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浙江象山的縣政府大院又刷屏了。
刷屏原因,不是其有多么“高端大氣上檔次”,而是低調、內斂,甚至還有些“寒磣”。
對,你沒有聽錯,火的就是一個看起來“寒磣”的縣政府大院。簡陋狹小的門面、土黃色的斑駁外墻,與現今常見的高樓林立的城市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那么,為什么說“又”?
其實,早在2015年,浙江日報所屬新媒體平臺就推出了一組系列報道“浙江最‘寒磣’縣府大院” ,當時就引發社會不小關注。報道提到多個案例,象山就是其中之一。
十年時光,可以改變很多事情,但象山那個“寒磣大院”依然沒變。
“寒磣”的縣政府大院
憑啥俘獲網友的心
“一點都不寒磣,這就是最美大院”“越看越感覺有底蘊”……網友評論,正因為這種反差感、樸實勁兒,讓“寒磣”成了流量密碼,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沒有吝嗇自己的贊美。
人們更想知道,如今都2025年了,縣政府不至于連個門面都修繕不起,為什么依舊如故?
其實不是不想修,而是沒必要修。正如當地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所言:
“門面雖舊,但房屋一直能用,也沒有漏水等問題,可以滿足正常的辦公標準。”說白了,辦公樓是干事的地方,不是比排場的舞臺。
更何況,如今國家層面要求政府“過緊日子”,錢要花在刀刃上,主打一個“該花則花、該省則省”,畢竟精打細算,才能油鹽不斷。
而在2024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榜單中,象山縣位居第53位,成功入選“2024 年中小城市優秀案例”。其202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2.99億元,財政總收入116.4億元。
象山似乎并不缺錢,那錢都用哪了呢?
一個細節,一個數據,或許可以提供參考——
其實十年前的報道就提到了:“寒磣”的縣政府大院隔壁,是最美校園。幾年來,學校辦學條件全面改善,教師待遇穩步提高,一個個漂亮大氣的學校拔地而起。這些怎么少得了“真金白銀”?
2024年,為改善民生,象山花了106.4億元,同比增長21.1%,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7.5%。
不可否認,國內有的地方斥巨資打造氣派辦公樓,卻壓縮民生預算,留下民眾對“政績漂浮”的不滿。這些相對“寒磣”的縣府大院,之所以引起反響,正是因為在這樣的語境下,它成為了一面鏡子,一種參照系。
黨政機關少花一分錢,民生事業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錢。要的就是城市發展、百姓富裕的“里子”,不要政府大院光鮮亮麗的“面子”,以政府辦公條件的“將就”,換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不將就”。
是一種現象
更是一種價值堅守
“寒磣”的縣政府大院,在全國還有很多,是一種現象,更是一種價值堅守。
多年前一部紀錄片《縣委大院》,堪稱“寒磣大院大集合”。
有的院子一年要做4次白蟻防治,有的辦公樓屋頂長出了小樹,有的辦公室每逢大雨便要拿盆接水,有的縣委縣政府領導都住在大院里的老舊宿舍里,與老鼠相伴……但當地政府大多都拒絕了推倒重建,而是選擇了修修補補。
片中有幾句話,至今仍有很強的觀照價值:
“住到這里要想到老前輩創業的時候那種艱難,激發我們的斗志”
“不能把一個黨政機關變成一個衙門”
“日子好過了,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要丟了” ……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很多“寒磣”的縣政府大院,背后升騰起的就是這股精氣神兒。
七十多年前毛澤東同志提出“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這些政府大院,某種程度上可視為“兩個務必”的時代回響,自然會撥動民眾的心弦。“寒磣”的縣政府大院,每一次火,所映射的都是民心民意。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民眾真正期待的是,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能夠實現全面回歸,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得到徹底糾治。
當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在全黨展開,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也正式印發,這些所回應的都是民眾的殷殷期待。
“寒磣”不是目的
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才是追求
輿論為“寒磣”的縣政府大院拍手叫好的同時,也要避免陷入兩個誤區。
一個是“唯寒磣論”,好像政府大院就非得簡陋破舊,世上沒這個道理。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沒有標準答案,只要適度,合理合情即可。否則就會陷入教條主義的窠臼,掉進“苦行僧式”自我感動的陷阱。
另一個是“寒磣就等于廉潔為民論”,兩者并不構成必然因果關系。
有網友說得直接:“我們不是喜歡破的東西,我們是希望政府的錢用得明明白白。”這句話,道出了公眾情緒的真實根源。大家認同“寒磣大院”,并不是提倡苦行主義,更不是對舊貌的浪漫化,而是對背后價值選擇的認同。
我們的目的,從不是讓每個政府大院都看起來很“寒磣”,而是讓每個政府大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想方設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式的抱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那些經得起現實推敲和檢驗的“寒磣”縣政府大院,是作風的“活化石”,也猶如一面鏡子。各地的政府大院們不妨借此機會照一照:
整治鋪張浪費、奢靡享樂,還有沒有“漏網之魚”?
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問題,關注了多少?又解決了多少?
在“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上,還有沒有改善與提升空間?
答好這些“必答題”,與民眾雙向奔赴,這樣的政府大院才“真有樣”“真像樣”。
不止于“寒磣”,更要開放與服務。值得肯定的是,“寒磣大院”并非唯一的探索樣本。
今年“五一”假期,浙江衢州、重慶榮昌、湖北赤壁、安徽黟縣、江蘇東海等地對游客開放機關食堂,為大家提供方便;去年,安徽績溪縣政府前甚至開起了夜市,攤位免費、氛圍濃烈;這幾年,還有一些地方設立共享停車場、開放健身房和衛生間,讓市府大院、縣府大院真正成為城市公共空間的一部分。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讓老百姓滿意,就是最好的門面、最大的體面。
原標題:《浙江“寒磣”的縣府大院,網友為何紛紛點贊?》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