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5月22日電 (龔宸芫 李曉萱)在22日晚舉行的小米戰略新品發布會上,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正式發布了小米YU7。
雷軍稱,“YU7”讀“御7”,意為“御風而行”,取自莊子的《逍遙游》。雷軍表示,YU7定位是豪華高性能SUV,并不是SU7的簡單拉高版,而是在SU7的基礎上重新設計的。
發布會直播截圖
雷軍介紹稱,YU7是一款中大型SUV,雖然外觀看起來緊湊,但實際空間非常大,車身配置水滴大燈,支持180°超廣角照明,同時升級了光環尾燈,更簡潔立體的設計適合SUV的造型。
他還詳細介紹了YU7的電動內翻門把手,該門把手采用隱藏式設計,“你一靠近門把手就自動內翻,當你坐到車里,它又回來了,這樣既好看風阻也小。”
發布會上,雷軍介紹小米YU7共有九種配色,這次公布了寶石綠、熔巖橙、鈦金屬和寒武巖灰四種配色,另外幾款配色將在下次發布會公布。
雷軍稱,小米YU7共有3個版本,分別是單電機、后驅的YU7,雙電機、四驅的YU7 Pro和雙電機、高性能四驅的YU7 Max。
發布會上,雷軍還公布了YU7標準版的續航為835公里,稱其為“中大型純電SUV續航第一”,他還表示,YU7全系都是超長續航。
介紹輔助駕駛功能時,雷軍稱“這一次我們全套硬件都是高端配置”,如入門版車型亦搭載了激光雷達。
此外,雷軍還特別提到了YU7使用第三代驍龍8的移動平臺,讓整個車機系統更加流暢,尤其是OTA的升級速度,最快15分鐘便可完成升級,或是行業內最快。
對于大家關注的價格,雷軍稱:“19萬9不可能”。
發布會前,雷軍在微博上表示,22日晚的發布會不會公布YU7的正式價錢,也不會開啟小定,YU7預計7月正式上市。
作為小米汽車旗下的首款SUV,小米YU7在細分市場能打造如小米SU7一般的影響力嗎?
小米YU7定價猜想
同小米SU7一樣,小米YU7發布前,吸引了諸多關注。5月19日雷軍在社交平臺上公布小米YU7發布時間后,多個二手交易平臺開始出現與該車有關的商品,內容包含專屬購買資格、內部渠道、首批提車、創始版F碼等詞匯,大部分訂單價格區間為2000元~8000元。
小米YU7相關商品價格 截圖自二手交易平臺
發布上述信息的“黃牛”們似乎都認定小米YU7發布會后,會迎來需要排隊很久才能提車的情況。那么,這款車對細分市場的影響力究竟如何?
中新經緯注意到,在發布會前,大部分網友預測這款車起售價在20.98萬元~24.59萬元之間,頂配或達30萬元。
“同級別SUV通常比轎車貴2萬元左右。小米SU7的起售價為21.59萬元,考慮到成本因素,小米YU7的起售價應在23.59萬元到24.59萬元之間,這一價格區間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 Y和理想L6等熱門車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章弘對中新經緯說。
章弘認為,小米SU7的成功銷售表明,合理的定價策略能夠吸引大量消費者。小米目前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可以用來調整價格,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推出YU7,擴大市場份額。且小米以高性價比著稱,通過極致的性價比吸引大量用戶,可以迅速打開市場。
“小米YU7具備復刻小米SU7成功的潛力,其核心優勢在于技術實力、高性價比和品牌生態協同。然而,潛在挑戰也不容忽視,包括品牌認知、供應鏈管理、產能提升和市場競爭等。如果小米能夠在這些方面有效應對,YU7有望成為繼SU7后的又一爆款車型。”章弘分析道。
從配置來看,該車型提供單電機和雙電機版本,最高續航里程可達820公里;雙電機版本最高車速可達每小時253公里,配備三元鋰電池;單電機車型最大功率為235千瓦,最高車速為每小時240公里,搭配磷酸鐵鋰電池。
聚焦供應鏈管理,章弘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涉及眾多零部件供應商,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到整車的生產進度。芯片短缺、電池供應等問題都可能對YU7的生產和交付產生影響。
“目前小米汽車的工廠產能僅能維持月交付2.5萬臺,如果產能瓶頸得以突破,全年30萬臺交付目標或將超額完成,但這一目標需突破供應鏈管理與品控的雙重考驗。”章弘表示。
小米汽車也一直在解決因訂單量過多帶來的產能提升問題。小米汽車App顯示,小米SU7系列車型當前最短交付等待周期是9個月,最長則超過一年。
“小米YU7具體價格取決于市場定位、成本、利潤、消費者心理和品牌形象等因素。建議小米汽車在定價時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以確保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同時,關注市場反饋和競爭對手的動態,適時調整價格策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章弘總結道。
5月20日,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稱,預期推出新車“YU7”可能成為2025年重要催化劑。SU7 Ultra是業務的一個里程碑,相信將推出的SUV YU7可復制成功。
細分市場競爭格局如何?
小米YU7所在的中大型SUV市場,目前形成了何種競爭格局?加入這一賽道的車型又會迎來哪些考驗?
根據乘聯分會數據,2025年前4個月,中大型SUV市場銷量為25.4萬輛,同比降幅達18.9%。不過,20萬元~30萬元價格區間的新能源SUV市場同比呈現兩位數的正增長。
聚焦細分市場,羅蘭貝格汽車行業首席研究員陳春棟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隨著自主新能源品牌主導地位持續攀升,國產新勢力憑借增程、插混等技術,產品銷量已超越傳統豪華品牌,在20萬元~30萬元區間中大型SUV市場嶄露頭角。
他認為差異化競爭程度也在不斷加劇。如零跑等品牌以15萬元出頭的高性價比產品布局20萬元級別市場,而理想、問界聚焦25萬元以上區間,覆蓋家庭用戶與科技配置需求。
“該價位區間過去一年迎來電動化大爆發,大量新能源新車型密集上市,技術功能的差異化和融合為大勢所趨。同時,智能化成為主戰場,各大主機廠對輔助駕駛和智能座艙投入空前。聚焦終端,用戶需求導向堅定。”陳春棟分析道。
在他看來,這一價位段的產品兼顧“品質升級”和“成本考量”雙重要求,對于車企精準平衡功能配置和產品成本提出了綜合性的更高要求,車企需要尋找差異化的人群、場景,做好產品定位的取舍。
章弘認為,當前中大型純電SUV市場競爭激烈,市場呈現高端化、智能化、多元化特征,小米YU7的加入無疑會對這一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未來三年,中大型SUV作為用戶增購換購的主力車型,仍將是需求持續增長、競爭不斷加劇的市場;隨著智能新能源車在這個細分市場產品力的不斷創新突破,新能源化將加速滲透,增程、混動和純電等路線也將展開更加激烈的產品競爭。”陳春棟補充道。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羅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