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德國新總理默茨的“來者不善”,關鍵時刻,王毅外長亮明紅線,德外長也隨即對華立下承諾:將始終奉行一個中國原則。
德國新總理默茨
德國新任總理默茨上臺后,在首次發表講話中,對華展現出一種強硬姿態,大肆鼓吹所謂的“戰略去風險”,很大程度上是試圖將其作為與美方談判的一種籌碼。
并且,默茨還強調要減少德國企業對中國市場和供應鏈的依賴,在他看來,德國經濟對中國存在過度依賴,會給德國經濟帶來所謂的“潛在威脅”。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數據顯示,2024年德國與中國的貿易額為2470億歐元,中德之間緊密的經濟紐帶早已形成。
德國許多知名企業,如寶馬、奔馳、大眾等,在中國市場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不僅是它們重要的銷售市場,也是關鍵零部件的供應地。
王毅外長
而默茨的“戰略去風險”論調,極大可能會讓德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失去優勢。
面對德國方面的“新動向”,當地時間5月19日,我外交部長王毅應約與德國新任外長瓦德富爾通了電話,做出了有力回應,既彰顯外交禮儀,又亮明原則底線。
首先,王毅外長祝賀瓦德富爾履新,并著重強調中德關系意義重大,超越了雙邊范疇,對世界經濟發展和戰略穩定影響深遠。
緊接著,王毅明確亮明了紅線,特意提及中國在兩德統一進程中的堅定支持,希望德國新政府能像中方支持德國統一一樣,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短短一句話,卻字字千鈞。
要知道,臺灣地區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王毅外長這句話的意味不言而喻。
德國若在臺灣問題上“玩火”,便是忘恩負義,這既是對德國的歷史提醒,也是對其當下立場的有力“敲打”。
德國新任外長瓦德富爾
對此,瓦德富爾也是當機立斷,先是承認中德關系十分重要,然后強調德國將始終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以及希望做中方值得信賴的伙伴,從表面上來看,德國不想因涉臺問題葬送與中方合作的機會。
同時,王毅還提到中德經濟互補、產業互嵌、利益互融,應當深化雙方合作,互利共贏,以及避免因為所謂的“去風險”損害雙方正常合作,
王毅外長這句話的指向性很明確,并切中要害,中德在經濟領域合作多年,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格局,德國的高端制造業與中國龐大的市場和完備的產業鏈相互配合,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
如果德國真的按照默茨的“去風險”論行事,對中國企業設置重重障礙,強行“脫鉤斷鏈”,限制雙方正常的經貿往來,也終會損害自家企業和民眾的利益,讓德國經濟“去機遇”。
另外,在接收到中方的積極信號后,德外長主動承諾德方將在歐盟發揮引領作用,推動中歐對話協商解決電動汽車等關鍵議題。
總之,中方始終秉持著開放、合作的態度,愿意與德國繼續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交流與合作,但在臺灣問題上,中方沒有任何妥協的空間,任何試圖“打臺灣牌”政客,只會適得其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