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印度商工部長高耶爾在美國為期4天的訪問將于近日結束,兩國能否就關稅問題達成一致引發關注。印度是最早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國家之一,兩國政府4月還曾表示談判已取得重大進展,但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關于“印度提議對美商品幾乎不征收關稅”的說法卻遭到印外長蘇杰生的駁斥。美國加征關稅對印度經濟的影響有多大?其實特朗普對印度關稅的不滿由來已久。在第一任期時,這位美國總統曾將印度稱為“關稅之王”。
這一說法給了印度反對黨政客更多“彈藥”,甚至在所謂“對等關稅”實施之前,莫迪的政敵就質疑,為何白宮要尋求懲罰一個美國歷屆政府一直在培植的國家。現在他們想知道,為何莫迪總理竟允許特朗普將經濟利益置于國家安全要務之上。報道稱,印度官員否認了美印貿易與印巴停火有關的說法,但這并沒有阻止美國總統反復提及此事。在訪問沙特阿拉伯期間,他進一步繪聲繪色地描述他如何斡旋停火:“我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貿易手段”。
莫迪(資料圖)
前幾日,印度政府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了一份文件,提議對部分美國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以回擊美國3月對印度鋼鋁產品征收的25%高額關稅。印度強調,此舉是為了平衡美國關稅政策造成的19.1億美元經濟損失,且完全符合WTO規則。印度媒體形容,這是“莫迪政府對關稅大棒的首次硬氣反擊”。然而,僅僅一周后,川總突然高調宣布“印度愿意對我們零關稅”!他還特別提到蘋果公司計劃在印度建廠的事,直言“我讓庫克別去印度,要生產就回美國”。
而且不久之前,印巴之間爆發了二十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沖突,一直號稱在軍事上對巴基斯坦全面碾壓的印度在空戰中可謂是丟盡了臉面,成為了全球笑柄。巴基斯坦在雙方這場沖突中一雪前恥、直接將印度打蒙、揚眉吐氣了一番,如果不是美國在中間橫插一道、促成了印巴停火,恐怕印度對巴基斯坦幾十年軍事碾壓的優勢就將徹底成為歷史。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絕對是印度的“救命恩人”、更是幫莫迪保住了臉面。但是莫迪卻沒領情,還揚言說此次停火和美國沒關系。
莫迪和特朗普(資料圖)
據美國彭博社報道,近日中國與美國本月在瑞士日內瓦進行經貿會談后,美國大幅回撤對中國加征的超高關稅一事令很多同樣面對美國高關稅的國家看到了一個破局之道:那就是與美國進行談判時要穩住心態,不卑不亢。美國宏觀經濟學和地緣政治專家馬爾科·帕皮克表示,中國在談判中展現出的“不卑不亢”和“冷靜”的作風,可能會被很多國家學習和借鑒。報道稱,韓國、印度、日本近日的談判策略流露出了變化的跡象,提出不要急于求成。
其實莫迪最近的種種行為,也是在為之后與特朗普的關稅談判做鋪墊。畢竟特朗普是一個很典型的“欺軟怕硬”的人,如果印度一直這么“軟”下去,那么莫迪在之后談判中,遇到核心商品問題時,就不能順理成章的用“硬態度”和特朗普討價還價了。并且一直在關稅戰中堅定自身立場、絕不妥協的中國都已經和美國談成功了。而一向自詡為“地區強國”的印度當然也不甘落后。中國都和美國談妥了,那我印度如果“挺起腰板”來,硬剛美國,說不定也能談妥呢。
莫迪(資料圖)
但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樞紐以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已具備與美國在多個層面展開實質性競爭的實力。反觀印度,盡管其人口規模位居世界首位,但經濟總量僅相當于中國的五分之一。此外,印度在與美國進行經貿談判時,亦缺乏足夠的籌碼與議價能力。在此背景下,印度總理莫迪所采取的反制措施,在客觀上顯得成效甚微,甚至被外界視為一種缺乏實質意義的姿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