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報道,在與美國陷入貿易戰的加拿大,對美國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第51州”言論點燃了加拿大人的愛國熱情,引發了抵制美國貨的浪潮。在加拿大制造業中,尋求其他出口目的地的趨勢愈加明顯。“反特朗普”正讓加拿大變得更加團結。加拿大連鎖咖啡品牌“早安貓頭鷹”從2月中旬起停止銷售美式咖啡,菜單中新增的產品名為Canadiano,也就是“加式咖啡”。
加拿大一家商店的貨架上掛著牌子(資料圖)
金寶湯食品公司發言人James Regan在一份聲明中回應稱,該公司已收到一些消費者要求澄清 “加拿大設計 ”的含義。自2018年以來,金寶湯產品上一直貼著這個標簽,“說明產品是根據加拿大人的口味偏好、見解或食譜制作的”。他補充稱,用于制作Habitant豌豆湯的豌豆是 “由加拿大農民種植的”。而與此同時,一些向加拿大消費者銷售產品的美國公司,已經對其產品被貼上“美國制造”標簽,越來越敏感。
報道稱,加拿大零售貨架的大洗牌說明了愛國消費主義對加拿大的影響。2024年,加拿大從美國進口了近3500億美元的產品,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有美媒援引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稱,加拿大與美國的商品進出口總額連續第三年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美國占加拿大出口總額的75.9%,而加拿大進口總額的62.2%來自美國。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反復宣稱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將對于來自加拿大的鋼鋁產品加征25%的關稅,并威脅要對其他產品加征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隨著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率領的新內閣上任,美加關系預計面臨重塑。美國駐加拿大大使皮特·胡克斯特拉(Pete Hoekstra)日前稱,現在“球在(加拿大)你們這邊”,喊話加拿大政府拿出“真正認真”的關稅談判方案。他還痛斥加拿大國內的“抵制美貨”運動“不像話”,稱美國從未如此對待過加拿大。
丹麥電視二臺報道稱,一項最新民調顯示,自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以來,約一半丹麥消費者有意避免購買美國商品。為幫助消費者更輕松地辨別產自歐洲的商品,丹麥最大的連鎖超市Salling Group本月推出“星形”標簽,以標記其商店中銷售的歐洲制造商品。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哈格表示:“這一舉措只是為了響應消費者‘希望避免購買美國制造商品’這一需求。
特朗普(資料圖)
抵制美國貨似乎成為一股潮流,在歐洲和加拿大等多國興起。這些國家的不少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建群,交流如何避免購買美國產品并發掘相應的替代產品。
法國北部農夫愛德華·魯塞通過社交媒體創建了一個“抵制美國貨,買法國及歐洲貨”的群,兩周內吸引了逾2萬人加入。“抵制美國貨”近來也成為搜索引擎谷歌的熱門搜索詞條。
加拿大、丹麥等國家的消費者則用抵制美國產品的方式表達對該政策的強烈不滿。“(美國)總統非但沒有‘讓美國再次偉大’,反而讓華盛頓成為了‘國際棄兒’……經濟衰退的陰影正逐步逼近美國。”英國《衛報》這樣寫道。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在《外交事務》雜志上發表的《貿易戰很容易失敗》一文強調,“美國在把所有賭注押在一手必輸的牌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