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談判的開始,中東迎來大變天!胡塞停戰、B-2撤離,甚至連伊朗都決定向美國有條件“投降”,希望特朗普高抬貴手。可毛主席講過,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全世界都知道即使伊朗愿意放棄核武器,美國也不一定放過伊朗。
美伊談判伊朗率先服軟了,同意永久棄核換取美方取消制裁,然而特朗普政府又提出了新的條件,威脅稱若不接受,就使用暴力解決問題。
此前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顧問,對外表示他們同意永久放棄核武器,換取美國解除所有的經濟制裁。
然而這次特朗普總統接受采訪說,伊朗放棄核武器還不夠,要必須放棄民用核能,否則美國不會答應,最后可能使用暴力方式解決問題。
伊朗那邊剛放出點風聲,說核武器這玩意兒,咱永久不要了行不行?換你們高抬貴手,把經濟制裁給松一松。這姿態,放以前簡直不敢想。可沒等德黑蘭人民彈冠相慶呢。
華盛頓一盆冰水就澆下來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撂話,光不搞核武器哪夠啊?你們伊朗那些民用核電站、核研究,統通都得給我廢掉!不答應?那白宮不僅不點頭,急了眼真可能直接動手。這話一出,本來還對談判抱點幻想的伊朗人,后背估計都發涼了。
美國的邏輯也挺“霸道”:你們伊朗石油天然氣多得用三百年都用不完,發展民用核能干嘛?多此一舉嘛!這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哪怕你把高濃縮鈾都銷毀了,那些發電用的低濃縮鈾也不行,因為誰知道你會不會偷偷摸摸轉用于軍事?
特朗普還補了一刀,說談判時間不多了,伊朗趕緊做決定,美國絕對不允許伊朗擁有任何形式的核能力。這種“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狠勁兒,真是讓不少看熱鬧的都驚掉了下巴。
在這之前,伊朗為了打破多年的國際封鎖和國內的經濟窘境,是真準備下血本了。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身邊的顧問都出來放風,說伊朗可以永久放棄核武器研發,條件就一個:美國解除所有經濟制裁。這幾乎就是把伊朗在核問題上能讓的最后一步都亮出來了。畢竟,對任何一個想在地區里說得上話的國家,核能力這東西,戰略價值太大了,不到萬不得已誰肯輕易撒手?
為了這事兒,從四月初到五月中旬,美國和伊朗在阿曼這些中間人的撮合下,偷偷摸摸談了至少四輪,每一輪都談得口干舌燥。一開始,雙方還算有來有回,主要就是掰扯怎么恢復之前的伊核協議,制裁怎么一步步解除。
伊朗也拍胸脯保證,高豐度濃縮鈾全銷毀,國際原子能機構想怎么查就怎么查,只要能保留和平利用核能這點基本權利就行。誰能想到,就在伊朗覺得自己已經摸到美國底線,準備拿出最大誠意換個結果的時候,風向突然就變了。
特朗普政府直接獅子大開口,在伊朗放棄核武器的基礎上,把目標瞄準了伊朗的民用核設施。這么一來,談判的重點就從“防止核武器擴散”變成了“徹底剝奪伊朗所有核技術能力”。
這對伊朗來說,可就不是割肉那么簡單了,簡直是要斷筋剔骨。像那個幾經波折,德國人開頭、俄羅斯人收尾建成的布什爾核電站,在伊朗人眼里,那不單單是個發電廠,更是國家科技進步的臉面,是國家主權和發展權利的象征。
伊朗國內電力一直很緊張,尤其現在石油開采因為技術和制裁問題,產量也上不去,根本沒法完全滿足國內的能源需求,核電是個重要的補充。現在連這點和平利用的權利都要被搶走,伊朗人心里能好受嗎?
他們更怕的是,萬一先把能嚇唬人的“大棒”(武器級核材料)給銷毀了,結果美國那邊又不認賬,不給個準話,那伊朗不就真成了人家案板上的肉,想怎么剁就怎么剁了嗎?
