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惹事了。
這次不是別人,是自己人上門找他麻煩。
美國有12個州聯合起來,把他告上法庭,說他最近這波對中國的加稅行為壓根就不合法。
關鍵點其實很簡單——總統到底有沒有權利自己拍腦袋就宣布加關稅?
美國憲法早就說得清楚,加稅這種事,國會才是說了算的。
可特朗普上來一套操作,說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然后就大筆一揮,對中國下手了。
20%“芬太尼關稅”,外加所謂“對等關稅”,全都來了。
這些州不干了。他們說:“你要真遇到什么大危機也就算了,可現在美國哪來的緊急狀態?
”說白了,這幫總檢察長就是認定特朗普是為了繞開國會,硬編了個“國家緊急狀態”的說法,然后給自己加關稅找理由。
打官司的重點落在一個叫《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的法律上。這條法律本來是為總統應對國外威脅時準備的工具。
但特朗普用得太隨意了,動不動就說“我們國家有危險”,其實是他想把中國當“危機”,從而達到他的加稅目的。
而且更離譜的是,很多加稅決定壓根不是通過什么正式流程宣布的,直接就在他的社交媒體上發出來。
你沒看錯,是發帖。然后白宮再補一份公告。
這種操作,別說普通人看不懂,連美國自己這套制度都被繞得暈頭轉向。 控方很明確,說這不只是程序問題,更是憲法的問題。
總統可以做決定,但不能當皇帝。他沒權力一個人就定下整個國家的貿易政策,尤其是在沒有實質證據說明“國家真的有危險”的前提下。
特朗普那邊當然不認賬。他的律師說,貿易逆差已經把美國制造業搞垮了,必須得出手。
總統說“國家緊急”,那就是緊急狀態,這種事情不歸法官審,屬于政治判斷,不該由法院插手。 聽上去有理?
但對方律師馬上懟了回去:你說加稅對國家有好處,我們不反對。但得依法來。
總統不是想咋干就咋干,咱總得講規矩。 這起官司只是開始,圍繞特朗普關稅政策,現在已經有8起訴訟在路上,其中6個走國際貿易法院,另外2個歸聯邦法院。
能不能告贏,沒人敢說。畢竟特朗普以前也遇到過類似官司,最后法院判他贏。
根本問題在于,美國法律對“緊急狀態”沒有明確的定義。說白了,這個詞誰都能喊,喊大了就成了總統手里的一把萬能鑰匙。
特朗普現在就是在用這把鑰匙四處開鎖。
哪怕你覺得他沒道理,他只要說國家有危險,那法院還真不好反駁。 更麻煩的是,就算這幾場官司最后贏了,到時候特朗普可能早就談完所有貿易協議了,想收的稅也都收完了。
等法院做出裁決,黃花菜都涼了。 我覺得這事值得我們警惕。
別總覺得“他們家的事和我們沒關系”,其實這種濫用權力的模式,是全世界都要小心的。今天他能用“國家緊急”來加稅,明天是不是也能用來干別的?
一旦開了這個口子,總統權力就越來越大,制衡的機制就越來越弱。
你可以不喜歡那些12個州的政客,但他們敢站出來叫停總統胡來,是對制度的一種堅持。制度這東西,看起來冷冰冰的,但真出了問題,救命的還真就是這些法律細節。
國會不發話,你就不能自己拍板。 所以現在問題不是特朗普該不該對中國加稅,而是他能不能這么加。
否則以后誰還管得住總統?
誰還在乎憲法? 這事你怎么看?
你覺得總統為了國家利益,是不是可以靈活一點,先斬后奏?
還是說規矩就是規矩,誰也不能亂來?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