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的一則通告再次讓全球媒體與輿論聚焦中國,直指美方針對性壓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做法涉嫌嚴重不公,甚至達到了“不擇手段”的程度。
此次警告對象并不僅限于美國,所有可能配合美國“制裁和封殺中國企業”的組織與個人,也被明確列入中方的重點針對范圍。
作者-甜 編輯-甜
中國直接亮劍,將《反外國制裁法》這個強有力的法律武器推到了臺前,這一紙聲明,擲地有聲,不僅表達了中國的堅定立場,也是對全球打出的一記“硬拳”,美國近年來一貫奉行對華科技打壓的策略,尤其在半導體領域,動輒以“國家安全”為借口。
將華為等中國企業列入各式各樣的“實體清單”,妄圖將中國扼殺在全球科技競賽的起跑線上,這些操作,表面上看似是對中國的“單點封鎖”,實際上早已演變成了更大范圍的“科技霸凌”,美國顯然有著自己的“小算盤”,不僅壓制中國,還試圖分裂全球供應鏈,以最近的芯片限制為例。
這絕對不是孤立事件,而是長期以來美方的一貫操作,通過政策施壓與技術封鎖,美國不僅對自己國內的企業進行管制,還赤裸裸地要求歐洲、日韓等盟友國家“保持一致”,美國的邏輯很簡單,如果大家都在某些關鍵技術領域追隨它。
那么中國企業就會因為缺乏供應鏈資源而不得不放緩腳步,這一次,中國并沒有一味地忍氣吞聲,商務部的通告強勢回擊,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息,想要掣肘中國企業發展的人,得三思而行,如果不信,可以看看《反外國制裁法》的分量。
這個法律是專門為應對外國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而設計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用一手法律工具反擊,明確追責任何協助對華“經濟封鎖”的行為,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只要踩線,就得承擔后果,而這一次,中方亮明的態度尤其強硬,連帶著向全球明確宣告。
如果哪一家企業膽敢配合美國這種赤裸裸的霸凌行為,無論是供應鏈上下游合作還是技術支持,都別想置身事外,一旦觸及紅線,它們不僅無法在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生存,更可能直接遭到法律追責,言辭冷峻,毫不留情,中國并不是沒有底氣,過去幾年,在美國不斷敲打的背景下。
中國的芯片技術和制造能力不但沒有停滯,反而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不斷突破,例如,華為通過自研芯片殺出重圍,已經成為了全球技術創新的標桿之一,而類似的企業還有網易云信、寒武紀等,它們正在把“芯片自主化”的口號變成現實,美國打得再狠,卻也無法否認一個事實。
中國的科技實力正在從“打基礎”逐步走向“爭高峰”,中國的反擊不僅引發了國內的廣泛支持,也讓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開始反思,據說英偉達CEO黃仁勛就對“美國科技封鎖中國”的策略提出了明確批評,他痛陳,美國的這些做法終究是與市場規則、合作共贏背道而馳。
尤其在人工智能時代,技術的開放和合作才是推動進步的最大動力,而不是脫鉤和孤立,黃仁勛的觀點直接戳中了美方的痛點,中國的巨大市場機會和技術進步潛力是無法忽視的,而把中國從全球科技規則中排除,只會讓美國和它的盟友們自傷元氣,結果很可能是,美國沒能“殺死敵人”。
反而犧牲了自己的機會,最重要的是,美國這一套把供應鏈政治化的做法,其實在全球范圍內招致了不小的反感,世界上并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愿意配合美國的行動,畢竟,全球化已經深深嵌入了科技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
誰都不想僅僅為了滿足美國在地緣政治中的頭腦發熱而犧牲自己的經濟利益,科技創新沒有國界,但科技戰爭卻已然把各國推向了選擇的十字路口,中國企業的崛起,尤其是在半導體領域的強勁表現,觸動了美國一部分人的敏感神經,他們習慣以第一的身份自居。
對后來者總是百般刁難,但無論美國的技術封鎖計劃設計得多么周密,全球供應鏈背后錯綜復雜的經濟聯系已經難以被簡單切割,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與中國的合作不僅是市場的選擇,也是成長的必需,這一點。
從華為的供應商名單和不斷增加的合作伙伴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那些盲目追隨美方“封殺”邏輯的企業,未來只會面臨兩種后果,一是被市場拋棄,二是可能直接觸碰法律紅線,商務部通告中提到的這一點,正是全世界企業都需要認真對待的,很顯然。
中美之間的科技博弈并不會因為中方的一紙警告而畫上句號,這場競賽才剛剛開始,中國的反制措施表明,中國絕不會任人宰割,但在真正走向科技產業鏈“完全自主可控”之前,中國仍然需要在幾個關鍵環節上大力突圍,頂尖人才的培養,尖端科技不僅依賴資金和基礎設施。
最重要的是大批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如何吸引和培養更多國際一流的人才,是中國未來亟待解決的關鍵課題,供應鏈的生態優化,中國在芯片研發和制造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需建立更加完善的產業鏈機制,降低技術環節可能存在的對外依賴,國際科技橋梁的構建。
盡管美國單邊封鎖,但全球其他國家并非沒有合作意愿,中國需要進一步鞏固與其他經濟體在技術開發中的深度合作,建立更多的“互利雙贏”模式,與其說這是一場單純的“科技戰爭”,不如說這是中國堅定捍衛自身利益、打擊不平等競爭的信號,它警醒全球,告訴所有組織和個人。
與中國為敵,得掂量得起后果,與美國綁在一起,也得明白代價在哪里,這不僅是一場關于芯片的斗爭,更是關于市場公平、企業生存權和國際規則的博弈,在這場暗流涌動的國際棋局之中,中國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出牌,打破了僵局,也為全世界展示了一種新的可能。
正如黃仁勛所言,美國的所謂封鎖,終究不過是“失敗的體現”,世界在看,中國在走,一切,才剛開始!
參考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