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特朗普這人已經有清楚的認知了,美國政府說變就變,今天一套、明天又一套,根本不靠譜,所以我們不能再指望他們能真心實意談合作,關鍵時候得靠我們自己把主動權抓穩了。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最近開了場會議,大家提問時繞不開的還是中美經貿問題,畢竟前陣子兩國在日內瓦還一起發了聯合聲明,看起來有點緩和的意思,但奇怪的是,都快兩個星期了,到現在也沒見有實質進展。
好多人都在問關稅戰暫時停了,中美兩國啥時候進行下一步接觸?能不能在規定期限里達成協議?說到底,我們對未來中美之間的經貿談判,我們國家又有怎么樣的想法呢?
特朗普外交像變臉,中國主動出擊,不陪演戲
特朗普那幾年在白宮,說實話全球政壇都像被他拉進了一場24小時直播的真人秀,今天他還在笑嘻嘻地握手,明天就能突然翻臉,嘴里拋出一句驚人之語,把人整得一頭霧水。
他談判的方式更是一言難盡——開口就是天價,要條件就要得離譜,還特別愛搞“突然襲擊”,根本不講章法,讓人防不勝防。
這還不只是中國吃過他的虧,連美國的老鐵盟友都被整得夠嗆,歐洲、日本、加拿大,哪個沒被他“敲打”過?
跟美國談合作根本不靠譜,上一秒還笑臉相迎說要攜手,下一秒就變卦使絆子,說好了做盟友一起搞事情,轉頭就能翻臉不認賬,其實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從來就不是穩定的,幾十年來忽冷忽熱、陰晴不定,早就是老套路。
只不過到了特朗普這兒,這種套路變得更極端、更高調、更難預測,他不管你是誰,反正就是得聽我的,中國當然也看得明白:指望這樣一個國家突然變好、突然講理,那簡直是幻想。
所以中國也不再抱那種“他們遲早會回頭”的幻想了,說到底世界不是靠天真就能平穩運行的,我們得靠自己,現在我們做的是主動出擊、不等不靠。
誰挑釁,誰搞事,我們就正面硬剛,你出招,我接著,你挑事,我扛得住,不怕你招多,就看誰扛得久!
現實擺在那兒——中國必須走自己的路,不能被別人的節奏牽著鼻子走,曾經我們還講“溝通”“協商”“耐心”,現在我們講“底線”“實力”“不慣著”,畢竟在這個變幻莫測的國際局勢里,誰更能扛事,誰才配擁有話語權。
對美國忍讓,只會讓他們蹬鼻子上臉
過去咱總講“以和為貴”,想著大國之間有分歧就坐下來談,能退一步就退一步,留點空間,給彼此一個緩和的余地。
特別是對美國那樣的超級大國,更是能讓則讓——畢竟咱也講風度、講大局,忍一時風平浪靜嘛,可現實一記耳光甩得很響亮:你一讓步,人家不但不領情,反而覺得你是軟柿子,捏著沒負擔。
結果胃口越來越大,招數越來越狠,今天關稅加一點,明天技術封鎖,后天金融打壓,層層加碼,完全不給喘息的機會。
你看特朗普對待盟友那套打法:歐洲、日本,跟美國幾十年的老朋友了,結果該加稅就加稅,該收保護費就收保護費,一點情面不給,人家看準的就是你退他們就進,你越講理他越得寸進尺。
所以這次中美撞上關稅戰,中國徹底換了種打法,不再講“求穩妥協”,而是正面迎戰,你加我一分關稅,我就還你一手招,你搞技術封鎖,我就加快自主研發。
不再遮遮掩掩,擺明了態度:不怕你動手,就怕你不夠狠,結果反而讓美國清醒了一點——發現中國不是好欺負的,才重新回到談判桌,開始用點正經態度對話。
這說明一個道理:有時候你越硬氣,對方越服氣,你越軟弱,反而沒人把你當回事,現在這個世界,光靠講道理是沒用的,尤其是面對那些嘴上說和平、背后搞陰招的國家。
你如果不堅決一點,他們只會看你笑話,中國現在做得很明確:誰敢耍心眼,咱就真刀真槍奉陪到底,該反擊就反擊,該斗爭就斗爭,只有硬起來才有平等對話的資格。
特朗普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當初特朗普拍桌子搞“極限施壓”的時候,估計他做夢都沒想到,原本以為能卡住中國發展的脖子,結果卻變成了逼中國“練肌肉、長本事”的催化劑。
你看他那一套操作:加關稅、封鎖技術、切斷芯片供應鏈,出招一套比一套狠,他的算盤打得可精:你中國不是還得靠我們美國的技術嗎?
可中國人真不是嚇大的,我們一向講究一個理兒:你可以欺負我,但別逼我到底,你一逼急了,中國反而爆發出了驚人的韌勁——干脆咱別靠你了,自力更生自己搞!
這一逼反倒讓咱們加快了國產替代的腳步,從芯片設計到封裝測試,從操作系統到工業軟件,再到高端制造設備,中國一個個短板開始補齊,一條“不靠美國人”的科技鏈、供應鏈,正在悄悄搭起來。
而這條路一旦走通,那可不是“回頭再買美國貨”那么簡單的事了,是完全走出了一條新軌道,特朗普以為他是“打斷中國腿”的人,結果成了“幫中國練腿”的教練。
更關鍵的是,中美博弈讓很多國家看清了形勢:美國說翻臉就翻臉,說制裁就制裁,靠不住!
于是越來越多國家開始轉向中國,大家一起搞區域發展,不少國家還加入了 “一帶一路” 倡議,你搞封鎖我就搞朋友圈,中國這邊朋友越來越多,美國那邊卻唱起了“孤芳自賞”的獨角戲。
而且別看美國“動手快”,其實他國內部也扛不住,你加了關稅,看似收了中國的錢,實際呢?
東西貴了,美國老百姓自己買單,物價漲了,股市也不穩,普通人日子也不好過,這叫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所以大國之間的博弈,不是誰先出手就贏,而是比誰能堅持到最后,中國現在不靠嘴上吵,靠的是一步一個腳印搞建設,搞科技,搞產業升級,別人怎么吵、怎么鬧,咱不動聲色該干嘛干嘛。
結局就看誰能穩得住、熬得過、扛得起,這場較量誰笑到最后不是看誰招多,而是看誰底子厚、腳步穩,而這正是中國最擅長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