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理論要點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而人類進化到二十一世紀,拋卻了了野蠻的強者生存,選擇了更理性,更具普世價值的規則。可依然世上那么多戰火,使得生靈涂炭,家破人亡,這是欲望使然。
作家馬克吐溫說:“狂熱的欲望,會誘出危險的行動,干出荒謬的事情來。”
在這方面,宗教的產生也有與欲望有關吧,是成為欲望的奴隸,還是成為他的主宰,這是一個修行的過程。
不讓欲望成為脫韁的野馬,不使自己在欲望的迷宮中迷失,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讓其成為吞噬健康與尊嚴,乃至生命的魔鬼。
我們說人終其一生都在與自己戰斗,其實是與自己的欲望來回拉扯。對美食的欲望,對美色的欲望,對權勢財富的欲望,都需要適當,過猶不及都會影響身心健康,甚至萬劫不復。
欲望伴隨著焦慮,自己常常陷入矛盾之中,這來自于生理(比如食欲)還有心理與生理的需求,這更衍生了某些征服欲,權利的認知等等。
叔本華曾說:“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這種欲望像一個利劍無時不在刺痛世人苦苦掙扎的靈魂。人類的欲望是無止境的,我們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被欲望所控制。
貪欲,貪錢,貪色,貪吃,貪權,恰似一副無形的枷鎖,如果被它其禁錮,人生便如脫韁野馬,肆意狂奔直至墜入深淵。
欲望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人生的方方面面都與其有關,如果能夠跳出窠臼,走在真實的大地上,而不是活在別人虛情假意的贊美,虛榮的幻覺里,才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千百年以來,面對生死,人們從哲學,從宗教,力求釋解關于愛,關于傳承,關于那個從哪來到哪去的問題,也在詮釋生命的虛無與夢幻,可人們依然執迷不悟,依然對身體,對靈魂,心靈的摧殘與謀殺。
欲望是一個無形的禁錮,與其和諧而節制的共處,不被它吞噬,利用它可以更好地生活,這是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智慧。
在欲望面前如何節制,是人類永恒的課題。
紅塵繁華迷人,讓人沉醉其中不知歸路,總是仰望星辰大海,不要忽略腳下的路。不被欲望蒙蔽自己的眼睛,偏執地走上一條沒有回頭的路。欲望是心靈之火,既溫暖又危險, 學會掌控它, 才能不被其焚毀,做自己欲望的掌舵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