要說伊朗現任政府,在總統佩澤希齊揚的帶領下,確實有點想“改換門庭”的意思。這位老兄一上臺就琢磨著跟西方緩和關系,希望通過談判和妥協,讓國家擺脫制裁的陰影,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
就連一向在對美國問題上嗓門最大的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這次也算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默許了這位改革派總統和他的外交路子。這本身就說明,伊朗高層在現實的重壓之下,也在悄悄地調整方向盤。
他們可能一度覺得,只要伊朗在最核心的核武器問題上做出根本性的讓步,就能換來西方世界的理解和接納,國家就能重新回到正常的發展軌道上來。可惜啊,國際政治這盤棋,從來就不是請客吃飯那么簡單。伊朗遞過去的橄欖枝,非但沒被美國當成善意,反而被解讀為“你看,我一使勁他就服軟了”,于是更加得寸進尺,提出更狠的條件。
美國似乎認定,既然伊朗已經有點扛不住了,那就干脆趁他病要他命,一勞永逸地把“伊朗核問題”徹底解決掉。這種搞法,與其說是為了防止核武器擴散,不如說是想把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徹底摁死,讓他永遠別想翻身。
美國這種咄咄逼人的架勢,也等于給伊朗國內那些主張強硬對抗的勢力遞上了刀子,老百姓心里積壓已久的反美情緒,很可能被再次點燃,這么一來,佩澤希齊揚總統想轉圜的余地,可就越來越小了。
特朗普政府這套“極限施壓”的玩法,也不是第一次用了。經濟上制裁你,外交上孤立你,時不時還軍事威脅嚇唬你,這幾年都快成他對外政策的招牌動作了。
但伊朗也不是什么隨便就能捏扁搓圓的小角色。人家幾千年的歷史底蘊在那兒擺著,地區關系盤根錯節,民族性格也相對強韌,想讓它輕易低頭,沒那么容易。
萬一美國的壓力真把伊朗逼到了墻角,超出了它能承受的極限,德黑蘭會不會干脆把桌子一掀,所有承諾都撕了,全面重啟核計劃,甚至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真到了那一步,本來就亂成一鍋粥的中東,恐怕更是要火上澆油,那后果誰都擔不起。
而且別忘了,伊朗的核設施,特別是那個布什爾核電站,背后可不光是伊朗自己,還有俄羅斯這些大國的影子。
莫斯科不僅給伊朗提供核燃料,還深度參與了核電站的運營和技術維護。美國要是硬逼著伊朗把所有民用核設施都拆了,那不光是戳伊朗的肺管子,也可能間接碰了俄羅斯在那個地區的蛋糕,事情只會越攪越渾。
再說美國自己,當初單方面撕毀了前任政府好不容易談成的伊核協議,現在又在新的談判里不停地加碼,這國際信譽還要不要了?長此以往,以后再有什么國際爭端需要大家坐下來談,別的國家還會相信美國的承諾嗎?這就好比打牌,你老是出爾反爾,誰還愿意跟你玩下去?
眼下這僵局,伊朗真是站在了一個難受的十字路口。往左走,徹底放棄所有核能力,或許能換來一時的清靜,但國家長遠的戰略自主權和發展潛力可能就這么斷送了。往右走,堅持自己的權益,但可能面臨更狠的制裁,甚至是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的軍事風險。這哪條路都不好走。
這場圍繞核問題的較量,早就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了,它已經變成了一場關乎國家命運、地區秩序,甚至是大國之間誰說了算的復雜博弈。棋盤上的火藥味越來越濃,棋子碰撞間火花四濺。最終的代價,恐怕遠遠不止談判桌上那些條款的得失。
中東的未來,還有那個本就脆弱不堪的全球核不擴散體系,都在屏住呼吸,看著這場戲會怎么收場。而這場戲的最終結局,誰又能預料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