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媒報道,美軍方人士近日宣稱,若未來臺海爆發沖突,美軍介入其中,“美國本土會在短時間內遭到解放軍攻擊”。此外,還有美國議員炒作中國大陸對臺灣的“三階段封鎖”劇本,聲稱美軍目前的因應能力存在明顯不足。
臺北市航拍畫面
美方炒作解放軍話題,意在制造焦慮恐慌情緒
“這已經不是美空軍準將威克特第一次炒作涉及解放軍的話題了?!鄙虾ν饨涃Q大學副教授胡勇表示,威克特再三炒作涉華議題,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在美國國內制造焦慮情緒,方便向國會爭取更多軍費;二是通過渲染“中國可能會去攻擊美國本土”,來制造恐慌情緒,為美國進一步散播“中國威脅論”,維護美國軍事霸權尋找借口與托詞。
有分析認為,美國忌憚的不僅僅是解放軍具備“攻擊美國本土”的能力,還忌憚美國關島基地很可能會被“鎖定”?!斑@種信心不足的現象是美國總體軍力衰退跟后方焦慮的交互糾結所顯現的結果?!迸_北大學教授鄭又平說。
美熱衷模擬“大陸攻打臺灣”劇本,為打“臺灣牌”服務
近日,還有美國議員拋出假設“大陸會分三階段來封鎖臺灣”,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鄭劍認為,這是美國威懾理念中典型的情報威懾,即預告對方要進行的行動計劃,讓對方不敢按計劃進行,“這當然是美方一廂情愿的。”
鄭劍表示,“三階段封鎖論”是美國諸多模擬大陸“攻臺”劇本的一折,美方經常炒作解放軍“攻臺”時間、方式、地點有其政治意義,意在分化兩岸,刺激島內分裂勢力,向“臺獨”分子發出錯誤信號,借此打“臺灣牌”。
炒作臺海議題是表象,背后隱含美方真正擔憂
有觀察認為,中美之間就關稅問題達成共識后,美方仍在進行軍事假設,聲稱臺海一旦爆發沖突,不僅美國會陷入經濟大蕭條,甚至對全球經濟都會帶來沖擊,美方這種論調背后可能帶有經濟目的。
對此,鄭又平分析指出:“臺海問題只是一個表象,背后是真正的全球權力的轉移,而美國還沒有對此做好準備?!彼硎荆洕謬樥摳袷敲绹l起的一場輿論戰,企圖借此來激發美國國內民意,以便支持美軍方在臺海地區持續投入來“遏制”中國。
與此同時,美方還借此將破壞全球經濟的罪名加之于中國,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企圖挑起國際輿論壓力,將美國包裝成“貿易航行守護者”,而將中國丑化為“全球經濟破壞者”。美國通過操弄輿論戰、軍售與盟國聲援來干涉兩岸關系,其煽風點火的行為可能最終實現自己預言的未來。
輿論指出,不論是炒作“美國本土可能遭到解放軍的攻擊”,還是編造所謂解放軍“攻臺”劇本,美方一系列言論其實反映出的都是美方面對解放軍崛起的深度焦慮。美方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不過是為調整亞太軍事部署、維持軍事霸權而找借口,種種行徑無疑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兩岸》)
延伸閱讀
中美宣布大幅削減對彼此加征的高額關稅后,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2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美中貿易談判成果將有利于“統一與和平”,外界猜測可能涉及臺灣議題,引發島內高度關注。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14日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我們希望國際社會更為廣泛地理解和支持中國人民反對“臺獨”分裂活動、爭取完成國家統一的正義事業。而“統一”一詞觸到賴清德當局的敏感神經,其辦公室立即否認。有島內輿論認為,這反而凸顯出民進黨當局的焦慮。
賴清德辦公室很快否認
據臺灣《聯合報》14日報道,中美經貿高層在日內瓦舉行會談后,12日宣布對彼此加征的關稅同步下降115個百分點,并將繼續進行貿易談判。特朗普在白宮舉行記者會稱,“我認為這對中國會是極好的,對我們也會是極好的,我認為對統一與和平也會非常有利。”據臺灣“中央社”報道,特朗普這番話一出,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在臺協會都表示,“美國對臺政策數十年來保持一致”。美國在臺協會稱,“臺海和平與穩定是美國持久利益。美方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期待兩岸分歧能以不受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
《中國時報》14日稱,特朗普的這段話傳到臺北后引發議論,特別是“統一”二字踩到民進黨當局的敏感神經。賴清德辦公室發言人迅速回應稱,“就我方理解,美中貿易談判過程中并未觸及臺灣相關議題”。國民黨“立委”林沛祥認為,特朗普的說法顯示賴當局與美方聯系有很大落差,遠不如賴當局對內宣講的那么和諧。他說,從賴清德辦公室很快否認,更能證明美政府未來行動是否會實質傷害臺灣利益,賴也無法完全掌握,所以只能在第一時間否認,“說特朗普此次言論中的‘統一與和平’跟臺灣無關,是種掩耳盜鈴的行為”。
資深媒體人黃揚明認為,賴當局有點反應過度,特朗普說得并不清楚,賴當局此舉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凸顯高層焦慮”。
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14日撰文稱,民進黨當局根據美國官方響應說“中美貿易談判沒有觸及臺灣相關議題”,就像其也說“臺灣最近與美國的經貿談判并未觸及新臺幣匯率議題”,但看到前陣子新臺幣匯率飆升,試問那句話有多少人會相信?
