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多次看到有人質疑蘭州新區被確定為國家級新區的規劃是錯誤的,有人說蘭州新區選址錯誤,削弱了新區的發展。然而,這一決策是經過嚴格審批的,蘭州新區的選址于市區北部而不是南區是有著多方面考量因素綜合確定的。
一
首先,從生態角度來看,雖然蘭州北部生態環境相較于南部可能稍顯劣勢,但這并不意味著北部就不具備開發價值。事實上,新區的規劃與建設正是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合理的規劃與生態修復措施,新區可以在發展的同時逐步提升生態整體質量。而且,北部有著可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優勢,這些土地能夠為蘭州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這里的大多數山為丘陵,這一地形有利于土地平整工作的開展,為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和產業布局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尤其是蘭州乃至甘肅省稀缺的制造業。這一系列的規劃考量都是基于蘭州的長遠發展需求,并且與國家的整體發展戰略相契合。
二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市區北上、新區南下”的發展格局更是具有深遠意義。這一格局旨在最終實現市區和新區的相連,促進城市的一體化發展。例如安寧與皋蘭的行政區劃調整以及福源新城的建設,就是這一戰略格局實施的重要開端。不僅有助于優化城市空間布局,還能帶動區域間的協同發展,提升整個蘭州的綜合競爭力。合理的城市空間拓展和區域協同發展能夠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深圳的特區擴圍,從最初的小范圍特區逐步擴展到整個深圳,帶動了城市的全面騰飛,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典范。蘭州新區的發展也有望在這一科學規劃下,實現類似的發展成就。
其實國家級新區的設立,往往會帶動周邊區域的經濟增長、產業升級和人口聚集。例如以上海浦東新區來看,自設立以來,不僅自身發展成為國際化的金融、貿易中心,還帶動了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協同發展。蘭州新區也有著類似的潛力、功能和作用,蘭州作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上的重要城市,蘭州新區的高質量發展必將成為蘭州乃至整個西北地區未來發展的新引擎。
三
而著名的985高校蘭州大學的榆中校區選址也有著其復雜的背景和考究的。在蘭州新區尚未成立之時,蘭州市區面臨著城關區人口密集、交通擁堵、土地資源緊張等諸多壓力。當時政府為了疏解這些壓力,首先想到的是將市級行政中心遷往安寧,但這一決策被國家否定。之后,蘭州規劃發展榆中,將其設立為蘭州副中心,打造生態創新城。大名城項目的啟動便是打響城市副中心疏解城關壓力的第一槍,并且軌道交通也規劃延伸至榆中這片土地,這才有了蘭州大學榆中校區的設立。
然而,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蘭州新區的成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榆中的建設速度有所放緩,疏解城關壓力的初衷未能完全實現。但蘭州并沒有放棄對蘭大榆中校區的支持,期間還在青白石批復給蘭州大學一塊地用于建設分校區,只是由于前期投入太大而被迫放棄。如今,我們看到交通大會戰正在積極推進,蘭大榆中校區也在進行擴建,這些努力都表明蘭州一直在積極改善蘭大榆中校區的狀況,試圖解決市區本校和分校距離太遠所造成的弊端,讓蘭大榆中校區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就像許多高校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面臨校區規劃調整的問題一樣,這是一個不斷探索、適應發展需求的過程。例如浙江大學,隨著規模的擴大,校區分布在不同區域,在發展過程中也不斷優化校區之間的聯系與資源分配,蘭州大學榆中校區也在這樣的發展軌跡上不斷前行。
四
蘭州新區和蘭州大學榆中校區的規劃與發展,都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城市需求和國家政策下主導進行的。我們應該以理性的態度看待其中的曲折與發展,尊重國家的決策,理解地方政府在規劃過程中的努力與探索。蘭州新區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將為蘭州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蘭州大學榆中校區也在不斷努力克服困難,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兩者都是蘭州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我們充滿信心地期待它們的未來。
來源:今日頭條重生花果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