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球獎這玩意兒,說是足球界的奧斯卡,但有時候評選結果比電視劇還狗血。近15年來,有些得主明明數據榮譽都不差,可偏偏被罵“水貨”,甚至被貼上“偷獎”標簽。今天咱們就結合當下比較厲害的軟件系統來扒一扒,哪些金球獎得主爭議最大,為啥們會被噴成篩子?
第一名:2010年梅西:世界杯年輸得最慘,卻靠數據逆襲?
2010年梅西拿了第二個金球獎,但這一年堪稱“史上最離譜”。
主要對手:斯內德帶著國米拿歐冠+意甲+意大利杯三冠,還帶著荷蘭沖進世界杯決賽,自己貢獻5球1助攻;伊涅斯塔更是在世界杯決賽絕殺德國,幫西班牙奪冠。
梅西的尷尬:阿根廷在世界杯1/4決賽被德國4-0暴揍,梅西一球未進,全年唯一硬榮譽是西甲冠軍。
投票玄學:金球獎和世界足球先生首次合并,評委從純記者擴大到教練、隊長,結果梅西靠個人數據(60球24助攻)硬生生擠掉了團隊榮譽更強的競爭者。連西班牙媒體都炸鍋:“世界杯冠軍成員不配拿獎?”
第二名2013年C羅
爭議焦點:無冠也能封王?這一年C羅的金球獎被戲稱“偷來的”。
里貝里的委屈:拜仁豪取五冠王(歐冠、德甲、德國杯等),里貝里作為核心貢獻15球14助攻,結果只排第三。
C羅的“逆襲”:皇馬全年僅拿了個西班牙超級杯,但C羅69球的數據太炸裂。更離譜的是,國際足聯臨時延長投票截止日期,被曝施壓評委改票,硬是把里貝里擠了下去。
球迷調侃:“這獎不是踢出來的,是公關部熬夜加班搶來的!”里貝里多年后還在噴:“這就是搶劫!”。
第三名:2018年莫德里奇
爭議焦點:中場球員的春天來了?
魔笛打破梅羅十年壟斷,看似勵志,實則爭議拉滿:
團隊榮譽模糊:皇馬歐冠三連冠,但C羅才是淘汰賽大腿(15球),魔笛更多是“典禮中場”的潤滑劑;克羅地亞世界杯亞軍,他的貢獻也不如佩里西奇(3球1助攻)。
C羅的憤怒:C羅轉會尤文后,皇馬全力公關魔笛,甚至被曝操控媒體造勢。網友毒舌:“魔笛拿獎,C羅在尤文更衣室摔球鞋的畫面能腦補一萬遍!”
歷史地位尷尬:魔笛的數據(4球8助攻)和金球前輩比寒酸,連瓜迪奧拉都懵了:“后腰拿金球?我執教二十年頭回見!”
第四名:2021年梅西
爭議焦點:國家隊首冠就能逆天改命?梅西第七座金球,直接把萊萬氣到摔手機:
數據對比慘烈:萊萬全年69球11助攻,歐冠、德甲、世俱杯全包攬;梅西38球12助攻,巴薩歐冠16強出局,西甲僅第三。
評委“雙標”:往年強調歐冠表現,2021年突然改口“重視國家隊大賽”。美洲杯奪冠讓梅西賺足同情分,但萊萬因2020年金球獎取消,直接錯過兩連莊機會。
網友神評:“梅西的眼淚值一座金球,萊萬的眼淚只能換一包紙巾。萊萬懟記者:“建議給梅西定制第八個投票按鈕!”
第五名:2024年羅德里
爭議焦點:防守球員不配擁有姓名?羅德里爆冷擊敗維尼修斯,爭議直接炸穿足壇:
數據寒酸:4球6助攻,還沒維尼修斯半賽季進球多(后者歐冠決賽MVP+23球)。
團隊榮譽玄學:曼城只有英超冠軍,歐冠止步四強;維尼修斯帶著皇馬拿下歐冠+西甲,卻被一句“平衡位置差異”打發了。
皇馬暴怒:官推直接發維尼修斯絕殺圖配文“???”,球迷狂刷“黑幕”。
為啥金球獎越頒越迷?
1、標準漂移;一時看數據,一時看情懷,一時又強調“位置平衡”,比渣男變心還快
2、豪門操控:皇馬、巴薩等巨頭靠媒體公關左右輿論,斯內德、里貝里這種非豪門核心只能吃啞巴虧。
3、評委跟風:國家隊隊長和教練投票常被情緒帶偏(比如2021年狂投梅西美洲杯情懷)。
金球獎的爭議,本質是足球世界里“個人英雄主義”和“團隊至上”價值觀的撕裂。有人說梅西C羅壟斷時代至少數據說話,如今標準混亂到連瓜帥都看不懂。未來若想保住這獎的權威性,恐怕得先給評委們上一堂《如何客觀評選》的必修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