“脫中入北”已然觸礁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特朗普這番話在臺北被一些政界和外事圈子的人關切,擔憂美國對臺政策已經改變?!度毡窘洕侣劇?3日稱,對臺灣而言,美國不僅是經濟上的重要伙伴,更是安保上仰仗的對象。一旦臺海局勢緊張,美國是否真會出手,臺灣內部不時出現“疑美”的討論。如今中美在關稅談判中關系緩和,“可能再度加劇這種不安氛圍”。
特朗普態度急轉彎令賴清德相當尷尬,圖為賴清德 資料圖
聯合新聞網稱,賴清德才把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進行所謂“脫中入北”,兩岸關系很緊張,結果特朗普態度急轉彎,還拋出“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的變化球,令賴清德相當尷尬,其“脫中入北”已然觸礁。
香港中評社14日評論稱,特朗普經常語出驚人,他提“統一”,不論真意為何,影響很大,顯示“特朗普已有動作,已在營造氛圍”。如果民進黨當局相信美方所稱特朗普提及統一只是針對中美貿易關系,那是“裝睡叫不醒”、活在夢中。
臺媒注意到,美國國務院今年2月曾更新“美臺關系現況”網頁,刪除“不支持臺灣獨立”的字眼,新增期待兩岸分歧能以“不受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當時曾引起猜測,不過本月初相關網頁已下架。
“臺海危機制造者”
有分析稱,特朗普提“統一”之所以引起島內高度關注還因為近期賴清德上臺即將滿1年。在14日國務院臺辦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島內有民調顯示,79.5%的民眾對其施政不滿意,其中對其處理兩岸關系問題不滿意達40.5%,對賴清德上臺一年來在兩岸關系方面有何評價?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賴清德當局上臺以來違背島內主流民意,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頑固堅持“臺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不斷操弄“反中抗中”,變本加厲制造“綠色恐怖”,阻撓兩岸交流交往。他還編造虛假敘事,企圖蠱惑臺灣民眾,誤導國際輿論;無視經濟規律,圖謀兩岸經貿“脫鉤”、產業“斷鏈”;向外部勢力獻媚輸誠,賣臺害臺,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陳斌華說,賴的所作所為升高兩岸對立對抗,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充分坐實其是“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危機制造者”。
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 資料圖
有記者提問稱,民進黨當局加緊采購“愛國者”導彈,并抽調海軍陸戰隊組成戰斗隊護衛“大臺北地區”,多次進行所謂應對“解放軍攻臺”演習,有島內輿論分析這些動作是在為賴清德“臨陣脫逃”做準備。陳斌華回應道,無論民進黨當局買多少武器、搞多少演習,都改變不了“臺獨”死路一條的下場,更阻擋不了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民進黨當局及政客對此心知肚明,卻為了謀取政治私利,一方面鼓噪“抗中保臺”,一再“挑釁引戰”,拉臺灣同胞為“臺獨”墊背;另一方面卻為自身謀劃退路,妄想溜之大吉。這種行徑陰險卑鄙、令人不齒。
中時新聞網14日報道稱,臺軍連續2天進行“精準導彈射擊操演”,解放軍機、艦數量也突然暴增。臺“國防部”14日上午發布動態,從13日上午6時至14日上午6時止,發現35架次解放軍軍機,其中25架次越過所謂“海峽中線”進入北部、西南空域,另有8艘解放軍軍艦及2艘公務船繞臺。
對于解放軍在臺島附近開展演習,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陳斌華此前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是導致臺海局勢緊張的禍根亂源。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臺島周邊舉行軍事演習,是對“臺獨”分裂圖謀和外部勢力干涉的震懾懲戒,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必要之舉、正義之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