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來看的話,俄烏沖突已經相對平靜、相對緩和一點了。
我個人認為:雖然俄烏之間在土耳其的談判徹底破裂了,但是雙方好像也取得了一點共識。
這點共識就是:俄羅斯是不可能完全拿下烏東四州和克里米亞地區的;烏克蘭方面暫時也沒有能力將俄軍徹底趕出自己的領土。
那么目前的局勢用兩個字可以形容,這兩個字就是:焦灼!
這也意味著這場沖突還是要繼續打下去,還是會打成一場持久戰和消耗戰;最終看哪一方無法堅持下去再說。
現在有個比較有意思的情況:根據《紐約時報》周一的報道,俄羅斯正在與芬蘭接壤的邊境附近擴建其軍事基礎設施,北約官員稱這是長期集結的早期階段。
據《紐約時報》報道,據報道,衛星圖像顯示俄羅斯直升機在北極城市摩爾曼斯克附近的一個基地出現,這是它們 20 年來首次在那里出現。
該基地距離芬蘭和挪威邊境約 160 公里(100 英里);衛星照片顯示軍用飛機數量顯著增加。
芬蘭現在與俄羅斯共享北約最長的邊界,不過芬蘭于2023年12 月關閉了與俄羅斯的陸地邊境口岸。
目前芬蘭國防官員擔心,一旦烏克蘭的戰事平息,俄羅斯可能會在五年內將其在兩國共同邊界附近的駐軍人數增加兩倍。
我個人的觀點是:俄羅斯在跟芬蘭的邊境加強軍事部署,大概率只是虛張聲勢而已、展現一種態度而已,并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動作。
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吧!
第一,芬蘭現在的身份跟以前不一樣了,現在的芬蘭早就是北約成員國了。按照北約內部條約規定:內部成員國之間有共同防御的責任。
簡單點說就是:俄羅斯一旦攻擊芬蘭的話,那么也就意味著攻擊整個北約。俄羅斯現在連一個烏克蘭都拿不下,怎么會跑去攻擊作為北約成員國的芬蘭呢?顯然是不存在的。
第二,芬蘭的軍事實力在歐洲范圍內來看還是不錯的、雖然主動進攻能力有限,但是自主防衛能力還是很強大的。
芬蘭的常備軍雖然只有4萬人左右,但是預備役軍隊達到了35萬至90萬人;短時間內組建起一支50萬人的軍隊問題并不大。
另外芬蘭軍隊的裝備也還可以,例如:陸軍有200余輛豹2主戰坦克、150余輛CV90步兵戰車、100余輛裝甲輸送車,配備800余門120毫米以上火炮;
芬蘭空軍也擁有60余架先進的F/A-18系列戰斗機,具備較強空中作戰能力。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把這點叫做:歷史記憶點!
早在二戰之前,蘇聯就曾經大舉進攻過芬蘭;當時全世界都認為這是一場螞蟻對大象的戰爭,蘇聯會不費吹灰之力的打敗芬蘭。
在這場戰爭中,蘇聯總共出動了120萬大軍,當時芬蘭整個國家的人口才370萬左右。
按道理說:蘇軍應該可以完全碾壓芬蘭軍隊,應該可以完勝芬蘭軍隊。
可是最終的結果卻是:蘇聯付出了375491人的傷亡;芬蘭的傷亡卻只有105904人。
雖然最終的結果是:蘇聯方面獲勝了,但屬于是慘勝!
這場蘇芬戰爭也讓蘇聯徹底暴露了自己虛弱的實力和戰斗力,特別是虎視眈眈的德國發現:原來蘇聯是這般的虛弱。
于是乎,無數歷史研究者認為:蘇芬戰爭中蘇軍的糟糕表現為德國進攻蘇聯找到了信心、找到了依據,也間接的導致了德國全面進攻蘇聯。
最后我還是那句話,現在的俄羅斯連烏克蘭都搞不定,肯定不會、也不可能會去找芬蘭的麻煩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