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37M空對空導彈以最高6馬赫的速度問鼎全球最快。
俄羅斯正通過部署新型空對空核導彈、在白俄羅斯擴展戰術核力量以及研發新型戰略武器,顯著提升其核能力。這一信息來自美國國防情報局(DIA)最新報告,該報告詳細描述了俄羅斯持續推進的軍事現代化進程。
根據DIA報告,俄羅斯目前部署的約1550枚戰略核彈頭符合《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限制,同時保有最多2000枚非戰略(戰術)核彈頭。這些專為戰場設計的戰術核武器正被進一步整合至其重要地區盟友白俄羅斯的軍事體系中。報告指出,俄方已在白俄建設核武器儲存設施,部署具備核常雙用途的戰機,并對白俄人員進行戰術核武器操作培訓。
新型空對空核導彈
報告最引人注目的披露是俄羅斯正在研發空對空核導彈能力。分析人士認為,該計劃核心是R-37M導彈的改進型號 —— 這款遠程空對空武器最初研發于2010年代,北約代號為AA-13"斧頭"(Axehead)。雖然核型號具體參數仍屬機密,但R-37M原有60公斤(約130磅)的大型常規彈頭為整合微型化核戰斗部提供了充足空間。
這款全球最快的空對空導彈最高速度可達6馬赫,由米格-31BM截擊機在高空發射時,其400公里(約250英里)的射程僅次于中國的PL-XX導彈。其設計用途是在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系統等高價空中平臺威脅俄領空前實施遠程狙殺。
該導彈配備慣性導航+中段修正+主動雷達制導的三重制導系統,確保超遠距離精確打擊能力。可拋式助推器實現快速加速,其射程、速度與載荷量的綜合優勢使其完美適配核打擊角色。一架搭載4枚核彈頭R-37M的戰機,理論上可殲滅敵方整個戰斗機中隊、攔截巡航導彈齊射或摧毀無人機群。
生物戰能力評估
DIA同時對俄羅斯生化戰能力作出評估。報告指出,盡管俄方在烏克蘭沖突中使用了氯苦劑等控暴劑和有毒工業化學品,但尚無證據表明其將第四代神經毒劑投入戰場 —— 盡管該系列毒劑曾在2018年和2020年用于定點清除行動。報告認為莫斯科正在擴大其生化制劑的研發與儲存能力。
核武使用紅線
盡管言辭強硬,DIA研判俄羅斯不太可能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除非其政權認為面臨存亡威脅。報告同時強調中國核武庫的加速擴張:現役核彈頭已突破600枚,預計2030年前將超千枚。這些彈頭正被配置為快速發射模式,涵蓋低當量精確武器與高當量洲際導彈等多重打擊選項,其核戰略以威懾與反擊學說為核心,強調靈活反應與升級控制能力。
俄中核能力的同步擴張,反映出主要戰略對手間正朝著多領域快速反應威懾戰略方向深度演進。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