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操勞,拿命換錢,讓明星也開始懊惱不已。
就在前兩天,5 月 22 號,演員曹穎在節目里哽咽著說自己得了胃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兒子,這話聽得我心里直發酸。
你們能想象嗎?
那個曾經在央視春晚舞臺上光芒萬丈的主持人,那個在直播鏡頭前連軸轉 14 個小時的拼命三娘,現在每天凌晨四點才能睡,五點就驚醒,得靠十幾種藥吊著命。
01
說實話,曹穎這事兒真不是個例。
大家都知道娛樂圈賺錢容易,但是工作時長也是真得長。
我查了一下,娛樂圈的平均工作時長每周超過 60 小時,四成人都因為壓力出過健康問題。
就說直播行業吧,六成主播睡眠不足,兩成累到進醫院。
去年某頭部主播急性胰腺炎住院,某流量明星長期熬夜得了抑郁癥,這都是血淋淋的現實啊。
曹穎手術后第八天就復工直播帶貨,醫生明明說要靜養三個月,可她咬著牙就上了,為啥?
還不是因為背后有團隊要養、有房貸要還、有兒子要養嗎?
她在《乘風 2025》里說,自己幾乎都是在車上睡覺,連兒子都吐槽她 “終于知道培訓班多苦了”。
02
但更扎心的是,這種 “拿命換錢” 的背后,藏著多少職場媽媽的無奈。
智聯招聘的數據顯示,71.85% 的女性不愿意當全職媽媽,可生完孩子回來,24% 的人工資降了,26% 的人地位降了。
就像曹穎說的,“孩子還沒長大,要是我不在了還有誰會像我一樣疼他”,這句話直接戳中了無數媽媽的心窩子。
咱們這代人,誰不是左手抱著娃,右手敲著鍵盤?
白天在公司被老板罵,晚上回家給孩子喂奶,連軸轉的日子里,誰又能真正平衡好家庭和事業呢?
不過啊,曹穎的事兒也給咱們提了個醒:健康真的不是消耗品。
你們知道上?,F在在試點 “健康積分制” 嗎?
每 100 積分能換 1 塊錢的健康服務,從運動打卡到體檢預約都能積分。還有某影視公司搞的 “健康積分制”,藝人保證 8 小時睡眠就能兌換工作時長減免,這招兒多聰明??!
03
咱們普通人可能沒法改變行業規則,但至少能從自己做起。
就像李嘉誠在中美會談后及時調整港口交易策略一樣,有時候及時止損比盲目沖鋒更需要勇氣。
說到這兒,我突然想起一句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咱們拼命工作是為了啥?不就是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嗎?可要是連自己都倒下了,還怎么保護他們?
曹穎在采訪里說,現在她最想做的就是多陪陪兒子,哪怕在《乘風 2025》的舞臺上,她第一個電話也是打給兒子的。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看到的一篇文章,說人生最貴的不是房子車子,而是當下的健康和身邊的親情。
最后,我想對所有正在拼命的姐妹們說:咱們可以是女強人,但別讓 “女強人” 的光環變成枷鎖。
累了就歇一歇,病了就停一停,因為有些東西,失去了就真的找不回來了。
就像曹穎紅著眼眶說的那句話:“兒子還小,你事業做得再好,不如多陪他長大”。
這句話,值得咱們所有人好好琢磨琢磨。
04
事實上,言叔一直都有個觀點,認為太過用力的人、或者說過度追求完美的人,往往難走遠。
橡皮筋繃得太緊會有斷掉的風險。
卡夫卡在《城堡》里說:“過于使勁就像是小嬰兒扯桌布,費盡全力亂抓一通結果卻一無所獲?!?/p>
久而久之熱情消耗殆盡,疲憊感就會席卷而來。
太用力的人生其實不用別人阻攔,自己很容易就把自己困在原地。
有句話說得好,滿弓易折,弦緊易斷。
人生這場馬拉松不是百米沖刺,一開始太過用力,那么后半程就很難堅持。就像《道德經》中所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闭嬲軌蜷L久下去的是梅雨季節的綿綿細雨。
努力本應是人生常態,而不是某一刻的自我燃燒。
最后言叔想說的是:細水涓涓方能長流,微風徐徐才會送暖,滴水無聲終可穿石,平凡無奇久見偉大。
人生路上別只顧著匆匆趕路,適當的時候慢下來才能感受生活無處不在的美好。
(作者:言叔,資深財經觀察者,20年筆耕不輟,用歷史的眼光解讀財經,關注我,看懂趨勢,看到財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