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昶
華建集團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創作總監、總建筑師;第一原創工作室主持建筑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
華建集團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原創工作室
成立于2013年,是專注建筑創作至工程完成、綠色設計、建筑技術的綜合工作室。項目及研究涵蓋綠色辦公、文化展示、科教、會議中心等各類獨具特色的新建建筑及城市更新。工作室在建筑可持續策略、被動式綠色建筑技術、海綿城市、公共建筑超低能耗等方面有持續的關注和長期的實踐。建成項目包括滴水云廳規劃展示中心、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臨港少年宮、嘉定檔案館等。
這個建筑中我們最關注的可持續部分是優化使用者的一種心理狀況,讓這個建筑成為更加健康、更加快樂的環境營造。
——蘇昶
▲ 東立面
▲ 西立面
▲ 南立面
▲ 北立面
▲ 總平面圖
項目地點: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環湖西三路820號(臨)
用地面積:18840.7m2
建筑面積:59875.4m2
設計單位: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設單位: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攝影:三千影像
臨港少年宮旨在為青少年創造一個快樂的場所,設計師反思了過去傳統少年宮建筑的局限性,希望通過設計為孩子們營造舒適有趣的探索空間,而不僅僅是周末培訓的課堂。
建筑一層主要功能為科技體驗區、兒童劇場及展示館,二層至五層圍繞科技館和劇院布置青少年課外教育空間,六層為行政辦公區域。
建筑地下兩層主要功能為停車庫、劇場后臺、展示館及小型餐廳。
在空間設計上,將位于內部的交通空間向外翻轉到建筑外圍,使建筑走廊實現對城市景觀的充分利用;將教室等使用功能設置在內部,使青少年可以集中精力在安靜的環境中學習。
通過在建筑東、西兩側2.6m的錯層設計,為建筑南、北端創造出坡道及階梯空間,以作為公共活動和開放課堂的場所。
整個建筑從一層開始通過坡道和公共階梯空間環繞而上,串聯起不同主題的教育空間。
建筑空間與盤旋的坡道融為一體,從地面延伸至屋頂,打破樓層之間的邊界。
室內空間呈現豐富多變的流動狀態,連接錯層的坡道和臺階增加了空間的豐富性和趣味性,滿足了孩子們活潑好動的天性。
立面設計摒棄復雜的建筑裝飾,通過水平、垂直交通體系來塑造空間和建筑立面。
立面上的外廊和坡道鼓勵孩子們在露天陽光下行走,呼吸新鮮空氣、遠眺滴水湖及城市景觀、感受大自然。通透的玻璃可以展示建筑內部的生動狀態。
外廊、坡道上參與各種活動的孩子們和建筑一同形成了動態、豐富的建筑立面。
建筑在景觀、室內、泛光等設計中都采用富有童趣的像素化設計。通過別出心裁的造型設計美化、隱藏建筑機電設施,使整個建筑成為空間豐富、細節別致的探索樂園。
層次豐富的室內平臺使空間也能在垂直方向上流動,創造出開放、互動、無死角的自由活動空間,讓身處其中的孩子體會到身處少年宮的自由和樂趣。
設計通過機電管線穿梁、優化管線排布,實現了主要公共區域梁下無管線,且室內外的吊頂標高一致的空間效果,從而呈現出從室外到室內的空間延續性。
把室外美景引入室內,弱化空間邊界,營造輕盈飄逸自然空間氛圍。
建筑師也許不能改變教育內容,但是通過為城市樹立一個開放的建筑形象,為青少年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場所,也可以推動教育向著更多元、更先進的方向探索。
對 話
通過對功能空間與走廊的巧妙反轉布局,原本稍顯沉悶、消極的空間被賦予了全新的活力與生機,變得明媚而積極。
《中裝》:傳統少年宮建筑的局限性表現在哪些方面?對于這些局限,臨港少年宮做了哪些設計?
蘇昶:傳統青少年活動中心有兩個相對消極的部分。教學類輔導課或者藝術類課的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讓青少年們很難感覺到它是一個“活動”的地方,而更像是一個另外的學校,一個周末的學校。這不會給青少年帶來舒緩快樂的情緒,對青少年的心理成長沒有正向的幫助。
另外,我們并沒有關注到這類建筑的另外一個重要的人群,就是少年學員陪護的家長。一般來說,這類建筑對家長等候的這個區塊并不注重,內廊和過道的空間并不適合長期停留,擁擠的等候空間帶來的是糟糕的周末體驗。
我們在這個建筑設計中將功能空間和走廊反轉布置。希望能夠改變這相對負面的空間。我們將學生們下課以后的場所,也就是家長等候的區域,變得非常的陽光和積極。讓學生和家長能夠愉快地度過周末補習的時間。在設計中簡單的一個布局的反轉能帶來更加快樂的周末時光。
▲ 岳陽保稅區通關服務中心
《中裝》:綠色建筑、可持續的建筑思想一直是您的研究方向。您是否可以根據具體項目說明下?
