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強降雨,可能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以山體滑坡為例,通常發生前會有哪些征兆,如何科學避險,一起了解一下。
山體滑坡發生前有何征兆?
山體滑坡是常見地質災害之一,是指山體斜坡上某一部分巖土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帶)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向斜坡下方移動的作用和現象。
山體滑坡發生前,通常會有一些征兆:
泉水流量突然異常,如斷流多年的泉水“復活”、泉水突然干涸、井水位突變等;四周巖體或土體出現碎石掉落、小型坍塌等現象;山坡出現大量橫向及縱向的放射狀裂縫;山坡上的樹木發生傾斜;房屋墻體出現裂縫且裂縫逐漸加寬、加深;動物表現異常等。
遭遇山體滑坡如何避險?
首先要保持冷靜,迅速向滑坡方向的兩側高地逃離,絕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當無法逃離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大樹等固定物體,或躲避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滑坡停止后,應繼續待在安全區域,千萬不要立即返回災害區搜挖財物,避免二次遇險。
發生滑坡后 需防范哪些次生災害?
滑坡后,還可能發生二次滑坡或崩塌災害。
滑坡源區的后壁和兩側往往有臨空面,是發生二次滑坡的高風險部位;滑坡發生后,會形成大量松散堆積物,在強降雨條件下可能形成泥石流災害;滑坡如果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還可能導致淹沒災害,堰塞湖一旦潰決,還會形成洪水災害等。
(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