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美媒集體爆料,以色列似乎正在策劃一場轟動的“大動作”——針對伊朗核設施的大規模轟炸行動,此舉將中東亂局,推到了新的峰值。
(以色列準備襲擊伊朗核設施,美國間接警告以色列勿輕舉妄動)
1、美方警告,不要輕舉妄動
首先,以色列為何要對伊朗揮舞“鐵拳”?
這是因為伊朗的核能力一直被視為以色列國家安全的心腹大患,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一向對伊朗的核計劃持強硬態度,堅信先發制人是消除威脅的最佳策略。
媒體透露,雖然內塔尼亞胡尚未按下“紅色按鈕”,但從情報來看,戰斗的風暴似乎在醞釀之中。以色列軍方已經進行了相關演習,并做好了一觸即發的準備。
不過,美國對此似乎并不買賬。據情報界的小道消息稱,華盛頓通過媒體向耶路撒冷低聲敲打,希望以色列不要貿然行事。美國擔心這樣的行為可能引發中東地區更大范圍的沖突,而這恰恰是白宮不愿看到的。
(內塔尼亞胡可能賭,特朗普最后會放任以色列)
然而,內塔尼亞胡顯然并不想完全聽命于美國,他或許認為,即便以色列動武,特朗普政府也不會公開與其對立。畢竟,美以之間的關系就像是一場政治戲劇,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都是做給伊朗看的。
2、伊朗不是“軟柿子”,以色列太輕敵
不可否認,以色列這種軍事冒險在短期內可能會迎來所謂的“勝利”,比如削弱伊朗的核能力或者給它的研發項目按下暫停鍵。然而,從長期戰略的角度審視,這種做法無異于向一桶火藥中投入火星,極有可能激化整個地區的沖突。
先從伊朗的反應說起。盡管伊朗常年受到制裁,其軍事實力不可小覷。在彈道導彈技術方面,伊朗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那些名字如“泥石”和“城堡破壞者”的導彈不僅射程遠超2000公里,而且具備高超音速飛行的特征。
(伊朗不僅擁有強大的彈道導彈能力,還有“抵抗組織”潛在支援的可能)
這意味著,即便以色列擁有先進的反導系統如“鐵穹”或“箭3”,面對伊朗導彈的猛烈攻勢,也未必能毫發無損地防御住。
除此之外,戰爭從未僅止于兩個國家之間的較量。以色列的周圍潛藏著許多伊朗的盟友和代理勢力,例如黎巴嫩的真主黨、巴勒斯坦的哈馬斯以及其他地區武裝組織。這些“抵抗組織”若一起響應,將會對以色列形成合圍之勢,增加戰場的復雜性。
因此,以色列絕不可能在軍事上占得絕對優勢,反倒可能招致來自四面八方的反擊和持續不斷的游擊戰。
3、中俄伊與美以,對立局面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中俄兩國一直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表示支持,盡管清楚此舉會引來美國的不滿,但也清楚這樣做可以維持對抗西方壓力的一種有效制衡力量。畢竟,面對強大的美國聯盟,伊朗對中俄來說是一個有價值的戰略伙伴,有助于打破由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
(中俄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支持,形成與美以對立的博弈局面)
隨著中東局勢愈加復雜,這樣的博弈越發凸顯出大國之間的角力。這不僅僅是關于核問題的討論,更是全球權力格局再分配的一個縮影。
不過,盡管有大國的撐腰,伊朗面臨的國際環境依然嚴峻。從戰略上來說,伊朗犯了一個失誤,那就是沒有抓住時機。當美國全球影響力相對減弱之際,伊朗如果選擇加強合作而不是妥協,也許結果會有所不同。
遺憾的是,德黑蘭在關鍵時刻選擇了“硬碰硬”的策略,正如大洋彼岸的勁敵所愿,陷入了被動局面。
換句話說,伊朗的謹慎與防守雖然緩解了短期壓力,但長遠來看,并未真正突破“圍城”。在核談判桌上,留給伊朗的籌碼并不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