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近日應約同德國新任外長瓦德富爾通電話。王毅祝賀瓦德富爾履新,表示中德關系意義超越雙邊范疇,對世界經濟發展和戰略穩定具有重要影響。中德是全方位戰略伙伴,希望德新政府堅持這一定位,奉行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中德經濟互補、產業互嵌、利益互融,深化互利合作是必然選擇,要防止以所謂“去風險”損害雙方正常合作。瓦德富爾表示,德中關系十分重要,對世界經濟發展和國際社會未來意義重大。
面對德國新總理默茨的“來者不善”,王毅外長亮明紅線,德外長也隨即對華立下承諾:將始終奉行一個中國原則。德國新任總理默茨上臺后,在首次發表講話中,對華展現出一種強硬姿態,大肆鼓吹所謂的“戰略去風險”,很大程度上是試圖將其作為與美方談判的一種籌碼。臺灣地區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王毅外長這句話的意思不言而喻。德國若在臺灣問題上“玩火”,便是忘恩負義,這既是對德國的歷史提醒,也是對其當下立場的有力“敲打”。
默茨(資料圖)
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在同王毅外長進行通話時,也就俄烏沖突問題進行了交流。瓦德富爾表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觸及了歐洲的“根本利益”,而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應該在維護全球和平的工作中“負起責任”。瓦德富爾的言論在西方很有代表性,他們認為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系密切,中國應該利用對俄羅斯的影響力,督促俄羅斯盡快同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
就在前幾日,德國總理默茨在德國聯邦議院發表他就任總理以來的首次講話并發表首份政府聲明。默茨表示,在內政問題上,他堅信德國能夠“憑借自身力量”克服各種挑戰。但默茨同時表示,在許多方面,政策的改變都是必要的,需要“在許多領域重新思考并重新確定優先事項”。在政府聲明中,默茨視中國為德國和歐盟應對全球挑戰和經濟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
默茨(資料圖)
默茨的轉變雖很突然但又在預料之中,用“去風險化”這個看似溫和的詞重新定義中德關系是有原因的。因為從政治層面看,默茨所在的政黨試圖通過對華強硬來迎合國內保守派選民或利益集團,尤其是要爭取那些對中國崛起持有戒心的選民支持,以鞏固他在黨內及執政聯盟中的地位。但是這位新總理或許沒有意識到,他口中輕描淡寫的政策轉向,正在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在此之前,德國乃至整個歐洲都被美俄從“餐桌”上推了下去,中國多次表示,樂見德國和歐盟在全球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現在看來,德國新政府并沒有感激這一支持。相反,它延續了美歐所謂的對華“去風險邪說”,這與當今世界格局完全不相適應,這可不只是選錯了對手、搞錯了對象,而是缺乏政治智慧。很明顯,這和出自同一黨派的德國前任領導人默克爾、朔爾茨的務實態度截然不同,少了務實,多了不切實際的幻想。
默茨(資料圖)
默茨的并行思維或損害中德經貿合作,可能推動經貿政策從“謀互惠”到“去風險”演變。盡管德國仍視中國為重要經濟伙伴,但新政府更強調減少對華依賴,設立專家委員會評估經濟風險。默茨總理明確提到,中國是德國經濟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這表明,德國新政府仍然延續歷屆政府的傳統,把經貿合作置于德對華政策的重點領域。
德國經濟專家委員會周三下調對德國經濟的預測,目前預計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今年將陷入停滯,因為該國將經歷“明顯的疲軟階段”。
這家為德國政府提供經濟政策建議的學術機構目前預計德國2025年經濟增長為0.0%,在去年11月發布的預測中該機構曾預計今年德國經濟將增長0.4%。受財政緊縮和工業衰退的影響,德國是七國集團中唯一一個過去兩年經濟未能實現增長的國家。特朗普宣布的關稅預計將對德國以出口導向型的經濟造成重大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