行可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需要確保煤炭的穩定供應,以滿足國內工業生產、電力供應等各方面的需求。
俄羅斯作為重要的煤炭出口國,其煤炭資源對于中國的能源安全也只具有一定的補充作用。
另一方面,中國國內的煤炭產業也需要合理的保護和發展空間。
如果大幅降低或取消俄羅斯煤炭進口關稅,大量低價俄羅斯煤炭涌入中國市場,可能會對國內煤炭企業造成沖擊,影響國內煤炭產業的健康發展,甚至可能影響到相關產業工人的就業和社會穩定。
如今,俄羅斯因為重大虧損再次向中方提出降低關稅的要求,考慮到中俄兩國的關系這才沒有直接拒絕,給了俄方談判的機會。
但至于結果如何,還是要看俄羅斯愿意拿出什么有益于中方的方案,畢竟就算是再親的兄弟也要明算賬。
事實上,這種親兄弟明算賬的貿易才是一種正常且積極的關系。
做生意難免有分歧,無非也就是你的價格高,我的市場要不了這么多貨的現象,但是只要能夠有效溝通,及時解決問題,尋找出一個共贏的方案,這對于中俄兩方都是有益的。
就比如俄羅斯往中國東北輸送電力的問題,之前就是因為價格原因一直談不好,雙方都從自身的利益出發,中方希望獲得合理的輸電價格,以降低用電成本,保障能源供應的經濟性。
俄方則需要考慮輸電成本、利潤以及自身能源產業的發展規劃等因素。
不過好在,中俄雙方都是帶著誠意來談判的,雖然中間經過了多輪的協商,但最終還是確定出一個中俄雙方都滿意的價格,獲得了雙贏的局面。
還有現在的“西伯利亞力量-2”管道項目,自從俄烏沖突爆發后,國際能源市場形勢發生劇烈變化,俄羅斯能源出口遭受重創。
歐洲作為俄羅斯傳統的天然氣主要出口市場,對俄氣采購量從俄烏沖突前的40%暴跌至如今的19%。
歐盟計劃在2025年底禁止新簽俄氣合同,并在2027年徹底斷供,這使得俄羅斯迫切需要開拓新的市場,實現能源出口多元化,以降低對歐洲市場的依賴。
“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若能順利建成,將為俄羅斯天然氣開辟廣闊的東方市場,成為俄羅斯能源出口的重要戰略支撐,幫助俄羅斯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穩定能源經濟。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之一,對能源的需求持續增長。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對清潔能源需求的提升,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不過中國天然氣資源的自給率有限,對外依存度較高,2023年對外依存度約為45%。通過“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引入俄羅斯豐富的天然氣資源,有助于中國多元化天然氣進口來源,減少對單一地區或國家的依賴,增強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同時,也能滿足中國國內不斷增長的天然氣市場需求。
只不過到現在為止,這條管道還有兩點沒有徹底談攏,一是主要線路方案,二就是價格問題。
俄羅斯希望參照“北溪-2”給德國350美元/千立方米的合同價,以較高價格出售天然氣,緩解因歐洲市場萎縮帶來的經濟壓力。但中國方面希望定價不能高于“西伯利亞力量-1”協議價,且價格應與油價掛鉤,以保障自身利益。
目前有消息傳來,俄方有妥協的跡象,可能接受250-270美元/千立方米的價格區間,但同時要求簽署35年長約。但具體要執行怎樣的價格,還是要看中俄兩方接下來該怎么談了。
目前,俄方已經確認,普京將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再次訪華,參加中國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活動。
到時候,普京必然又會帶上各行業的精英過來,跟中國談合作。屆時,相信很多分歧點都能得到更好的溝通。為中俄雙方取得雙贏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