蘇昶:我們工作室設計綠色建筑有10多年的實踐經驗了,從一開始在岳陽的保稅區通關服務中心開始考慮建筑本體的被動式可持續研究,到上海花博會復興館中考慮到更多關于建造、運營中的可持續內容。直到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會址項目實踐中,我們除了升級建筑的保溫,BIPV光伏系統,更多考慮到了建筑和社區中的關系,考慮到更大范圍的可持續設計。這是我們設計思想的逐步轉變,從建筑本體到更關注城市、人和更長的時間線。
▲ 臨港少年宮
《中裝》:臨港少年宮項目的綠色體現在哪些方面?
蘇昶:其實在這個建筑中我們最關注的可持續部分是優化使用者的一種心理狀況,讓這個建筑成為更加健康、更加快樂的環境營造。我們除了在技術上的進化,更多的是考慮了這個建筑對城市的正向的影響,考慮這個建筑帶給城市的精神能量。
▲ 嘉定檔案館
我們渴望探尋一種能夠精準捕捉城市精神與靈魂的建筑形式,即尋求一種代表城市意向的建筑形式,和一種與城市更加和諧的關系。
《中裝》:您曾經說過:建筑師應該是從對象的方式去思考這些問題,能夠讓城市和社會帶來更多正向的變化,起到激活城市、激活人內驅力的重要作用。這些在您的項目中是如何體現的?
蘇昶:以我們最近建成的項目來說明一下。嘉定檔案館這個建筑在設計思考中有很多是關于城市隱含的精神。我們更多地考慮了嘉定的竹刻和教化文化。不同的建筑界面通過差異化的手法,構筑了如檔案書冊般的整體形態。在面向城市公園的一側,我們塑造了更為開放的建筑界面,讓公園的公共性與開放性延續到檔案館中。南、北立面采用大面積白色GRC幕墻在立面上拼貼出了竹刻的肌理,讓建筑主立面成為一幅展示嘉定竹刻文化的長卷。
而在臨港的滴水云廳這個項目中,我們尋求一種代表城市意向的建筑形式與一種新的和城市的關系,成為滴水湖中的點睛之云。滴水云廳創造出一種完全不同的規劃展示館參觀體驗。我們利用絕佳的地理位置讓城市美景成為展覽中重要的部分。將館內的展覽與周邊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相互映證,這是在其他城市規劃展館難以獲得的觀展體驗。
青少年中心項目我們不但考慮了城市的意象,更多的是考慮到對城市的影響。我們反轉功能的巧妙設計將快樂的空間置于城市的界面,大面積的通透玻璃將人們的活動場景展現在建筑的立面,讓快樂的情緒傳遞到城市,成為建筑和城市美好的互動,成為激活整個城市重要的因子。
▲ 滴水云廳
在當下快閃的社會中,能沉下心來磨練自己是能夠進步的關鍵。
《中裝》:作為眾多青年獎項的得主(首屆長三角建筑學會聯盟優秀青年建筑師獎獲得者、首屆上海勘察設計協會優秀青年建筑師獎獲得者、第12屆青年崗位能手、上海市優秀青年突擊隊員),請您分享下您的成長經驗、趣事或者給青年設計師成長的一些建議。
蘇昶:堅持做一件事情,并且認真地完成,讓自己有所提高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學習一門技能。尤其是在當下快閃的社會中,能沉下心來磨練自己是能夠進步的關鍵。
▲ 上海花博會復興館
人生旅程會讓我們對世界產生不同看法,而且會不斷的改變這種看法。
《中裝》:您曾經說:“傳承和創新,我覺得到了我這個年紀,才能慢慢體會到傳承的重要。傳承其實是一種精神的體驗,當然也包括城市情景和生活方式的延續,可能在年輕的時候很難體會到這一點……”如何讓年輕的設計師更快、更好地理解到“傳承其實是一種精神的體驗”呢?
蘇昶:加速其實比較難,畢竟設計的表達是我們內心的反映。人生旅程會讓我們對世界產生不同看法,而且會不斷的改變這種看法。理解到傳承的意義需要經歷項目的沉淀、時間的堆積,才能稍有感悟。
【來源:中國建筑裝飾裝修】
權威 · 引導 · 影響力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
微信公眾號:cbdazazhi
優質設計案例投稿郵箱:
zazhishe2013@sina.cn
雜志訂閱服務:010-885465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