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賴耶識
滿清三百年中,我最為佩服的女人,是那個險些被歷史抹除的女人,乾隆的繼后,那拉氏。
滿清有一個傳統,不可斷發。
斷發代表著父母的離世,丈夫的離世。斷發,更像是一種詛咒。
如果說巫蠱是背地里的行為,那么斷發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一組清朝宮廷服飾圖片)
封建時代,就是想女子的一座牢籠,她們被規訓必須長成一個樣子,做賢妻,做良母,一生服從。
那拉氏,是滿清八旗貴族,這樣的規訓她不可能不懂,為什么敢于斷發?
一場斷發,斬斷了家族的前程,斬斷了嫡子的前程,斬斷了夫妻的情分,也斬斷了自己的后路。
那拉氏,歷史對她的記載太模糊了,有說是烏拉那拉氏,有說是輝發那拉氏,所以只能用那拉氏來稱呼她。
那拉氏出生在康熙年間,在雍正年間成為乾隆的側福晉,比乾隆小了七歲。
對比家世,那拉氏能拿的出手的就是滿洲八旗,但是家人在前朝毫無作為。
一個沒有后盾的娘家,不拖后腿,是最大的幫助。
乾隆登基后,那拉氏冊封為嫻嬪,然后晉封為嫻妃。
這么長的時間,雖然身處高位,但是恩寵平常。
和自己平級的開始生孩子,后來者也開始生孩子升級,只有那拉氏,穩坐釣魚臺,一動不動。
直到皇后去世,因為出身滿族,因為出身八旗,所以那拉氏終于熬出頭,成為皇貴妃,攝理六宮。
乾隆對她是不滿意的,但是她是最合適的,在拖延了三年之后,那拉氏成為繼后。
36歲的皇后,也是滿清歷史之最了。
誰也沒想到,36歲的皇后和43歲的皇帝,開始了中年人的戀愛。
那拉氏接連懷孕,四年時間生下二子一女,最后只存活了十二子永璂。
甚至乾隆在外游玩,衣服壞了,都要千里迢迢送回宮中,要那拉氏縫補。
這份感情來得遲,走的快。
后宮的令妃,忻妃,舒妃,穎妃層出不窮,皇后只成了皇后。
被冷落十年,被寵愛五年,余生又是新一輪的冷待,已經嘗過感情熾熱的那拉氏,有點難以接受男人的移情別戀。
好在,還有兒子。
嫡子,天然的繼承者。
不做皇后,也可以做太后。
可是永璂被賜婚,妻子是蒙古博爾濟吉特氏。
看起來高大上,可是在當時,為了減少蒙古對于大清的影響,娶了蒙古福晉,也就斷絕了繼位的可能。
皇太后的夢也碎了。
隨后,乾隆第四次南巡,那拉氏陪同。
期間那拉氏生辰,乾隆特意為她舉辦了宴會,施恩兩省官員。
之后,皇帝的起居注明確寫明,每日早膳,皇帝皇后一起食用。
一個月零八天之后,陪皇帝吃飯的人,變成了令貴妃,慶妃,皇后消失了。
后面再出現,是乾隆下令要侍衛福隆安護送皇后回京,且加速回京。
幾天的時間,發生了什么?
猜測喧囂塵起,最后的結論是皇后瘋了。
這個瘋了,不是太醫的診斷,是人們的斷定。
因為在一個平平無奇的日子里,皇后突然剪斷了自己的頭發,這是詛咒,對皇帝,對皇太后,甚至是對大國運的詛咒。
所以,人們認為,皇后瘋了。不需要確診,就是瘋了。
不瘋,怎么能干出這樣的事?
這不是平白斬斷了自己的半生榮華,一生富貴嗎?
乾隆也不理解,所以審問了那拉氏身邊的三位宮女,最后以三位宮女被打了六十大板結束。
后宮出了事,前朝也開始找補,最后以大臣上折子,說皇后想要出家為由,解釋了皇后斷發的理由。
所有人,都在粉飾太平,因為沒人能理解那拉氏的瘋魔。
或許,那拉氏只是想跳出禁錮一生的牢籠,硬剛世俗。
查閱資料的時候才知道,以為的斷發,只是削去了一綹頭發,其實是剪斷了滿頭的頭發。
這樣強烈、濃烈的情緒,是從十六歲進宮開始,一直壓抑到四十八歲。
嫻,意思是安靜。
那拉氏是冰山下的火種,最后也只是焚燒了自己,挑戰了規則。
歷史盡可能的抹除她的痕跡,可是卻讓更多人探尋那一份真相。
這樣的女子,可敬。
——《寫乎》《作家薈》關于稿酬的啟事:
1、2025年1月1日起,文章采用后,公眾號最低閱讀量≥200,稿酬5元;一個月內(下旬作品截止次月10日),在公眾號閱讀量≥500的,稿酬10元;閱讀量≥1000的,稿酬15元;閱讀量≥1500的,稿酬20元;閱讀量≥2000以上的,稿酬30元。
每篇文章所獲贊賞金總額,5元以上者70%發放給作者,5元以下者不發放作者,留作平臺經費。
2、稿酬和贊賞在下月上旬以微信轉賬的方式發放當月稿酬。
3、要求原創首發作品,非原創首發請勿投寄。
4、《作家薈》(散文詩歌類)投稿郵箱:125926681@qq.com;《寫乎》(歷史文化類)投稿郵箱:499020910@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