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2日,2025多哈世乒賽男雙1/4決賽,林高遠/林詩棟組合不敵林昀儒/高承睿,無緣半決賽。此前,另一中國組合梁靖崑/黃友政同樣不敵林昀儒/高承睿,無緣8強。至此,中國隊在男雙項目上全軍覆沒。
比賽現(xiàn)場畫面 圖源ITTF國際乒聯(lián)
國乒上一次無緣世乒賽男雙四強,還要追溯至1975年印度加爾各答世乒賽,所以現(xiàn)在這個成績可謂是國乒男雙近50年來世乒賽最差戰(zhàn)績。
不要看中國乒乓球長期處于霸主地位,但其實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國乒也曾陷入低谷。當(dāng)時的歐洲選手中,以瑞典的瓦爾德內(nèi)爾、佩爾森為代表的橫版弧旋球結(jié)合快攻打法技術(shù)已經(jīng)成熟,而國乒原有的直板前三板快攻技術(shù)相較而言已經(jīng)落后,這也讓國乒處于被動。
打破歐洲集團的壓制,國乒男隊的突破正是從雙打開始。
1988年漢城奧運會,是乒乓球項目第一次成為奧運會的參賽項目。這一年,中國體育代表團僅僅獲得了5塊金牌,2塊來自乒乓球。其中一塊是陳靜獲得的女單冠軍,另一塊就出自男雙。在單打比賽中,國乒江嘉良、陳龍燦全部在1/4決賽敗北,而陳龍燦/韋晴光的男雙組合在比賽歷盡艱險,最終從眾多歐洲高手中殺出了一條路,奪得了男雙金牌。
陳龍燦(左)與韋晴光(右)
1989年,第40屆世乒賽,國乒男隊參加的所有項目均與冠軍無緣:男雙比賽的冠軍由德國隊獲得,男單比賽僅有于沈潼闖入四強,男團更是0:5慘敗瑞典。
遺憾的是,處于低潮的中國隊在整體實力上依然無法與歐洲抗衡。1991年,首次參加世乒賽的王濤和呂林在雙打比賽中一路過關(guān)斬將闖入決賽,經(jīng)過五局大戰(zhàn),他們憾負給瑞典新銳卡爾松/馮舍獲得銀牌,但這也讓國乒看到了希望。此后,二人經(jīng)過一系列征戰(zhàn),技術(shù)和經(jīng)驗逐漸成熟,終于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中成功登頂。
一直到蔡振華執(zhí)教后,中國隊選擇以雙打項目為突破口,王濤和呂林被委以重任,兩人一左一右,一直一橫,在與歐洲選手相持也不落下風(fēng)。
1995年天津世乒賽,王濤/呂林再度捍衛(wèi)榮耀,成功獲得男雙冠軍。同時,另一對雙打小將孔令輝/劉國梁也脫穎而出,一直一橫、一個靈巧一個連貫,配合相得益彰,在王濤/呂林狀態(tài)下滑之后,孔令輝/劉國梁也成為中國男乒新一代的黃金組合。
王濤(左)和呂林(右)
也正是從天津世乒賽開始,中國男女隊開始了“無敵模式”,隨后30年共獲得奧運金牌32枚、世乒賽多次包攬全部獎牌,國際乒聯(lián)多次改規(guī)則仍無法撼動其霸主地位。
國乒男雙更是黃金組合不斷,王勵勤/閻森也在世乒賽成功蟬聯(lián)冠軍,馬琳搭檔陳玘、王皓登頂奧運男雙領(lǐng)獎臺,“萬能”的許昕分別與馬龍、張繼科、樊振東搭檔獲得過3次世乒賽冠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乒乓球項目取消雙打改設(shè)團體賽以來,大眾對男雙女雙的關(guān)注有所下降在所難免。但翻開乒乓球的歷史,男雙項目一直是國乒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歷史上多次獲得重要冠軍,可以說國乒的“榮耀史”和“突破史”離不開男雙。
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重新增設(shè)了男雙女雙項目,面對新的挑戰(zhàn),國乒還需要再一次進化。
來源 潮新聞 記者 王萍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